職教老師必備心理素質探討論文

  作為從事職業教育的老師,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職教生的綜合素質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職教老師必備心理素質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職教老師必備心理素質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職教學生大多數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他們更需要職教老師精心的呵護。為了讓職業教育師生關係更加和諧,從職教老師從業心理素質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從業素質;心理素質

  在應試教育盛行的環境下,分數成了學生賴以生存的命根。對很多職教學生來說,他們是分數教學的失敗者。他們因為分數低來到職業技術學校,他們曾滿懷希望地來到這裡,但中職學校的課堂環境若沒能讓他找回自信心和成就感。學校教師的知識若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廣泛多元的智慧需求,他們就會害怕再次失敗,他們不想讓充滿焦慮的父母更加失望。於是不少學生為了避免失敗,乾脆就不去嘗試,甚至有意儘快讓自己失敗,這樣就再也不用迴應他人甚至自己的期望,徹底解除面對失敗的壓力。這就是很多學生棄學時的心理狀態。這也是大部分中職生呈現出來的心理狀態,他們大部分是學困生,畏學、厭學情緒很濃。曾經分數讓他們在學校逐漸失去學習動機、失去做人的自信。分數,曾讓他們覺得學校是一個讓他們感到羞辱、威脅,受到嘲笑、折磨、取笑,讓他們覺得無能為力的地方。如果這樣的一幕在高中階段重演,沒有了初中階段政府對輟學的強硬措施,他們就會比普通高中的學生更快地逃離學校,逃離這塊讓他們失去安全感、失去自信和尊嚴的地方。這也是中職學生離開學校時的最根本的心理動機。

  我們中職老師面對的就是這群隨時準備撤離的驚弓之鳥。面對他們,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無條件地接納。無條件地接納以尊重、肯定、關注、理解、公平、敏感和溫暖為基礎,意味著把學生的事當事,就會有意識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對學生的特長、不足之處就會了如指掌,就會在學生進步緩慢的時候不急躁,給學生以信心,在學生有事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在他身邊。有學生曾這樣回憶他的中職班主任:“把我們當孩子,有事會及時趕到我們身邊。”這句簡單的話,道盡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把我們當孩子”,這是從學生心田自然流淌出來的,把老師對學生的接納、重視、關愛揭示得淋漓盡致。“有事會及時趕到我們身邊”道出了學生在老師面前的安全感。他們知道,不管他們做了什麼事,是對還是錯,老師會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會尊重他們。

  在以考試為重點的教育評價制度下,我們的學生被定性為差生,失去了存在感,失去了自信心。接納學生,意味著教師承認並且讚賞內在的價值。所以,每當學生自暴自棄,不把自己當回事的時候,提醒學生,你可能成不了社會的棟樑,但你絕對是你家的棟樑。我們的學生,一旦他意識到老師是以賞識的目光看著自己,他就會把老師的話牢牢印刻在心裡。

  所以面對中職學生,就要相信學生是有能力的。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我班有一個學生,曾是一個不守紀律的學生,但在老師的鼓勵之下拿到了台州市技能比賽二等獎。正如他自己所言:

  當時我狀態確實很不好,好像除了英語課,其他課都在和我同桌講話,不知道哪來這麼多話要講。整個人就像一個架子,馬上要塌掉一樣。慢慢地,一個老師挺欣賞我的,讓我參加他的興趣小組,看我這方面有些基礎。從這開始,我才慢慢找回一點自信。剛開始學還好,可慢慢地越學越累,我幾次提出退出,都被他極力勸阻。現在想想,真是多謝那位好老師。

  因為相信他,所以選用他,因為相信他,所以對他不放棄,相信,讓原本做事懶散的他堅持了下來,最終創造出非專業學生拿到專業組二等獎的奇蹟。他以此為契機,改變了精神面貌,成了特長生的他現在留在了升學班,正為高考做最後的衝刺。

  最後,對職教生還要做到寬容,多給學生肯定的評價。人生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獲得別人的肯定”,教師的肯定與鼓勵能夠給學生帶去信心與樂趣,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學生把他高中班主任牢牢記在了心裡。只是因為那位高中班主任,在家長會結束的時候,跟他媽說:“這孩子很聰明,不要讓他浪費潛力,應該讓他讀高三,繼續學習,以後出社會一定能站住腳跟。”並在他陷入困境的時候將老師的話拿出來作為自己前行的動力。

  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堅定地站在學生這邊,給學生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有經驗的教師告訴筆者,學生犯錯誤儘量不要將他送之德育處。動不動送到德育處,傳遞給學生的資訊是老師認為我犯的是大錯,而在學生心中,這可能只是小錯誤。從而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誤會與惱恨,教育非但沒有效果,還會起反作用。另外,隨著去德育處的次數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處罰措施也越來越重。警告處分、嚴重警告處分、留校察看,這種對學生否定式的處罰方式,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加在學生頭上的帽子越沉重,學生就越自輕自賤。學生對學校越來越失望,他厭學的情緒越濃厚,他輟學的慾望就越強烈。

  很多學生離開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學校給了他莫名的恐懼感、孤獨感。職教老師的一言一行要傳遞給學生一個資訊,那就是:老師不是他人,老師是自己的盟友,是自己強大的親友團。學生相信老師所做的一切是為他們著想。無論他們做了什麼事,老師都會堅定地站在他身邊,會無條件地接納他、相信他、安慰他。老師給了他“人”的地位,對他不離不棄,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尊嚴。研究證明,如果學生認為老師眼中的自己是有能力、負責任、有價值的,就會很容易形成積極的態度。

  教育一定是訴諸心靈的,是基於人格平等的相互感知和共同成長。老師要走到學生面前,悅納他,關愛他,信任他,住到學生心中,與學生展開精神的共勉和慰藉,讓自己成為學生青春記憶中那抹溫暖的背景。

  參考文獻:

  余文森,劉冬巖。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