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外及課內培養學生自主學
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現行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單純接受式學習,講究從“一刀切”教學向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轉變,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自主學習顯得更加重要.正因為如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從課外及課內方面入手:
一、課內的具體措施有
開始階段關鍵的一環就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並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歸納為培養五種能力即:能分析關鍵字句和符號標記;能讀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題意;能分析寫出標題;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顏色筆畫出重點和注意事項,指導學生閱讀時做到“三讀”.第一遍粗讀:即掃清文字、符號障礙,瞭解本節大概內容.第二遍細讀:即讀句,逐句解釋,把課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據或中間運算補寫出來並對課本中重難點加圈加點作記號,第三遍精讀:即在學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識,完成練習後,再重點分析關健詞,重點句子,歸納總結和寫學習體會,教師常採用提問,抽查等方式進行檢查,並注意與家長逐步配合逐步培養.
上課時大致步驟如下:1.開始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自學提綱進行討論小測,約二十分鐘,練習做完自檢或他檢相結合.2.教師用十分鐘左右答疑精講.3.用十分鐘左右學生進行自我檢測.4.用五分鐘左右由學生或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總結經驗,調節學習行為.
經過一般時間以後上課大致如下:
1.先按照好中差組成的學習小組討論解決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約十分鐘,課前預習中的內容包括課程內容及課後練習和自己學做教具.2.由小組長或教師解答小組不能解答的問題,因勢利導講解重難點內容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如果問題小組能夠解決,由小組長或其他同學上講臺講解例題,能夠用教具講解的儘量由學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講解.3.用十分鐘左右做教師或學生出的自測題,自測題的內容不宜過多,難度適中,做完後由學生交換批改訂正,教師抽查部分自測題,瞭解存在的問題.4.小結由教師或學生進行總結約五分鐘,最後佈置下節課的預習內容.學生作業要求學習小組長超前一課時把學習小組好中差(3人)的作業批改好,填好反饋卡,教師抽部分作業瞭解存在的問題.每學一單元之前與之後均開設導學課與歸納總結課.教師指導學生自己自學,討論,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路,自己寫章節單元小結,整理知識結構.上課一些較容易例題及黑板上練習答案,可由學生上講臺自己講解、訂正,儘量做到一題多解,開拓思路.
二、課外的具體措施有
學生課外預習的練習可分層佈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組作業,優生做A組及B組選做題.書本上較簡單的題目讓學生直接解答在書本上,需書寫過程的習題做在練習本上若遇到不會做的抄在練習本上,留出相應的寫作位置,等到教師講解或理解後再補上.
鼓勵學生課後預習時提出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好的提問可由小組長把原題記在數學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適當加入學期平均成績.
課後方面:課後自主學習教師可鼓勵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數學資料、史料拓寬視野,節假日鼓勵較近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中等生一起到優生家中合作學習、互補學習,及時解答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教室黑板可設立一塊數學園地,每天小組長輪流更新一道習題,習題允許出自於課本但不得重複.每一單元接近結束時要求每個同學利用課後均出一張考試卷,教師可篩選優秀的卷子經過適當加工作為單元考試卷.課後鼓勵學生做教具.如學習幾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讓學生自己用硬紙片做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對應角不是兩條對應邊的夾角,結果兩個三角形不全等.上課時讓學生帶進課堂來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質時佈置學生自己用硬紙皮製作一個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對摺,體會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頂角上的角平分線互相重合.使學生在學做教具的同時在自主學習數學.
一、課內的具體措施有
開始階段關鍵的一環就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並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歸納為培養五種能力即:能分析關鍵字句和符號標記;能讀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題意;能分析寫出標題;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顏色筆畫出重點和注意事項,指導學生閱讀時做到“三讀”.第一遍粗讀:即掃清文字、符號障礙,瞭解本節大概內容.第二遍細讀:即讀句,逐句解釋,把課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據或中間運算補寫出來並對課本中重難點加圈加點作記號,第三遍精讀:即在學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識,完成練習後,再重點分析關健詞,重點句子,歸納總結和寫學習體會,教師常採用提問,抽查等方式進行檢查,並注意與家長逐步配合逐步培養.
經過一般時間以後上課大致如下:
1.先按照好中差組成的學習小組討論解決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約十分鐘,課前預習中的內容包括課程內容及課後練習和自己學做教具.2.由小組長或教師解答小組不能解答的問題,因勢利導講解重難點內容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如果問題小組能夠解決,由小組長或其他同學上講臺講解例題,能夠用教具講解的儘量由學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講解.3.用十分鐘左右做教師或學生出的自測題,自測題的內容不宜過多,難度適中,做完後由學生交換批改訂正,教師抽查部分自測題,瞭解存在的問題.4.小結由教師或學生進行總結約五分鐘,最後佈置下節課的預習內容.學生作業要求學習小組長超前一課時把學習小組好中差(3人)的作業批改好,填好反饋卡,教師抽部分作業瞭解存在的問題.每學一單元之前與之後均開設導學課與歸納總結課.教師指導學生自己自學,討論,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路,自己寫章節單元小結,整理知識結構.上課一些較容易例題及黑板上練習答案,可由學生上講臺自己講解、訂正,儘量做到一題多解,開拓思路.
學生課外預習的練習可分層佈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組作業,優生做A組及B組選做題.書本上較簡單的題目讓學生直接解答在書本上,需書寫過程的習題做在練習本上若遇到不會做的抄在練習本上,留出相應的寫作位置,等到教師講解或理解後再補上.
鼓勵學生課後預習時提出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好的提問可由小組長把原題記在數學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適當加入學期平均成績.
課後方面:課後自主學習教師可鼓勵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數學資料、史料拓寬視野,節假日鼓勵較近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中等生一起到優生家中合作學習、互補學習,及時解答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教室黑板可設立一塊數學園地,每天小組長輪流更新一道習題,習題允許出自於課本但不得重複.每一單元接近結束時要求每個同學利用課後均出一張考試卷,教師可篩選優秀的卷子經過適當加工作為單元考試卷.課後鼓勵學生做教具.如學習幾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讓學生自己用硬紙片做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對應角不是兩條對應邊的夾角,結果兩個三角形不全等.上課時讓學生帶進課堂來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質時佈置學生自己用硬紙皮製作一個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對摺,體會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頂角上的角平分線互相重合.使學生在學做教具的同時在自主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