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健康課論文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心理健康課論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課論文範文一: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

  在我國高校的思想工作當中,高校教育管理者將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等方面,通過思想教育來解決學生遇到的一切問題,實際上,高校大學生的很多問題是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隨著社會網路化的發展,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顯起來。因此,在學生的思想工作中要與心理教育相結合,全方面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況,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結合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與針對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意義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內容,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對於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高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抓的較緊,很好的幫助學生樹立了人生價值觀,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此同時,高校也逐漸的加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放在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可是,在現有的工作中,並沒有很好的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二者的工作並沒有整合在一起,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是受思想影響的,同時思想問題也是心理問題的一種體現,可見,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單獨的分開來進行,要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學生思想與心理的同步發展,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在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標上都有著一定的聯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思想,促進積極向上,全面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也是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成長。思想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反作用於學生的思想政治,促進思想政治的提高。只有心理健康發展,學生才能夠充分的進行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善於和他人交往,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著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影響,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關心祖國的政治發展,在教學中要不斷的用共產主義、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觀念去引導教育學生,而且要重點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程度,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進行,在平時的思想教育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當中。這樣一方面會有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會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

  二將教育方法與教育手段有機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在內容上相似,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學會從心理健康教學方法中獲取新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好的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真正的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學習與研究,通過思想教育方法來充實心理教育的教學手段,使思想教育更有說服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使思想教育與心理教育相融合。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統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聯絡較少,顯現相脫離的局面,政治教育偏重於學生思想的教育工作,而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這兩者相結合的較少,都是單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現象雖然使學生獲得了一定的知識,但是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沒能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水平,二者不應該被分隔開來,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統一起來進行教學。

  四、小結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學中的重要範疇,都立足於培養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而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又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因此,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結合,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心理健康課論文範文二: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1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因此各技工院校的招生人數逐年增加,由社會發展節奏加快而導致的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研究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與行為偏差,探討其心理素質與良好行為養成已成為技工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2研究物件與方法

  2.1物件

  研究物件為廣州市某所技工院校校學生。對廣州市某兩所技工院校學生中職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整群隨機抽取調查物件,採用集中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真實有效,問卷以不計名方式進行測試,各年級分別發放問卷800份,回收後,一、二年級的有效問卷份數分別為710、761份。

  2.2研究工具

  SCL-90症狀自評量表,Derogatis.L.R於1975年編制,SCL-90症狀自評量表共有10個因子,每個因子反映被試某方面的情況,共有90個評定專案,由被試從1“無症狀”到“5嚴重”分為五級評定。主觀幸福感量表,該量表包括整體生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SWLS和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體驗量表Positiveaffectandnegativeaffectscale,PANAS。SWLS含5個專案,採用7點計分,得分越高則生活滿意度越高。PANAS含12個專案,分為積極情感分量表和消極情感分量表,均採用7點計分,得分越高分別表示體驗的積極情感或消極情感的時間越多。量表信度較好。本次測量的a係數分別為0.80、0.83、0.81。心理素質量表,由華南師範大學鄭希付編制,該量表由6個分量表組成,共有139個專案,分別是性格特徵素質分量表包括責任感、自信心、堅強意志、受挫能力、積極情緒調節能力和獨立性6個要素,職業能力素質分量表包括自我設計、決策能力、競爭能力、社會知覺能力和合作能力5個要素,人際管理素質分量表包括應變能力、人際適應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4個要素,心理動力素質分量表包括抱負水平、榮譽感和自我設計3個要素,學習心理素質分量表包括學習毅力、求知慾、學習熱情和進取心4個要素,自我意識分量表包括自我認知和自我接納2個要素。該量表的每個題目都採用李克特式5點記分方式,得分越高說明心理狀況越好,得分越低說明心理狀況越差。該量表的信度α係數為0.9639,6個分量表的α係數從0.788到0.8902,效標關聯效度為.649。

  2.3施測及資料處理

  本研究量表的施測由心理學專業老師及受過訓練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實施,資料採用SPSS17.0統計軟體進行處理。

  3結果

  3.1技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將調查

  樣本SCL-90各因子標準分均值與全國中學生常模、全國青年常模等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注:*P<0.05,**P<0.01,無以上上標者表示在以上水平不顯著,以下同。T1為技校學生SCL-90因子分均值與中學生常模比較;T2為技校學生SCL-90因子分均值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由表1可知,調查樣本SCL-90的各項因子都高於全國青年常模,並且差異非常顯著;調查樣本的軀體化、敵對和精神病性因子高於中學生常模,且差異顯著;調查樣本的強迫、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恐怖因子低於中學生常模,差異非常顯著。

  3.2技校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狀況的性別差異

  從技校男女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的比較來看,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觀幸福感水平和心理素質的大多數因子比女生要好,並且在強迫和焦慮兩個因子上男生顯著低於女生。

  3.3技校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狀況的年級差異

  由技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各因子的年級比較來看,中職一年級與二年學生的大多數因子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心理素質的性格特徵、職業能力、人際管理和生活滿意度方面一年級學生顯著高於二年級學生。

  4討論

  從技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來看,其SCL-90各項因子均高於全國青年常模且達到差異非常顯著;調查樣本的軀體化、敵對、精神病性因子高於中學生常模,且差異顯著,表明技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應該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對技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積極心理素質和良好行為習慣。從技校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的性別比較來看,女生比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差,對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應該進一步重視。從技校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和心理素質的年級比較來看,一年級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比二年級學生更有優勢,可能與一年級學生剛來學校,對一切還比較新奇與感興趣有關。而二年級學生由於來學校已有近2年的時間,已失去新鮮感和好奇心,加之學業任務和就業的壓力較大,導致其心理素質較差,因此要加強對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