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本科會計畢業論文

  近年來,隨著國外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倡導世界各國對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報告進行改革的浪潮正逐漸席捲全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會計對稅收影響研究

  摘要: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對國家稅收有直接影響。本文分析了企業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的關係和目前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對未來我國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企業;會計;稅收;影響

  1、企業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的聯絡

  會計是通過貨幣計量的方式,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消耗與收益進行全面反映的過程。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的職責包括記錄、核算、監督等。會計工作的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已經遠遠超出單個企業,因此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絡[1]。

  1會計資料對稅務資訊的收集至關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會計作為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所產生的影響也逐漸增加。會計資料的服務範圍已經不止限於企業。會計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在各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經濟發展戰略、稅收徵收依據、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等都離不開會計資料的支援。

  2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對國家經濟發展規劃影響深遠。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稅收政策直接決定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稅收政策的制定需要以大量的經濟資料為基礎。企業的會計資料是這些資料的重要來源。因此真實、準確的會計資料至關重要。

  3會計資料的質量對國家與企業間的分配關係影響巨大。

  無論是向單位還是向個人徵收稅款,其基礎都源於相關的會計資料。然而少部分個人或團體,為了牟取自身利益,置國家與社會於不顧,篡改、編制虛假的財務報告,從而令國家稅收蒙受巨大損失,嚴重破壞了國家與企業間的分配關係。

  2、目前企業會計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會計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會計工作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發展、規劃、效益等多個方面[2]。然而在企業會計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差。

  部分企業管理者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僅僅認為會計是簡單的記賬,與企業效益不存在必然聯絡,會計工作的質量沒有必要認真去抓。這種對會計工作的理解,仍然只停留在過去小規模生產,沒有認識到新時代下會計工作質量對企業的重要性。少量企業管理者為了獲取更高收益,在工作中嚴重違反會計基本準則,無視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強迫、指示會計人員做假賬,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

  2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在我國新一輪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當中,新問題、新困境層出不窮。

  這一現象進一步對企業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工作正在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因此會計相關法規、制度需要根據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和健全。

  3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相對較低。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會計從業門檻相對較低。第二在日常工作中,會計從業人員主動學習的熱情不足。第三大部分企業沒有對本單位會計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在培訓。這一系列的原因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會計工作人員是企業會計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企業會計的工作質量影響巨大。會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必然導致會計資料真實性、準確性大打折扣。

  3、完善企業會計工作的相關措施

  會計工作的質量,不僅關乎企業未來發展水平,更與國家稅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因此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完善企業會計工作,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認識《會計法》的重要性。

  《會計法》是規範我國會計行為的法律。《會計法》對確保會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會計法》的指導下,政府與企業加強對經濟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充分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單位會計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處理企業會計工作。企業法人應當支援、監督本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依法做好會計工作,不得偽造單位會計資料。

  2建立健全企業信用體系。

  商譽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維持長遠發展的重要資源。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行為,雖然能令企業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效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必然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誠信納稅是衡量企業信用狀況的主要標誌。國家應當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對企業的信用水平進行分級評價,分類管理。對信用度高的企業,除了在稅收方面給予獎勵之外,還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融資、貸款的門檻,為社會樹立正面形象。對信用度較低的企業,除了嚴格督促其繳納稅款之外,還要給予相應處罰,從而斷絕部分別有用心的企業管理者偷逃稅款的想法。

  3進一步加強對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

  企業管理人員應當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與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其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在訓練中,應當堅持傳統工作方法與現代化管理相結合、專業技能培訓與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同時,企業應當積極鼓勵會計工作人員的自我學習,採取適當措施進行鼓勵,從而充分調動單位所有會計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

  4政府有關部門與社會共同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

  國家財政與稅收相關工作的開展,是以企業會計工作為依託。財稅部門應根據相關規定,加強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監督內容包括:會計工作是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會計憑證是否真實可靠、單位會計工作人員是否有從事相關工作的資格等。真正落實國家各項政策,有效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

  5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

  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第三方中介機構專業性強,其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因此部分大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聘請專門人員對單位會計工作進行管理。對條件相對較差的小微企業,可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代理記賬、申報納稅等工作,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同時,國家應當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中介機構的會計報表進行稽核,保證中介機構的公正性。

  參考文獻

  [1]王維章.淺談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及其對策[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2,01:162.

  [2]劉雲.試論如何應對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收影響[J].現代商業,2012,08:153

  範文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影響分析

  摘要:企業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內容,而新會計準則的制定有效提高了我國會計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對企業會計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主要對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瞭如何利用新會計準則進行會計工作的建議,希望對業內人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會計工作;影響;建議

  1新會計準則簡述

  財政部於2014年初對7項會計準則、一項準則解釋進行了修訂和新增,其主要的特點有:一是逐步趨同於國際化準則。新會計準則的制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基本框架和原則採取了近似於國際會計和審計的準則以及國際化的框架和原則,具有與國際會計和審計準則趨同的特點;二是,轉變了會計處理方法。主要體現在:一是強調公允價值計量。採用公允價值計量能確認資產持有收益的結果,真實反映企業業績的未來資訊;二是轉變了利潤的計量。新會計準則轉變了存貨計價方法、收入的定義、確認及計量、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所得稅會計和債務重組方法等,有效轉變了利潤的計量方法;三是合併會計處理,建立健全了應收賬款臺賬、賬齡分析制度以及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制度。新會計準則規定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基礎,提高了企業賬務的透明度,有效避免利潤操縱,並且有效規避壞賬風險。

  2新會計準則對我國企業會計工作的影響

  2.1對會計人員的影響

  目前我國部分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偏低,甚至有的會計人員並不具備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資格,導致這些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進行會計的各項工作,會計工作流程、手續搞不清楚,隨意記賬等現象嚴重。另外部分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存在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會計工作。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和標準,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不僅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還要加強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適時接受新知識、新理論的教育,進而促進企業財務工作的整體質量。

  2.2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修訂了企業業務的核算並壓縮了會計政策和估算的專案,限定了企業調節利潤的範圍。首先,計提的減值準備不能轉回。從部分上市公司的實際經驗來看,有些公司的計提準備過高與當期的淨利潤差距較大,企業可以隨意利用資產減值準備調節利潤,新會計準則的制定有效遏制了企業隨意操作利潤的現象;其次,改變了統一的債務重組方法。新會計準則將計量屬性納入到了公允價值中,償還債務能力不足的公司在獲得債務的豁免時,要直接反應在利潤表中。

  2.3對企業財務資訊披露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特點使我國企業財務資訊披露範圍有限、披露內容不全面這一問題日益凸顯,此問題的存在制約了財務報表使用者全面瞭解並評估企業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風險以及對本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掌握,同時也未達到國際會計準則對企業資訊披露的要求,不利於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根據2014年我國最新制定的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第一項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會計資訊質量,規範企業對於其他主體權益的報表披露行為,這一修訂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滿足了國際準則的要求。

  3有效實施新會計準則的建議

  3.1完善企業會計工作制度

  第一,明確會計總則,依據總則開展會計工作。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新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充分結合企業的發展實況明確會計工作的範圍,規範會計主體以及會計報告的時間和內容,保障企業會計實際工作的謹慎性,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會計工作制度;第二,合理設定會計機構。企業在設定會計機構時要保持其獨立性,通常企業的會計工作主要由會計主管、會計以及出納共同負責,會計主管主要負責開展會計核算及管理工作,並負責核對賬目、企業財產清查的工作;會計主要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出納主要負責日常具體的現金業務。

  3.2加強企業會計管理力度

  第一,更新企業會計管理的理念。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會計的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管理策略,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有效實施新會計準則,企業在會計管理工作中要積極組織會計人員學習新會計準則,同時加強新會計準則執行效果的監管力度,保障新會計準則的有效落實度,從而提升企業會計管理的效率。第二,加強財務監管力度。企業在落實新會計準則時要加強財務監管。一方面明確監管人員的職責和監管程式,對於財務監管中存在的漏洞做好及時發現並整改;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第三方監督的作用,積極吸納社會監督,督促企業糾正財務中的問題。

  3.3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企業會計工作人員是執行新會計準則的主體,因此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依據新會計準則要求增強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企業可以開展培訓、講座、技能比賽等形式,以此來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更好應對會計工作中的複雜情況;其次,還要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杜絕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企業可以開展評比道德標兵等形式,並對道德標兵給予一定的獎勵,促進會計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第三,現在是科技資訊的時代,企業應充分結合先進的技術,加強會計資訊化建設,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企業應適時引進會計管理系統並要求會計人員加強對系統的操作、學習,有效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同時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督促會計人員按照準則的要求開展工作。

  4結束語

  總體而言,新會計準則的制定使我國的會計工作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對促進我國企業的會計工作具有關鍵的推動作用。新時期,我國的企業會計工作人員應及時掌握和了解新會計準則的內容和意義,以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益,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保障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先治,傅榮,賈興飛,晏超.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與行為影響的多視角分析[J].會計研究,2014,06:31-39+96.

  [2]餘蔚平.認真貫徹企業會計準則全面提升會計資訊質量[J].會計研究,2014,06:3-7.

  [3]劉玉廷,王鵬,薛傑.企業會計準則實施的經濟效果———基於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財務報告的分析[J].會計研究,2010,06:3-12.

  [4]陳家興.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效應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

  [5]陳禮忠.芻議中小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1,27:793-79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