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校園文化建設創文明和諧校園
學校是傳播文化、塑造靈魂的園地。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我校歷來十分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致力於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提供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環境氛圍,讓身處其中的師生時時受到教育,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淨化著師生的心靈,陶冶著師生文明高尚的情操。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有較強的直觀性,如校園佈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能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從以建立優美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文化入手。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物質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符合本校的實際,代表師生的共同意志,體現出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經濟性。
二是校園環境的建設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淨化、靜化。
三是物質文化的建設不能由學校全部包辦,必須群策群力,師生齊動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採取的一種有意識的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後用情境來內化。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三個特點:
一是全。規章制度應該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
二是細。內容要具體明確、操作性強。
三是嚴。要紀律嚴明、賞罰分明,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環境。
三、加強課餘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讓學生“與書為友”,豐富學生的課餘閱讀活動,定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校園增光添彩。
1.推薦閱讀內容
學生主要閱讀內容為《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篇目,以及中外名著、優秀的童話、寓言、科普等讀物。
2.創造閱讀條件
首先是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圖書室和閱覽室定期向學生開放,進一步規範圖書管理,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其次是建立班級圖書角,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再次是建立“圖書漂流”和“個人小書庫”機制,同學間定期交換閱讀,讓班級成為同學間的“交換站”,讓年級成為班級間的“交換站”。
3.保證閱讀時間
要明確幾個讀書時間:①晨讀,即早上入校到早讀課之前朗讀語文,拓展閱讀或自己的課外讀本;②中午,各班級有組織地進行閱讀;③每天在家讀書不少於半小時。
4.有效閱讀指導
①上好閱讀指導課。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年齡特點,擬定好各年級指導內容,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註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②做好讀書筆記。“記”是讀的強化、讀的深化。為使讀書筆記成為學生自由吸收和創造的快樂小天地,語文老師要認真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等,內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詞句、內容摘要、閱讀賞析、讀書心得等,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5.豐富閱讀活動
①開展“每週一詩(詞)”、“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等活動,將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與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相結合,充分發揮古典詩文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我校在參加縣第三屆“中華經典誦讀”中,榮獲小學組三等獎和教師組一等獎。②開好“班級讀書會”。各班每月舉辦一次“班級讀書會”,組織學生展示彙報自己近期的閱讀收穫,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四、加強輿論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集體是一個熔爐,能把生鐵煉成鋼,也可能是個染缸,給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響。學生在集體中,思想行為容易受到集體輿論的制約和同化,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心理”。因此,學校要重視輿論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要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注重養成教育。其次,要加強“愛校”教育,培養母校意識。第三,確定共同的奮鬥目標。學校應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及自己的實際情況、辦學特點,提出校訓和奮鬥目標。第四,強化學校“三風”建設。學校“三風”即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讓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優美的環境陶冶學生,以嚴格的要求規範學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學生,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崇高的典範激勵學生,以紮實的課程發展學生,以豐富的活動提高學生,讓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靈魂。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有較強的直觀性,如校園佈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能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從以建立優美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文化入手。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物質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符合本校的實際,代表師生的共同意志,體現出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經濟性。
三是物質文化的建設不能由學校全部包辦,必須群策群力,師生齊動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採取的一種有意識的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後用情境來內化。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三個特點:
二是細。內容要具體明確、操作性強。
三是嚴。要紀律嚴明、賞罰分明,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環境。
三、加強課餘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讓學生“與書為友”,豐富學生的課餘閱讀活動,定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校園增光添彩。
1.推薦閱讀內容
學生主要閱讀內容為《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篇目,以及中外名著、優秀的童話、寓言、科普等讀物。
2.創造閱讀條件
首先是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圖書室和閱覽室定期向學生開放,進一步規範圖書管理,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其次是建立班級圖書角,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再次是建立“圖書漂流”和“個人小書庫”機制,同學間定期交換閱讀,讓班級成為同學間的“交換站”,讓年級成為班級間的“交換站”。
3.保證閱讀時間
要明確幾個讀書時間:①晨讀,即早上入校到早讀課之前朗讀語文,拓展閱讀或自己的課外讀本;②中午,各班級有組織地進行閱讀;③每天在家讀書不少於半小時。
4.有效閱讀指導
①上好閱讀指導課。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年齡特點,擬定好各年級指導內容,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註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②做好讀書筆記。“記”是讀的強化、讀的深化。為使讀書筆記成為學生自由吸收和創造的快樂小天地,語文老師要認真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等,內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詞句、內容摘要、閱讀賞析、讀書心得等,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5.豐富閱讀活動
①開展“每週一詩(詞)”、“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等活動,將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與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相結合,充分發揮古典詩文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我校在參加縣第三屆“中華經典誦讀”中,榮獲小學組三等獎和教師組一等獎。②開好“班級讀書會”。各班每月舉辦一次“班級讀書會”,組織學生展示彙報自己近期的閱讀收穫,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四、加強輿論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集體是一個熔爐,能把生鐵煉成鋼,也可能是個染缸,給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響。學生在集體中,思想行為容易受到集體輿論的制約和同化,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心理”。因此,學校要重視輿論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要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注重養成教育。其次,要加強“愛校”教育,培養母校意識。第三,確定共同的奮鬥目標。學校應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及自己的實際情況、辦學特點,提出校訓和奮鬥目標。第四,強化學校“三風”建設。學校“三風”即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讓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優美的環境陶冶學生,以嚴格的要求規範學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學生,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崇高的典範激勵學生,以紮實的課程發展學生,以豐富的活動提高學生,讓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