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酒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酒店組織開始逐漸的龐大,管理專案開始逐步的增多,酒店所需要管理的資訊量日益龐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酒店管理論文範文一:高職院校酒店管理課程優化設定研究

  摘要:課程優化設定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應當隨著酒店管理實踐的變化,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及時做出調整。我國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仍處於發展階段,許多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各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勇於實踐,敢於探索,不斷優化自身課程設定,為培養更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促進中國酒店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

  教學質量是高職教育辦學的生命線,而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1]。課程設定能否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能否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直接影響到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定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課程設定與人才培養目標相脫節、內容重複、實踐課與理論課比例失調、缺乏對行業的動態性關注等,導致培養出的學生不能適應酒店行業發展的需求。2014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指出,“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建立國家職業標準與專業教學標準聯動開發機制,按照科技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2]有鑑於此,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定情況進行探究,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探討課程優化設定策略,提高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定優化的必要性

  1優化課程設定是緩解酒店行業人才供需矛盾的迫切要求。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化程序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酒店管理集團佈局中國的程序加快,呈現出“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趨勢,社會對酒店業的整體服務也提出了更新的標準和更高的要求,酒店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各類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尤其是高層酒店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因此,適應全球酒店行業發展趨勢,緩解酒店行業人才供需矛盾,優化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定,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培育高素質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辦出特色,一直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2優化課程設定是提高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2011年度全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教育科學發展步入以提高質量為重點的新階段”,“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3],標誌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重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重點抓規模擴張轉向內涵建設、重點抓教學質量上。從近幾年來指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系列綱領性檔案的內在要求來看,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推行教學改革、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將是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酒店管理專業改革的重中之重。課程建設作為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基本方式,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核心,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關鍵。優化現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定,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優化課程設定是實現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一方面,我國開設酒店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很多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招生困難,專業不斷萎縮,畢業生流失率高、專業對口率低,“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課程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最主要方式,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關鍵因素。因此,對現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設定,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理論和技能的興趣,進而留在酒店企業獲得發展,是實現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定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課程設定現狀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定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公共課分為公共必修課、公共限選課、公共任選課;專業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限選課。公共必修課部分包括哲學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職業生涯規劃、大學國文、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軍訓含軍事理論課程。公共限選課則是學生在經濟與管理類、人文與社科類、科學與藝術類課程中限選兩門課,共4學分64個課時。公共任選課則是面向全校,由教務處統一安排,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教師開課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兩門課進行學習,每門1個學分16個課時,共2個學分32課時。專業課分為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限選課,專業核心課包括英語類課程、經濟學概論、形體與禮儀、前廳操作與管理實務、客房操作與管理實務、顧客關係與營銷實務、旅遊消費心理學實務、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實務、餐飲服務與管理、酒水知識與調製、酒店督導管理、國際酒店管理、會展服務與管理、酒店財務會計、酒店資訊系統操作和旅遊、酒店及餐飲業概況,按照課時進行授課。專業核心課程還包括實訓實踐課程,如酒店管理專業資格考證、頂崗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基本是按照實踐教學周進行統一授課,如酒店管理專業資格考證課程安排了2周,頂崗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則安排在最後一學年,共計35周的時間。專業限選課則是從中外飲食文化、酒店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西餐製作、宴會設計與管理、食品營養與配餐、酒店消防與保安六門課中選擇三門,共計6學分,96課時。

  2.2課程設定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定未能與人才培養目標準確契合。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旨在培養面向國際酒店業服務與管理第一線,具有實際服務技能和初級管理能力、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既會做事又會做人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但在具體的課程設定上,與本科教育、中職教育未能進行有效的區分,未能充分體現高職教育高等性、職業性的特點,特別是對一些原先就讀中職的學生來說,很多課程如職業基礎課程是在中職階段就已經學習過的,在升入高職後,繼續學習該門課的興趣大減,對職業能力的提升有限。

  2部分課程內容重複設定。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十分重視國際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養,現有英語類課程共包括英語寫作與語法、英語演講與寫作、英語聽力、英語會話、酒店專業英語五門,課程之間內容重複設定較多。另外,管理學概論和酒店督導管理,專業必修課餐飲服務與管理、實訓實踐課程酒店管理專業資格考證和專業限選課宴會設計與管理也存在同樣的內容重複設定問題,影響了學生培養的質量。

  3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失調。根據調查發現,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調,“重理論、輕實踐”和“在校學理論、社會學實踐”的傳統教學意識還某種程度上存在,許多課程仍然是以課堂教學作為主要的授課方式,實踐課比例過低,淪為理論課的附屬。教育部規定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而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在酒店一線服務部門進行10個月的頂崗實習活動。學生頂崗實習時間過長,且往往在酒店一個部門實習,不能輪換工作崗位,學生對繼續留在酒店工作的興趣、願望降低,很多學生實習後選擇不再從事酒店行業,導致人才流失。

  4國外優質教學資源有待進一步消化吸收。從2005年開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與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進行深入合作,引進其行業課程體系與標準、教材講義、師資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按工作任務的相關性開發課程,以課程組合實現職業能力的培養,構建符合國際酒店業職業標準和行業需求的、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在探索符合國際酒店業職業標準的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中的某些課程不適合中國高職教育的現實情況,應對其進行調整和優化。如旅遊、酒店及餐飲業概況課程,旅遊、酒店、餐飲三者存在包含關係,且範圍過於寬泛。再比如酒店設施和資產管理課程不太符合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建議取消該門課程。

  5缺乏對行業的動態性關注。酒店行業是我國最早與世界接軌的行業之一,酒店管理專業與實踐、行業、企業緊密聯絡,新技術、新技能、新業態的不斷湧現,要求酒店管理專業必須緊扣酒店行業發展實際,不斷開發與酒店實踐緊密聯絡的課程。但目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對酒店行業人才需求結構的調研和分析不夠透徹,不能與酒店一線實踐真正接軌,不能將酒店行業所需人才的新能力、新要求傳遞給學生,也尚未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專業培養目標無法隨著酒店管理實踐的發展而隨之調整,學生所學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對酒店行業發展的現狀缺乏必要的瞭解,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6師資力量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近年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招生規模迅速增長,每年招生數量大幅提高。與此同時,教師數量增長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學生數量的增長,特別是自2010年起,專業師生比從以往的13∶1增長到38∶1,導致師生比例嚴重失調,專業教師負擔過重,很多課程被迫採用大班合堂上課,且剛引進的教師絕大多數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和實踐技能,從而影響了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實施以及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

  3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課程優化設定建議

  1契合人才培養目標,體現學生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在課程設定上,必須考慮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在高等性、職業性上體現與中職、本科課程設定的不同,既要體現和中職教育不同層次上的區別,又要體現和本科教育不同型別上的區別,使得課程設定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找到平衡點,真正體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優化課程結構設定,培養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

  2合理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比例,避免內容重複設定。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須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合理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程的比例,突出課程的職業性與實踐性特點,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同時避免課程內容的重複設定,將英語類課程整合為酒店專業英語和英語會話與寫作兩門課,將管理學概論和酒店督導管理合併為一門酒店管理基礎課程,並適當加大課時量,為學生以後走上管理崗位、進行基層管理打下基礎,保留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取消宴會設計與管理課程,將宴會設計與管理部分作為餐飲服務的一部分整合到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並將該課程的理論講授部分和實踐操作部分分離,實踐操作部分和酒店管理專業資格考證進行整合,考取酒店餐廳服務員證書。

  3消化吸收國外優質教學資源,接軌酒店一線實踐。美國飯店協會是世界上最大的旅遊業和酒店業行業協會,全世界有13000多家酒店集團認可其職業標準,全球有2000多所大學與學院使用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教材,今後要進一步積極吸收國外先進教學成果,對課程進行消化、吸收,為我所用,並與酒店行業企業保持密切聯絡,定期對酒店行業、企業進行座談、調研,根據酒店一線管理和服務實踐,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結構設定,將國外先進教學資源、理念與中國酒店管理實踐相結合,適當增開創業類、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聘請酒店企業管理和服務一線有實踐經驗的能工巧匠到學校任教或擔任兼職教師,選派優秀年輕教師到省內外高校和兄弟院校進行學習交流,組織教師深入酒店服務一線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培養他們成為雙師素質教師,改善目前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為課程優化設定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總之,課程優化設定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應當隨著酒店管理實踐的變化,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及時做出調整。我國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仍處於發展階段,許多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各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勇於實踐,敢於探索,不斷優化自身課程設定,為培養更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促進中國酒店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旅遊酒店的節能管理陳少達廣州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4-08-15

  2、酒店管理資訊系統的設計康志偉,胡峰鬆系統工程1996-04-15

  酒店管理論文範文二:酒店管理教學質量監控建立

  摘要: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應該覆蓋各專業的教學,各專業根據實踐教學情況的不同,制定適合各自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是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是實現高職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永恆課題。

  關鍵詞:酒店管理教學;質量監控

  1監控組織建設

  一個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有效運作、協調配合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組織是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科學全面監控評價的基本保證,在高職院校中,應保證建立從院級到系部到教學一線的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1校級質量監控機構

  校級質量監控機構的職能為一般性指導,主要機構有教務處實踐教學科、教學質量監控科以及實踐教學督導組。實踐教學科負責實踐教學大綱的審查及實習、實訓計劃的審批;實訓基地中心的建設及經費劃撥;企業導師的聘用及管理;校企結合的相關事宜等。教學質量監控科通過組織教師評學、學生評教、日常教學檢查及階段性檢查、畢業生調查等活動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實踐教學督導組由教學委員會、外校本專業優秀教師、企業行業高階管理人員組成,對本專業實踐教學進進行質量檢查,及時反饋資訊,提出改進意見及建議。

  1.2系部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小組

  系部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小組負責系部各專業實踐教學監控與質量評估,對校級質量監控機構負責。本小組由系主任擔任組長,教學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實驗員、教學祕書任組員,根據本專業實踐教學特點,針對不同的實踐教學環節,健全完善適合本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

  1.3教師與學生

  教師是實踐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指揮者,通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進展和學生學習接受情況的分析和總結,改進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和手段;通過對本人和同行的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及時反饋意見和建議,使實踐教學真正具有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學生是實踐教學的物件,也是最主要的參與者。通過學生資訊員反饋、學生代表座談、網路評估等各種反饋途徑,對實踐教學管理、教學條件、教學過程、教學考核等各具體環節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教學真正為學生服務。

  2監控制度的建立

  系部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小組在學院實踐教學監控機構統一領導下,在校實踐教學基本制度檔案的基礎上,在與教師充分溝通的前提下,結合本專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涉及監控組織的建設、學生的管理、指導教師的管理、學生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等方面。主要包括專業建設方案、實踐教學計劃、課程標準、實踐教學大綱、實習實訓指導書、基層教學組織的管理制度、實踐教學條件建設管理制度、實踐成績考核規定、頂崗實習指導小組職責、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實習指導教師管理細則等一系列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的制度。

  3監控環節的設定

  一般來說,理論教學均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環節展開,而實踐教學根據學科不同會有多種不同的教學環節。’嘆寸於實踐教學的監控應該滲透到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監控的全面與科學。下表是各監控環節的監控專案及監控重點。

  4監控手段的完善

  4.1常規性檢查

  包括教學檔案的制定和稽核、教學過程的檢查以及督導組及同行聽評課制度。教學檔案的制定和稽核,包括教學及實踐教學大綱的制定,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和稽核,系部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情況。教學過程檢查通過期始、期中、期末教學檢查,對實踐教學過程的安排、實踐教學計劃的執行、各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給予監控和督促。督導組及同行的聽評課制度,使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提高,保證了實踐教學的質量水平。

  4.2階段性評價

  建立立體、全方位的評價體系,利用教學管理網路平臺,實現一定教學階段的實踐教學成果的評價。通過教師評學、學生評教、同行評教,科學設計評價專案和評價標準,實現全面、綜合、客觀的實踐教學評價。

  4.3資訊反饋系統的健全

  通過學生資訊員、學生座談會、問卷和網路調查等形式,建立多渠道的資訊反饋系統,完善資訊收集、整理分析和彙報制度,將相關意見和建議反映給相關人員,為決策和糾偏提供依據。

  4.4校企合作,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

  校外頂崗實習實行“雙導師”制。校企合作,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學生實習結束獲得校企共同簽發的《工作經歷證書》。實習中學生具有“雙身份”,教學過程存在“雙地點”,由指導教師和企業導師結合學生實習情況、實習報告完成情況、實習專業日記撰寫情況等,依據頂崗實習考核標準共同完成成績評定。

  總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應該覆蓋各專業的教學,各專業根據實踐教學情況的不同,制定適合各自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是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是實現高職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永恆課題。

  參考文獻

  1、現代飯店、酒店管理之我見李寶山經濟師1995-12-15

  2、酒店管理資訊系統HMIS的設計與實現樑棟;張蔚芸;計算機工程與應用199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