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課程
企業管理的課程有哪些課啊?怎麼安排的?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企業培訓課程分為:企業內訓課程和公開課。內訓就是針對某一特定的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內訓包括公共企業文化以及制度培訓,和專項技能的企業內訓。公開課是公開的針對多個企業進行廣泛的培訓,沒有針對特定的企業,一般公開課都是一些企業文化,以及大的經濟形勢等。
這樣的問題範圍太廣,因為企業有許多部門組|織,各擔任不同的職掌與功能,所以多半會針對企業的發展需求與願景,以企業文化為核心基礎,在發展的共識下規畫整體的培訓計劃。以下是目前在培訓市場中較具前瞻性與實用性,並廣受歡迎的課程:經營效益標杆策略非財務經理的財務課程、全腦專案管理、目標績效管理與執行、團隊協作與激勵導向教練、時間管理、策略思考與問題解決
一般都會做些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專案管理、中層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的,可能也是最需要的吧。
企業管理五部曲
【計劃管理】
計劃管理常常被人們和計劃經濟聯絡在一起,這種偏見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使管理處於無序狀態。在對計劃本身的理解當中,大多數人都認為計劃是一組資料,是一個考核指標的指導文字,沒有人認真的想過,計劃本身屬於管理的一部分。計劃管理要解決的是目標和資源之間關係是否匹配的問題。因此,計劃管理由三個關鍵元素構成:目標、資源和兩者的匹配關係。
目標是計劃管理的基點。計劃管理也被認為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的實現需要三個條件:一、高層強有力的支援;二、目標要能夠檢驗;三、目標是經過高層管理者確認的。
資源是計劃管理的物件。很多人對於計劃管理的理解多是與目標聯絡在一起的,通常會以為目標是計劃管理的物件,其實計劃管理的物件是資源,資源是目標實現的條件,要實現計劃,唯一的辦法是獲得資源。
目標與資源匹配是計劃管理的結果。也可以說兩者的匹配關係是衡量計劃管理好壞的標準。當所擁有的資源能夠支撐目標的時候,計劃管理得以實現;當資源無法支撐目標或者大過目標的時候,要麼是“做白日夢”,要麼是浪費資源。
所以我們不必關心企業確定什麼樣的目標,企業設立多大的目標,我們只需要關心是否有資源來支撐目標。當企業高調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是否擁有國際人才、國際渠道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呢?如果沒有這些,空有一腔鴻鵠之志也是徒勞。
【流程管理】
提高企業效率的關鍵是流程。實現流程管理需要改變傳統管理的一些習慣:一是打破職能管理習慣;二是培養系統思維習慣;三是形成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
打破職能習慣。中國企業中的職能部門很大程度上秉承古代官制沿襲下的“自利取向”而非“服務取向”。
在“自利取向”情況下,各職能部門特權膨脹,大家都只關注部門的職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門之間的職能行為往往缺少完整有機的聯絡,由此導致企業總體效率下降。因此,必須打破職能區隔習慣。
培養系統思維習慣。流程導向側重的是目標和時間,即:以顧客、市場需求為導向,將企業的行為視為一個總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對這個集合進行管理和控制,強調全過程的協調及目標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節點,它的完成必須滿足整個流程的時間要求,時間是整個流程中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時間作為基本座標決定了我們需要系統地思考問題,而不是僅僅依據自己所在的部門或所處的位置。
形成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形成以績效為導向的企業文化是流程管理的保障。管理層要重視轉變員工觀念,通過讓員工理解的概念激勵每個員工參與流程再造,重視員工的建議等完成管理方式改變。沒有這樣的文化氛圍,流程管理只能是流於形式,這也是很多企業引入流程再造不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組織管理】
權力與責任一直是管理中需要平衡的兩個方面,讓這兩個方面處於平衡狀態是組織管理要解決的問題。從古典組織理論中,我們知道組織結構設計需要遵循四個基本的原則:
一是指揮統一。一個人只能夠有一個直接上司。二是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是5-6個人。三是分工。根據權責和專業化來進行橫向與縱向分工。四是部門化。
把分工所產生的同一專業的員工集合於一個部門內,由一個經理來領導並加以協調。組織設計的古典原則只是想平衡權力和責任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實現組織管理需要兩個條件:專業化與分權。
專業化。專業化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包括服務的意識、分享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專業化能消除人們對權力的崇拜。如果一切以專業化為標準,尊重標準和科學,人們就不會再依靠權力和職位來傳遞資訊和指令。
分權。不少企業也有分權手冊,也有分權制度,但是實施起來常常走樣,原因是不能正確理解什麼是分權。分權是權力一經分配就不再能收回,而授權是可以收回的,很多人喜歡混淆分權與授權的界限。
【戰略管理】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三個基本特徵:一、核心競爭力提供了進入多樣化市場的潛能;二、核心競爭力應當對顧客重視的價值作出關鍵貢獻;三、核心競爭力應當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能力。顯然,這三個特性都反映出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要素是從顧客需求的角度定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不符合顧客需求、不能為顧客最重視的價值作出關鍵貢獻的能力不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首先應當是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市場和顧客需求的能力。對於這一點,海爾是這麼總結的:“與顧客零距離就是與競爭對手遠距離”。
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和培育對於確立企業的市場領導地位和競爭實力是極為重要的。為此,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從長計議。企業自己需要審察經營的業務、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觀察市場需求和技術演變的發展趨勢;通過運用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獨具慧眼地識別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方向,並界定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這些就是戰略管理需要回答的問題。
因此,簡單地講,戰略管理就是為得到核心競爭力所做的獨特的管理努力。在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的整合過程中,需要相關的機制與環境條件加以支援。
戰略管理包括:有利於學習和創新的組織管理機制、以團隊管理為中心的分權化扁平狀網路組織、創造充滿活力的創新激勵機制、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價值追求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最後,是依賴既開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環境。
基於此,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樣是一種以企業資源為基礎的能力優勢,而且是異質性戰略資源,如:技術、品牌、企業文化、營銷網路、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系統、管理模式等。只有在這些方面進行強化突出,建立互補性知識與技能體系,才能使企業獲得持續的差異競爭優勢。
【文化管理】
《福布斯》美國富豪排行榜揭曉通常是英雄的盛典,因為進入美國富豪榜的人,他們的財富是慢慢積累起來並可以公開度量的。而每到中國富豪榜揭曉,除了一些傳奇故事,大多都經不住理性的推究和考量。
隨著《福布斯》中國富豪的一個個落馬或遭遇不測,中國人開始對財富有了戒心,人們於是注意到了富豪與企業領袖的區別:單憑財富並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企業領袖終於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企業領袖代表著民族精神的方向,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之根源,是企業領導人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體現。
企業文化既是企業的核心靈魂,也是企業的本質特徵。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的發展通常歷經企業家個性魅力企業家文化—團隊個性魅力團隊文化—企業個性魅力企業文化,到最終形成社會個性魅力競爭性文化。所以企業文化管理要經歷生存目標導向、規則導向、績效導向、創新導向、願景導向的逐步過渡,才可以保證企業能夠逐步成長。
企業發展離不開專案管理的原因
1.專案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載體
在企業的發展中,專案和運作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密切相關的兩類活動。企業的創立本身就是一個專案的開始,它通過一個新建設專案使企業形成了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的能力,以滿足市場或顧客的需要,從而獲取盈利並得以生存和發展,並在此基礎上重複運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之後,由於企業裝置老化陳舊或環境及市場變化等原因,企業原有的裝置可能已無法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或者原有的產品或服務可能已不適應市場需求,企業因此可能無法生存或發展下去,這時就又需要通過裝置的大修改造專案、新產品開發專案或企業的改擴建專案來使企業恢復原有的生產能力或上升到一個新的運作平臺。在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總是如此不斷的重複著專案與運作的交替過程,運作導致企業的量變,專案使得企業出現了質變,是企業跳躍式發展的動力。
以今天處於高速發展的IT企業為例,其正處於以專案為主導的環境中。企業每天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幾個大型專案,而將是成百上千不斷髮生和進行的專案。產生這種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導致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產品開發專案數量大增;
新技術導致了對研究和開發專案需求的增加;
為了提高業務贏利能力,改進業務模式的專案需求大增等。
在這種多專案併發、高技術、快速變化、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失敗和挫折是經常發生的。由於企業總是需要努力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麵對各種挑戰,因此需要考慮實施新的管理方法,可採取的方法之一就是按專案進行管理。
2.專案管理的發展與廣泛應用
專案管理為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種有力的組織形式,改善了企業對各種人力和資源利用的計劃、組織、執行和控制方法,對管理實踐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國外專案管理的發展看,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只有航kong、航天、國防和建築企業才願意採用專案管理;70年代專案管理在新產品開發領域中擴充套件到了複雜性略低、變化迅速、環境比較穩定的中型企業中;到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愈來愈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注目專案管理,將其靈活地運用於企業活動的管理中,專案管理技術及其方法本身也在此過程中逐步發展和完善;到80年代,專案管理已經被公認為是一種有生命力並能實現複雜的企業目標的良好方法。直到今天,國外專案管理已發展的相當成熟,並廣泛應用於各種型別的企業之中。
隨著市場全球化、資訊化的發展,全球企業對有限資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客觀上要求企業對資源進行最大效用的利用,具體來說就是對資源在成本、時間、質量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同時以目標導向的價值觀指導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專案管理方法符合這種要求,因此在傳統的專案行業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廣泛應用專案管理方法來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企業專案管理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EPM”或者“按專案進行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 MBP”的理念成為了企業管理髮展的主流方向。
3.專案化管理模式的出現與應用
專案管理的核心方法在20世紀中葉產生之後,在管理實踐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世界各國紛紛在政府投資的專案中給予強行要求。在這一背景下,許多企業也在其投資專案的管理過程中採用了現代化的專案管理方法,然而這一時期專案管理的應用還僅僅限制在單一專案的實踐基礎上,從企業整體考慮的多專案管理和組織變更還沒有提出。
專案化管理模式的真正出現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的,特別是當時資訊科技類企業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急速變化使得此類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出現了質的飛躍。一批資訊科技類的龍頭企業紛紛採用專案化的管理模式,併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經營活力。
按專案進行管理MBP是現代專案管理理論對專案和運作活動進行管理的技術和手段, MBP將傳統的專案管理方法應用於全面的企業運作, 是傳統專案管理方法和技術在企業所有專案上的綜合應用,衝破了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界限。MBP將專案觀念滲透到企業所有的業務領域,包括市場、工程、質量管理、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變革、業務管理等。專案管理者也不再被認為僅僅是專案的執行者,他們應能勝任更為複雜的工作,參與需求確定、專案選擇、專案計劃直至專案收尾的全過程,在時間、成本、質量、風險、合同、採購、人力資源等方面對專案進行全方位管理。
4.按專案管理是企業迎接挑戰有力武器
國外企業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專案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變革的方法。正如著名管理顧問Tom Peters 和David Cleland 所指出的:“在當今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專案管理是成功的關鍵。”“戰略管理和專案管理在這全球性的市場變化中起著關鍵作用。”再加上運作日趨專案化的特點。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專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將企業的各種任務“按專案進行管理”,不但對傳統的專案型任務實行專案管理,而且還將一些傳統的運作型業務當作專案對待進而實行專案管理。
企業專案管理是伴隨著專案管理方法在長期性組織中的廣泛應用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以長期性組織為物件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其主導思想就是把任務當作專案以實行專案管理,即“按專案進行管理”。企業專案管理就是站在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角度對企業中各種各樣的任務實行專案管理,是一種以“專案”為中心的長期性組織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基於專案管理的組織管理體系。具體的講,專案管理能有效地解決當前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分權問題、多元化管理問題、資源共享問題及人員進出問題等,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競爭力。
未來企業發展的三大支柱應該是戰略管理、專案管理、營銷管理,戰略管理面向未來,營銷管理面向成果,專案管理面向過程。可以看出,專案管理是戰略和營銷中間的載體和過渡,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是一種先進的文化理念。在企業發展中,如果說戰略管理是核心、營銷管理是命脈,那麼專案管理則是企業發展的主體。專案管理的組織形式已經為企業組織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擴充套件形式,21世紀企業的生產與運作將更多的採用以專案為主的發展模式。
5.專案管理為企業發展帶來的經營活力
在新的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專案管理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而企業專案管理也將成為未來長期性組織管理的一種發展趨勢。
這是因為通過實施企業專案管理可以保證:
組織的靈活性。企業專案管理採取面向物件即專案的管理模式,把專案本身作為一個組織單元,圍繞專案來組織資源,打破了傳統的固定建制的組織形式,根據專案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具體需要適時地配備來自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專案成員共同工作,為專案目標的實現而努力。組織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管理責任的分散。按專案進行管理,是把企業的管理責任分散為一個一個具體專案的管理責任,由各專案經理具體對各專案負責,確保各專案的執行及完成。此外,各專案經理可以將專案分解為許多小的責任單元。而管理責任被細分為一個個細小的責任單元,有利於組織對專案執行情況及成員工作的考核、監督,有利於企業整體目標的實現。
以目標為導向解決問題的過程。企業負責人根據專案實施的目標和情況來考核專案經理,而專案經理只要求專案成員在約束條件下實現專案目標,強調專案實施的結果,專案成員根據協商確定的目標及時間、經費、工作標準等限定條件,獨自處理具體工作,靈活地選擇有利於實現各自目標的方法,以目標為導向逐一地解決問題,最終來確保專案總體目標的實現,保證企業戰略的實現。
有利於對複雜問題的集中攻關。企業專案管理關注專案整體目標的實現,關注客戶對專案實現程度的滿意度,並且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團隊成員能以專案目標的實現、客戶滿意度為動力,相互之間充分交流和合作,不斷做出科學決策,力爭高質量按時在預算內完成全部專案範圍,保證了問題解決方案的質量和接受的可能性。
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有效結合。企業專案管理可以使企業不斷地完成一個一個專案,以實現企業的目標,促使企業不斷上升到一個一個新的作業平臺,使企業始終處在發展前進中。對於個人的發展,傳統的職能模式使人們追求的是數量有限的職能部門經理,而專案管理為企業每位員工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員工責任的界定可以從小專案開始,員工的成長也就從小專案的經理逐漸發展為大專案的經理,同時有利於員工發展為綜合性的管理人才。
6.企業發展應用專案管理的前景
實施企業專案管理給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有: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的決策、對經營活動更加嚴格的監控、更柔性的組織結構、以目標為導向的決策方式、促進團隊合作和人才培養、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趨勢,企業專案管理在當前我國企業管理的應用中還並不廣泛。然而企業專案管理具有相當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在多方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中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對企業各個方面進行改造以適應企業專案管理方法的要求,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隨著專案管理的廣泛應用,專案管理的專業化、職業化及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專案管理的人才培養與資格要求將更加突出。為了應變國際環境的競爭與挑戰,具備國際型專案管理經理的人員將會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專案管理將在企業未來的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