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與審計畢業論文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專案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探析政府工程跟蹤審計實務
跟蹤審計通過國家審計機關對專案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監督,不斷將專案建設的資訊反饋於決策者, 以便對決策作必要的補充或修正, 避免造成嚴重後果。相對於竣工決算審計,由於跟蹤審計起著全程跟蹤的監控作用, 績效更直接, 更有利於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筆者結合政府工程跟蹤審計監督實務,擬從整合資源、控制關鍵環節、提高審計質量、把握處理方式和考核後續管理等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在目前政府工程多、規模大,而審計機關人員少、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充分整合社會審計資源,充分利用社會中介、內審機構的力量,科學合理組織審計工作,從而形成監督合力,充分發揮審計整體效能, 進一步擴大審計覆蓋面和審計成果, 提高審計機關著眼大局服務巨集觀的能力。審計組織體系按其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 我國實行的是政府監督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社會審計組織管理體系, 不同的審計主體有不同的特點及要求。在工程審計內容上,社會審計與國家審計存在著許多共同點, 如都要對工程造價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稽核,在審計查證過程中的審計內容、審計依據、審計範圍甚至審計方法都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在跟蹤審計工作中充分利用社會審計資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參審政府投資專案是跟蹤審計自身發展的需要。
整合審計資源組織參審模式, 根據專案重要程度, 可嘗試實行分類進行差異化管理。對於社會關注度高的專案由審計機關自行管理, 對於審計自身力量有限, 而其上級主管部門內審機構力量較強的系統內政府工程, 採用審計機關跟進指導規範,內部審計抓協調、中介機構抓業務的聯合跟蹤審計模式。如交通系統工程一般都具有投資量大、建設工期長等特點,推行聯合跟蹤審計模式,可充分發揮交通內部審計作用。
而對於審計機關自行組織管理專案, 在選擇社會中介機構的方式上或通過公開招標,或通過中介庫搖號,或通過聘請專家。既要考慮選擇成本又要考慮公平公正、滿足跟蹤審計業務工作需要。公開招標由於選擇面廣、競爭性強,能夠選擇到合適的參審單位, 但由於公開招標有其特定的時序要求, 導致該種方式耗時長,某專案從起草招標檔案、到跟蹤審計進場,歷時半年,所以僅適用於專業技術、審計經驗要求特別高的專案;對於一般性工程專案則利用已組建的中介機構審計庫搖號抽取,這種方式程式簡單,但往往不能選到合適的中介機構; 而對於選擇面窄、從業經驗要求高的徵地拆遷專案, 可通過公開選聘專家參與跟蹤審計。通過差異化的協審單位選擇方式,既能滿足審計工作的特定要求, 也符合協審服務要求公開採購的趨勢。
跟蹤審計關鍵環節, 隨著跟蹤審計工作的廣泛開展而在不斷變化, 已經由工程實施階段的招投標、材料裝置採購等,不斷的在拓展。如近年來隨著徵地拆遷規模增大, 客觀上存在用金錢換取拆遷進度,導致補償成本節節攀升同時,徵地拆遷具有一次性、金額高的特點,又有評估商談性質,往往產生權力尋租,容易滋生腐敗現象, 徵地拆遷跟蹤審計應引起高度重視。筆者認為,審計機關根據形勢發展, 在過去傳統跟蹤審計重點環節基礎上, 還需要對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強化,以適應現實工作需要。
一是拆遷入戶調查環節。當前事後審計由於房屋及附屬設施已基本拆除完畢, 或者協議已簽訂, 同時補償款已支付,審計時接觸的資料多為書面材料,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真實性考證難、糾正處理更難。因此,在專案中跟蹤審計組要直接參與前期入戶調查, 現場審查資料真實性。
二是補償協議簽訂環節。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進度隨意變通,相關單位沒有執行相關的議事程式和審批程式, 這就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侵佔國家資金的空間。為了客觀公正處理個案,嚴格執行政策標準, 跟蹤審計過程中要求實施單位將待籤協議報審備案, 符合規定再籤協議。如某專案審計組每週召開兩次專題會,對由各拆遷小組上報、各片區審查提交的個案進行集體審查, 對有可能突破拆遷安置、補償上限方案進行集體會商。對符合政策標準的由跟蹤審計組出具評審意見單, 作為與被拆遷人簽訂補償協議的依據; 對片區組提交的超出標準的方案予以駁回,力求不違反政策規定。
三是設計變更環節。由於實行公開招標,施工單位大量利潤空間被擠去,在實施過程中,施工企業通過變更、修改計價方式,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同時增加了不合理建設成本,這已引起重視,但隨著市場投融資環境的改變, 出現了大量的BT、BOT、代建等方式,建設單位甚至設計單位的利益也參與其中, 在事後審計很難鑑別責任。如某專案多棟高層建築在施工過程中,代建單位含總包提出將現澆改為內澆外掛變更申請,跟蹤審計組對其進行了成本分析, 理論上可節約半年工期,但建設成本增加15%,金額達數億元。為此審計組向主管部門下發審計建議,最終取消了該項變更。
四是計量支付環節。在工程跟蹤審計實務中發現, 一方面施工單位通過虛報工程量,套取進度款,增加了建設單位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監理等單位沒能引起足夠重視,往往造成超付,待決算審計時,由於支付比例過大,施工單位不配合,造成決算審計久拖不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 跟蹤審計組非常有必要對計量支付環節及時稽核把關, 縮短竣工決算審計工作量和時間, 便於各方辦理竣工決算和資金支付, 有利於推進各項政策、合同約定的落實。
一是業務指導要到位。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目標是依照委託人的委託要求,完成審計業務,審計依據審計定性更多地體現了委託人的意圖, 也就是說委託人的專業政策水平直接影響到社會審計人員, 這就要求審計機關給予必要的業務政策指導。
考慮社會審計從業人員良莠不齊,許多專案即使發現協審效果不理想,善後彌補也難以實現。為了不讓專業複核流於形式,審計分工要做三個方面考慮:
一是充分利用專業長處,互補優點;二是克服可能存在的不足, 滿足互相複核的需要;三是分工適當交迭、備選替代應對突發情況。在工程審計中國家審計專業人員必須直接參與審計, 包括到審計現場盤點複核, 對單項工程結算稽核結果要進行復核。
二是藉助審理制度的推廣, 實行質量控制方式多樣化。對參與同一專案審計有兩家以上不同協審中介的, 由主審把關對兩家審計結果核對比較, 從中發現質量問題; 也可以由主審組織利用監理力量在過程中對中介機構審計結果進行復核;還可以藉助審理制度,從專案立項開始就明確專職複核審理人員,對專案實行資料審查、現場勘驗、市場詢價、審計報告全過程“參與式審理”,確保審理意見貫穿落實於整個跟蹤審計過程中。
三是固化管理模板, 多重管理手段並重。審計專案管理系統化,應以整個協審專案的流程和走向為主線, 做到流程控制制度化。通過從協審需求提出、協審單位選擇、協審專案執行,到協審費用結算以及協審質量考核等環環相扣的工作節點設定,提高組織協審工作的規範性。與此同時, 為了有效減少不同協審人員在處理具體問題時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從協審機構採購檔案、合同、跟蹤審計報告等每一環節實行模版化。
跟蹤審計的處理方式, 包括審計建議、審計決定、審計專報等幾種方式,關鍵是要把握好服務與監督平衡點, 不能淪為管理工具。同時要克服“審計疲勞”,就是對跟蹤過程中一些司空見慣的問題不再保持審計敏感性。通過巧用處理方式、多措並舉,既能擴大審計成效,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如在跟蹤審計過程中同時發揮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 多方聯動、密切配合,對加大審計力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重大事項上,通過審計專報報經行政首長拍板,避免矛盾激化。
一是便於動態控制, 建立綜合管理平臺,實現自動分類彙總。平臺應滿足審計機關對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彙總的需要, 通過在OA 審計系統建立跟蹤審計管理平臺,全部實行網上自動分類管理,便於實行網上動態監控,併為審計綜合分析提供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二是建立考核結果綜合應用平臺,通過拓寬應用渠道, 真正達到促進協審工作質量。“結果通報制”,邀請相關審計部門、社會中介機構、主要建設單位、造價行業主管部門等召開協審工作通報會, 以一定方式公佈考核結果;“優先委託制”,考核結果與委託專案掛鉤,在重大專案或需要通過招投標選擇協審單位的,應加大曆年考核結果在綜合評分中的權重,使考核工作能真正激勵協審單位。
三是加大審計成果轉化。通過審計成果整合利用,搭建共享資訊平臺,從巨集觀著眼、微觀入手,切實糾正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注意從體制上、制度上研究解決預防問題,促進管理。
總之,跟蹤審計投入大、要求高,審計機關受人員力量限制,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統籌安排審計工作計劃, 避免盲目擴大覆蓋面, 不能以降低審計質量為代價,要突出加大審計力度,有重點的把工作做深做透,通過點威懾面,才能取得好的審計成效, 才能更好的發揮審計免疫作用。
篇2
探究如何構建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
隨著經濟活動的擴大,現代企業集團的經營專案越來越多,經濟規模也越來越大,企業集團的管理難度已經大大提升。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及諮詢活動,通過運用系統規範的方法,幫助組織實現目標,包括風險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等主要工作職能。為了保障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開展持續性、長期性的內部審計戰略規劃已經成為了企業集團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基本設定了內部審計職能部門,配備了較為專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者,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在具體條例及規定沒有出臺的情況之下,企業集團內部對於內部審計的認識面並不廣,認識程度並不深,在審計工作中極易出現問題。
一審計意識不足,審計人員對內部審計工作認識模糊
這裡的審計意識不足是相對而言的,如今的企業集團對於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工作過程中,不少企業集團對於內部審計都無法進行準確的定位,內部審計在對企業管理層進行監督的同時擔負著集團管理等工作,在意識上偏重生產,不注重內部管理的提升。統計顯示,如今的大部分企業對於內部審計戰略也有了一定認識,但是,實際制定明確的、長期的內部審計戰略規劃的企業還不到企業總量的百分之二十。這種現狀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構建。
二內部審計獨立性受到削弱,權威性不足
導致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失效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其機構本身的權威性與獨立性不足,雖然大部分企業集團都建立了相應的內部審計機構,但是由於其他部門或者工作的制約,內部審計常常需要結合其他部門的意見作出結論,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機構結論的權威性很難得到保障,其公平與否難以確認,導致審計職責的弱化,對風險管理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構建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關鍵因素
企業集團公司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中開展經營活動,因此,企業集團公司的經濟活動必然受到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這影響了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構建的方向。委託代理機制之下,企業集團戰略決策對於企業內部審計戰略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因此,集團戰略規劃及集團決策層意願也成為了決定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構造的關鍵性因素。
一以企業集團公司總體戰略規劃為核心
內部審計作為管理的手段,其目的及方向也必須符合全域性戰略方向。因此,在構建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集團的總體發展目標才是核心,要按照企業集團的總體戰略方向制定內部審計戰略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內部審計系統在集團內部的相容性,才能促使內部審計職能真正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二充分考慮經濟環境變化
市場經濟條件下運作的企業集團公司必然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勢頭越來越強,國際間、行業間企業聯絡越來越緊密,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在構建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集團應該充分考慮外部市場經濟環境,將內部審計戰略與市場緊密聯絡起來,從而提高市場相容度。
三按照自身發展週期構建發展階段
每一家公司都會經歷不同的發展週期,實力強弱,規模大小都會經歷發展變化的過程。在生命週期理論中,企業的生命週期包括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及衰落期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當中分別存在不同特點。以成熟期為例。成熟期是企業集團實力最為強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公司規模達到最大,經營專案眾多,經濟活動十分複雜。因此,在這一階段當中,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應該幫助企業儘可能規避風險,避免因內部管理成本耗費出現的虧損,保障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當然,成熟期的到來必然預示著衰退期的產生,在這一期間,內部審計應該充分做好後續戰略規劃,避免企業集團後期發展中,由於公司實力的急劇收出現的可盈利經營專案廢棄,保障企業集團發展的持續能力,防止企業集團利益受損。
四充分研究管理層意願,設定管理層意願彈性範圍
內部審計機制必須與公司決策向適應才能夠發揮出最大效能。在市場環境之中,不同企業集團內部組織結構是不同的,在決策上也會存在較大差異,管理方式各異,這些決策也決定了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構建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將管理層意願考慮完備。此外,企業決策層很可能出現更替,因此,在構建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集團應該將決策層人員的變化充分考慮進來,留出一定的彈性空間,避免由於決策層更替或者決策變更對內部審計相容性造成影響,提高內部審計的適應性。
五構建戰略實施監督機制
在明確內部審計戰略規劃之後,企業集團應該強化對實施過程的監督及控制,保障各個步驟與預定目標相一致,實現內部審計戰略建設的評價分析,實現多方面、立體式控制,從而保障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