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路財務會計問題

  一、電子商務與網路財務的關係

  一電子商務催生了網路財務

  正是由於不斷提升、發展的電子商務技術催生了網路財務。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體現出無紙化、直接化的特點,不僅可以進行遠端交易,而且資訊流動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相應的物資、資金流以及資訊流的管理成本也有所下降,於是網路財務應運而生。網路財務基於財務管理的角度對電子商務的各項功能進行優化與整合,而相關的電子商務技術也為網路財務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從而擴大網路財務工作領域,增強網路財務功能。

  二網路財務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基礎

  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一系列的貿易活動均是基於網路環境實現的,包括原料查詢、採購、產品展示、銷售、儲運及電子支付等等,企業之間、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來往均是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因此就必須利用網路財務承擔起聯結網路各個終端之間的經濟業務聯絡。網路財務具備支援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的功能,相應的財務資料也一改傳統的紙質資料的形式,而轉化為頁面資料,有效解決了網路環境中電子商務執行過程中相關財務問題。基於內部協同的角度而言,網路財務實現了財務部門預算控制、資金準備、網路支付、網路結算的協同進行;基於外部協同的角度而言,網路財務又實現了網上詢價、網路催賬、網路保險與網路報稅等多個社會部門的協同進行,由此可見,網路財務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基礎。

  二、網路財務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網路財務在實際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虛擬化的會計主體

  所謂會計主體是指會計的服務物件。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會計主體是一個實體單位,其以實物的形式實際存在。而在電子化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中的會計主體的空間特徵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通過網路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多物件的商務服務,網路環境中的資訊流、商務流可以大大精減諸多中間環節。網上銀行、電子單據,這些均使得交易物件體現出交易程式電子化、交易過程虛擬化的特點,在形成了一個電子商務網路環境後,慮擬的會計主體將是網路財務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現階段,網路會計主體的虛擬化還處於相對模糊的狀態,而這些虛擬的網路企業將成為網路經濟的主體,網路財務的管理面臨著辯認其虛擬性的問題。

  二安全問題

  網路的開放性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網路財務具備通過資料化的形式運作、應用大量的電子單據等優勢均要歸功於網路技術開放性的特點,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正是由於網路的開放性,使得財務資訊所遭受到的威脅也更多。財務資訊由電子符號來取代、利用網路傳統財務資料、無形資產的轉移等,均加大了識別安全隱患、實現內部控制的難度。數字化的原始憑證偽造更加容易,使得財務管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牽制,記憶體資料不留痕跡、系統檔案不可讀、指定程式進行資料處理等等,這些均會存在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此外,由於系統中各個職能環節的分工界線相對模糊,總賬與明細賬之間不再存在制約關係,一旦系統執行出現差錯,則會引發一些連鎖性、重複性的錯誤。

  三網路財務資料介面的標準化問題

  網路財務的應用與企業內部各個管理系統之間存在多方聯絡,而網路財務與其經外部社會部門,比如銀行、稅務、保險以及海關等也會發生資料交流,因此網路財務系統的資料介面就面臨著標準化的問題。現階段我國市場上通用相關網路財務軟體有多種,但是缺乏一個標準的、統一的資料輸入與輸出介面,所以軟體之間無法實現自由的資料交換,從而對網路財務系統軟體的應用、網路財務功能的發揮均會產生不利影響。

  四財務專業技術人才的問題

  網路財務是電子網路與財務管理互相結合的產物,而網路技術與財務管理是兩個不同的科學分支,其不僅要求從業人員精通計算機網路技術,還要其具備相當的財務管理知識與嫻熟的財務業務技能。此外,財務人員要保證相關財務資訊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比如成本資訊,就要深入瞭解產品的生產過程與生產工藝,掌握一些相關的基本知識;此外,網路財務管理人員還會面臨著其它的新課題,比如人力資源財務的構造、資訊、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計價,因此網路財務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與適應能力。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網路財務管理人員不僅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實踐操作能力較低,而且對網路技術的瞭解也相對較少,所以無法較好的適應網路財務的發展與進步。

  三、提高網路財務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採取完善的網路財務資訊保密措施

  保證財務資訊的安全性是網路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可以採取下列措施杜絕安全隱患:首先在系統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傳輸的所有財務資訊均實行兩層加密,即採用SSL協議防破譯、防重發、防修改,另外一種則是採用不公開、不採用公開演算法、高加密強度的私有加密協議,從而防止非法使用者竊取機密資訊或者越權操作。其次,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依據會計電算化的相關規範要求,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制、安全日誌管理等規章制度。最後,國家也要基於巨集觀的角度進行適時的社會立法,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

  二提高網路系統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首先做好硬體安全控制,進一步完善計算機硬體裝置的管理制度,保證其執行環境的穩定性,相關指標包括電源、溫溼度、靜電、電磁干擾以及輻射等等,比如計算機系統的電源必須是不間斷、穩壓電源,其主要目的是保證系統執行的連續性,如果必要還要配置備份電源,以保證系統在斷電情況下啟用備用電源後可以正常執行。其次,做好軟體的安全控制,在安裝軟體、進行軟體升級時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定期對系統進行預防性檢查,要求軟體具備強制備份、快速恢復等功能,以保證系統受到破壞時可以及時修復資料資訊。最後,要做好系統維護安全控制。網路財務系統的正常運作需要網路管理員和操作員的日常維護,因此必須建立網路系統維護的規範化制度、程式保管控制制度等。

  三吸納更多的複合型人才

  基於網路環境的企業財務管理,其管理模式註定不同於傳統的財務管理,相應的管理的主體——財務管理人員也要轉變觀念,提高技能,快速成長為一名複合型人才,才能進一步適應社會的發展。網路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先進的管理思想,還要熟練掌握現代資訊科技與相關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現在專業對口、綜合能力相對較高的畢業生通常更傾向於金融證券等行業,因為其收益較高,而基層一線的專業人才日益短缺。因此企業要採取相應的策略,首先通過高薪吸引社會上的人才;其次針對有發展潛力的在職人員進行培訓;最後,在企業內部形成定期培訓、上崗考核、職稱管理等多種人力資源管理形式為一體的培訓管理工作體系,鼓勵更多的人員繼續學習,接受教育。

  四建立資訊化的電子商務平臺

  電子商務平臺要具備整合企業整體資訊流的能力,從電子商務的執行過程來看,企業是否可以從傳統的業務方式轉型為電子商務模式,主要就是看其資訊化的發展程度。因此企業要建立一個面向客戶群體的視窗,選擇社會信譽高、點選率高的網際網路平臺。電子商務的最終實施是將電子商務與企業財務管理及企業管理結合起來,直接在網上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建立電子商務的營銷平臺,實現企業資訊化,並與財務管理、企業資訊管理相結合,必將有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效率。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國內主要的財務會計軟體及與之緊密相關的稅收、銀行、海關、政府管理使用的軟體進行調查,並參照國際上流行的同類產品來制訂統一的資料介面標準,作為今後該類軟體升級及設計生產的強制標準;由市場主導網路財務軟體生產商,聯合制訂出相應的行業標準,通過一定時期的實施與修訂,成熟穩定後再上升為國家標準予以強制執行。

  四、結語

  總之,企業財務管理網路化是資訊社會的必然產物,我們要抓住機遇,積極創新,將最先進的網路資訊科技運用到企業財務管理中去,構造出與網路經濟時代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