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外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外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國父母重視孩子的獨立性
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以美國最為突出。美國兒童自兩三歲起便獨居一室,如果孩子有恐懼心理,大人便買一種專門的燈,安在孩子的臥室裡,徹夜亮著驅逐黑暗。父親或母親臨睡前到孩子房間裡道一聲晚安就走了,孩子則抱著娃娃之類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佈置、整理自己的房間。在美國,1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飯,父母將孩子“綁”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讓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飯。在幼兒園,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會獨自喝奶,2歲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飯。
英國的餐桌教育
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庭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一般兩歲時孩子就開始系統學習用餐禮儀。英國人杜絕孩子偏食、挑食。如果孩子一個勁地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家長往往會把孩子喜歡的這道菜收起來。他們認為,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而且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不好的性格。
英國“餐桌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學會良好的進餐禮儀,使其具備各種值得稱道的素質或性格。通過孩子對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孩子的獨立性。
法國父母從小就尊重孩子
在法國,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大部分父母總是先問事情原因,問問孩子當時是怎樣想的,聽完事情經過,父母才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
他們從來不逼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或者對孩子指手畫腳,告訴孩子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他們明白讓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父母在決定買一些日用品的時候通常會徵求孩子的意見甚至讓孩子來選擇,孩子在從小被人尊重的同事也學會了尊重別人。
外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託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託比置若罔聞。最後,託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託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溼了。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託比,對他說:“把地拖幹,把溼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託比不願意,又哭又鬧。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託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託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託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我知道。”蘇珊開啟門,託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託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託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託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二:不縱容孩子的慾望
託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託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託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託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託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
三:孩子對媽媽的愛
雖然蘇珊對託比如此嚴格,託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這個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外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一、注重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
走進美國家庭,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玩具和兒童讀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牆上門上貼滿孩子們的“美術作品”,父母親很少強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強求孩子稱呼他們爸媽,孩子們像夥伴似的直呼長輩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與孩子說話永遠是蹲下來,他們認為,孩子雖小,但也是獨立的人,所以應蹲下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充分提供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無論結果怎樣總是給予認可和讚許。
二、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美國父母看見孩子在牆上亂畫,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書本衣服等物品上亂剪亂畫,他們會笑嘻嘻的,很高興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東西被孩子損壞了,然後耐心地告訴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識。在美國,孩子7-8個月就可坐著特製的桌子自己抓飯吃。他們不擔心孩子弄髒了衣服。
三、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在美國,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從小睡小床,稍大後單獨有一間房子。在孩子處理日常事務上,父母只幫孩子做一些當時年齡還無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儘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兩歲孩子洗澡時,媽媽只幫孩子放好水,脫下衣服,然後孩子自己爬進澡盆,在水裡玩一會就自己抹香皂,洗乾淨後再自己爬出澡盆。絕大多數18歲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掙錢讀書。因此,美國社會上的一個清潔工人、一個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美國小學在課堂上對孩子從不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而是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
1.國外父母教育孩子的5個典範
2.國外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3.美國家長在家裡怎樣教育孩子
4.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方法是什麼
5.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