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讓問題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我所談到的“問題學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行為習慣不良或學習基礎差且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這類學生是我們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如果教育不好,這類學生容易滑向極端,我們應該採取積極耐心的態度做好“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
在進行“問題學生”轉化過程中,關鍵是深入瞭解分析研究每個“問題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特點,採用正確的引導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就我多年工作中的一些探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善於觀察,發現問題學生,及時疏導
作為班主任,平時要做個有心人,善於從細微處發現學生的問題,並及時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及時疏導。如:我班有位同學,連續兩天去欺負低年級同學,原因是小同學不小心踩了他的腳。我知道後,先找他進行了一次心平氣和的談話。通過談話,加上對他平時的瞭解,我弄清了原因。原來,他在班內經常“吃虧”,而又無法宣洩,這樣,便形成了不良的情緒,於是,便把氣撒在小同學身上。瞭解後,我跟他談心,先讓他說一說他這樣做對不對,然後我說:“同學之間有點小摩擦是正常現象,看你自己如何跟同學溝通了。你可以跟同學談一談這件事情對你造成的傷害,請他以後不要這樣。如果他不聽,你可以找老師幫忙。”聽了我的話,他好像有所悟,他承認自己也有不足之處,決心和同學好好相處。接著,我又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如何與同學友好相處”。班會上同學們發言積極,每個人都談了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同學表示:不欺負班上任何一個同學,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進步很大,不再跟同學斤斤計較,有意和同學相處,還幫助同學值日,同學們也不再欺負他了。並且我有意識地抓住其閃光點,進行表揚,他在同學中的威信不斷提高,同學們也都願意跟他相處了。
二、教給方法,提高學生對情緒的識別與控制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有了不良情緒後自己全然不知,重要的是他們均未意識到這樣的不良情緒對自己的成長不利。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經常利用隊活動、晨會課、班會課,結合學生近期的不良情緒表現,告知學生不良情緒指什麼、有什麼後果等。同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出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如:不愉快時唱歌,想想高興的事;遇到困難,找老師與同學說說知心話;經常在顯眼的地方貼上提醒自己的詞句;平時多為大家著想,多為集體做好事等,避免問題學生的出現。
三、多關心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
可通過開家長會、家訪等,取得家長的支援與配合,請家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不提供高壓或放縱學生的環境。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父母。”每學期,學校會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要求每位教師對學生進行100%的家訪,在家訪中反覆強調:“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每天一早離開家庭必須要有個好心情。”在強化這一意識的同時,讓家長在家庭中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父母要親近孩子,要知道孩子心裡想些什麼、需要什麼。我班有一個學生叫明明,他要做手抄報,但他不會做,也不會找內容。他父親知道後,便找資料,還為他買了小報製作的書本,與孩子一起設計,教孩子怎麼寫啊、畫呀。在父親的關心、指導下,孩子的興趣猛增,一份高質量的環保知識手抄報完成了,在學校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抓住這個成功的事例,我在家訪中有意識地讓家長懂得正確認識、理解孩子,能使孩子振奮精神、信心百倍地學習。
四、多關心問題學生
情緒不對頭的問題,多出現在問題學生身上。這些學生各有各的家庭背景。如:張超,男,頭腦聰明,學東西很快,語言表達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亂說話就是做小動作,無法專心聽講,經常嚴重干擾上課秩序。究其原因有:1.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偏差,父親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而爺爺對他則比較溺愛。家庭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導致他不良的行為習慣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來越難以改正。
作為班主任,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調整座位。我選擇了上課比較遵守紀律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和前後。並且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邊,這樣我可以經常注意他,並針對其不良的行為採取措施,當他分心時可以及時提醒他。
2.改變教學方式。以鼓勵、表揚的肯定方式為主,儘量少批評指責。
3.對學習的期望。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降低期望值,找出適合他的學習方法。
4.及時與其家長聯絡,相互配合,共同商討干預方案。要求家長要全面、客觀地瞭解孩子的情況,保持平常心,為孩子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長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日復一日地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由此可見,班主任的關注對問題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一個人有了一份自信,他就能從容應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就能勇敢地面對壓力和困難。因此,社會、學校、家庭都要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多給予表揚、鼓勵,並給予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樂觀、健康的情緒,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成長。
下面就我多年工作中的一些探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善於觀察,發現問題學生,及時疏導
作為班主任,平時要做個有心人,善於從細微處發現學生的問題,並及時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及時疏導。如:我班有位同學,連續兩天去欺負低年級同學,原因是小同學不小心踩了他的腳。我知道後,先找他進行了一次心平氣和的談話。通過談話,加上對他平時的瞭解,我弄清了原因。原來,他在班內經常“吃虧”,而又無法宣洩,這樣,便形成了不良的情緒,於是,便把氣撒在小同學身上。瞭解後,我跟他談心,先讓他說一說他這樣做對不對,然後我說:“同學之間有點小摩擦是正常現象,看你自己如何跟同學溝通了。你可以跟同學談一談這件事情對你造成的傷害,請他以後不要這樣。如果他不聽,你可以找老師幫忙。”聽了我的話,他好像有所悟,他承認自己也有不足之處,決心和同學好好相處。接著,我又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如何與同學友好相處”。班會上同學們發言積極,每個人都談了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同學表示:不欺負班上任何一個同學,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進步很大,不再跟同學斤斤計較,有意和同學相處,還幫助同學值日,同學們也不再欺負他了。並且我有意識地抓住其閃光點,進行表揚,他在同學中的威信不斷提高,同學們也都願意跟他相處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有了不良情緒後自己全然不知,重要的是他們均未意識到這樣的不良情緒對自己的成長不利。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經常利用隊活動、晨會課、班會課,結合學生近期的不良情緒表現,告知學生不良情緒指什麼、有什麼後果等。同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出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如:不愉快時唱歌,想想高興的事;遇到困難,找老師與同學說說知心話;經常在顯眼的地方貼上提醒自己的詞句;平時多為大家著想,多為集體做好事等,避免問題學生的出現。
可通過開家長會、家訪等,取得家長的支援與配合,請家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不提供高壓或放縱學生的環境。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父母。”每學期,學校會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要求每位教師對學生進行100%的家訪,在家訪中反覆強調:“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每天一早離開家庭必須要有個好心情。”在強化這一意識的同時,讓家長在家庭中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父母要親近孩子,要知道孩子心裡想些什麼、需要什麼。我班有一個學生叫明明,他要做手抄報,但他不會做,也不會找內容。他父親知道後,便找資料,還為他買了小報製作的書本,與孩子一起設計,教孩子怎麼寫啊、畫呀。在父親的關心、指導下,孩子的興趣猛增,一份高質量的環保知識手抄報完成了,在學校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抓住這個成功的事例,我在家訪中有意識地讓家長懂得正確認識、理解孩子,能使孩子振奮精神、信心百倍地學習。
四、多關心問題學生
情緒不對頭的問題,多出現在問題學生身上。這些學生各有各的家庭背景。如:張超,男,頭腦聰明,學東西很快,語言表達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亂說話就是做小動作,無法專心聽講,經常嚴重干擾上課秩序。究其原因有:1.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偏差,父親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而爺爺對他則比較溺愛。家庭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導致他不良的行為習慣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來越難以改正。
作為班主任,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調整座位。我選擇了上課比較遵守紀律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和前後。並且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邊,這樣我可以經常注意他,並針對其不良的行為採取措施,當他分心時可以及時提醒他。
2.改變教學方式。以鼓勵、表揚的肯定方式為主,儘量少批評指責。
3.對學習的期望。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降低期望值,找出適合他的學習方法。
4.及時與其家長聯絡,相互配合,共同商討干預方案。要求家長要全面、客觀地瞭解孩子的情況,保持平常心,為孩子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長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日復一日地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由此可見,班主任的關注對問題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一個人有了一份自信,他就能從容應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就能勇敢地面對壓力和困難。因此,社會、學校、家庭都要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多給予表揚、鼓勵,並給予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樂觀、健康的情緒,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