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員主要事蹟摘要
本職工作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平臺,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保持先進性的體現,優秀黨員做過哪些先進事蹟值得我們學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黃瑞波同志,女,中國共產黨黨員,現年74歲曾擔任天津大學四季村居委會主任。
黃瑞波同志是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多年來一直遵循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上班時勤勤懇懇幹好工作,退休後回到社群又幹起了居委會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其實黃瑞波的經濟條件很好,即便退休後什麼也不用幹,好好休息也是蠻有條件的。可是她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幹點工作,於是她選擇了社群,選擇了居委會,選擇了為社群居民服務。
黃瑞波從居委會退下來後,由於當時的四季村居委會沒有黨員,所以她又在居委會編制外當了三年的黨支部書記。有人曾問她,黃瑞波你真愛幹,什麼報酬也沒有,還幹什麼啊?黃瑞波則回答說:“我不為報酬,我的經濟條件很好,可我是個黨員,黨需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現在四季村居委會沒有黨員,沒人當書記,我就當,這是黨的需要,我必須服從。現在我退休了,但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義務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還要一如既往的支援居委會的工作, 起到一個共產黨員應起的作用。”
每次居委會改選時,居委會就會推選黃瑞波當選選舉委員會委員。她已經連續當選四屆的委員了,每一次她都認真負責的把改選工作幹好,得到群眾和領導的滿意。
平日在社群裡,她處處起帶頭作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她組織居民晨練,每天給大家放音樂,帶領居民做操、打太極、講故事。她還時常教導周圍居民要互相幫助,互相看守門戶,注意安全,有矛盾相互協調,協助居民解決問題,真正的做到群眾的知心朋友。
時光飛逝,一轉眼黃瑞波已進入古稀之年,對於一些事情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過她還是時刻不忘自己是個共產黨員,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積極參加社群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慶祝三八婦女節活動中,她早早的來到社群與老人們歡樂的在一起,參加各項健身活動。
她的心裡始終以一名黨員的身份穿梭在社群,與居民們歡樂在社群。每當社群老人們有什麼煩惱她都會第一時間與她們在一起,幫助她們解脫精神上的苦惱。她雖然年近花甲,但她永遠想著自己是一名黨員,想著周圍的群眾,永遠起到一位共產黨員應起到的模範帶頭作用。她就如一株蘭花,碧綠的枝葉迎著料峭的春意,淡淡的花蕾吐露出清雅的幽香,微風拂過,馨氣撒滿人間。
二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一片美麗神奇的雪域高原。它高聳於世界之顛,被稱作“生命的禁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打破了這裡千古的沉寂。××*鐵路,這個人類鐵路建設史上最偉大的壯舉,正在當代鐵路建設者的忘我拼搏中,一步步由夢想變為現實。我們中鐵電化人有幸躋身××*鐵路建設者行列,參與這一舉世矚目的工程,是集團公司的榮耀,也是我們全體上線職工的榮耀。這裡記敘的是中鐵電化人在雪域高原上挑戰極限、頑強拼搏、不辱使命,為××*集團爭光,為黨旗添彩的點滴事蹟。
我們××*指揮部承擔著××*鐵路建設站後工程訊號、通訊和電力三個專業、四個標段施工任務。戰線由雁石坪直至拉薩,長達630文祕雜燴網餘公里。施工區段穿越全線海拔最高點5072米的唐古拉山,平均海拔4700米。這裡高寒缺氧,環境惡劣,地質極為複雜,處於高地震烈度及活動斷層。沿線分別處於高原長年凍土、融冰泥流、冰錐和沼澤溼地等地段。施工難度大、戰線長、隊伍高度分散、氣候惡劣、環境保護任務重、高原醫療保障工作艱鉅,給我們的施工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壓力。
上線之初,指揮部黨工委一班人認真分析了面臨的形勢文祕雜燴網和任務,號召全體黨員帶頭弘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志更強,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鐵路精神。明確提出了“上得來,站得穩,打得贏”和“一個黨員一面旗,一個黨員一盞燈”的響亮口號。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行動起來,成為打好××*鐵路建設這一硬仗的“主攻手”和“帶頭人”。他們以“這裡艱苦我來上”、“這裡困難讓我上”的實際行動,激勵和帶動全體職工頑強奮戰在施工第一線,譜寫了一曲曲蕩氣迴腸的樂章。
關鍵時刻看黨員
三公司180公里通訊工程,處於北起雁石坪,西至安多的百公里無人區。這裡是××*鐵路全線條件最為艱苦的區段,區域內狼、野犛牛、高原雪豹等野獸常常出沒,生活用水也要從幾十公里外往回運。空氣中的含氧量還不到50%,人稱“年無夏日,日有四季”。去年8月的一天,職工們正在緊張地敷設光纜,突然間,暴雨夾雜著冰雹傾瀉而下,幾十號人一下子亂了陣腳。而此時,如果不完成光纜敷設,及時回填,就會造成已開挖的光纜溝大面積塌方,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只見黨支部書記、隊長李光輝鎮定自若,與幾名黨員扛起光纜繼續前進。這無聲的行動就是號令,大家又聚攏起來,重新抖擻精神,扛起光纜前進,直到完成任務。晚上回到駐地,當熱騰騰的薑湯端到渾身溼透的職工手裡時,大家心裡充滿了暖暖的熱流。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這樣影響著、激勵著、帶動著職工。三公司專案部提前一個月完成180公里光纜敷設任務,受到上級的嘉獎,同時被評為20xx年度先進單位。
英雄的群體,由一個個英雄個體支撐
共產黨員、三公司專案部副經理郝全峰,去年四月初來到海拔4700多米的××*線安多建設工地。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裡,他70多次翻越唐古拉山,施工線上留下他那堅實的足跡。連續的超負荷運轉,郝全峰再也支援不住了,8月下旬,他病倒在工地。在十一局安多工地醫院檢查時發現,他的體重下降了15公斤,血壓高達120—160,x光透視發現心臟呈靴形改變,心臟b超診斷肺主動脈輕度增寬。可是就在他住院治療的第三天,現場出現施工受阻的緊急情況。聽到這個訊息後,他立刻拔掉針頭,在醫務人員的陪同下,趕到某單位協商施工方案。這個單位的副指揮長看到郝全峰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還來登門協商,非常感動,當即表示相互協調步驟,共同施工。施工局面很快打開了。郝全峰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職工的擁護和信任,去年底,他榮獲××*總指“建功立業先進個人”稱號。
一公司專案部黨工委書記張雲傑,把對黨員的號召,對職工的要求,落實在自己的具體行動上。去年 6月3日傍晚,氣溫降到了零下十幾度,人們都在房間裡取暖休息,一輛運貨車急速駛進一隊駐地大院,工地急等用的物資到了。正在一隊研究佈置工作的張雲傑書記一聲令下:卸車!便帶頭衝出室外。而此時,老天也像是要考驗大家的意志一樣,一場風雪不期而至,夾雜著蠶豆大的冰雹,無情地傾瀉在高原上。風雪交加,空氣中氧氣更加稀薄。職工們在張書記的帶領下,毫無畏懼,任憑風雪模糊了雙眼、冰雹砸在安全帽上乒乓作響。工友們一個個喘著粗氣,不停地忙碌著,終於在天黑前卸完了滿滿一車物資。大家望著張書記那被雨雪打溼的身影,由衷地說:“有這樣的帶頭人,還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呢?”。
年僅26歲的共產黨員、分公司專案部總工程師孫光輝,成天奔波在現場,解決施工中的技術難題。高原凍土地帶通訊工程施工,是高原施工的最大難題,孫光輝和專案部的工程技術人員成立了凍土地帶施工專題攻關小組。經過無數次的現場試驗,他們終於摸索出一套凍土地帶的施工工藝及工法。跟著,又攻克了沼澤和溼地地段光纜溝開挖施工工藝難題,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6標段全線441公里通訊光纜敷設任務,時間短、任務重,必須依靠超常的施工組織和技術保障。孫光輝帶領工程部的全體技術人員,在幾百公里的施工現場上來回奔波。往往是早飯在當雄吃,中飯在工地就著雪水啃麵包,晚飯又在那曲的一個小館子裡充飢。超常的辛勞和高原缺氧以及惡劣的氣候環境,使身體一向比較棒的他病倒了。在西藏軍區總醫院的病房裡,他躺在床上,心在現場,常常是剛輸完液,就偷偷地跑回專案部,繼續做他的工作。
黨員要帶頭吃飯睡覺
“黨員要帶頭吃飯睡覺”,這在內地,人們會當成一句笑話,而在××*線上,嚴重的高原反應使得人人都沒有食慾,每天吃飯比吃藥還難。看著職工身體每況愈下,領導們焦急不安。各黨支部提出黨員要帶頭吃飯,不允許黨員端著飯碗發呆,動搖軍心。同時,各級領導堅持“以人為本”,把搞好職工生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選擇最好的炊事員,到幾百公里外的格爾木購買新鮮蔬菜和肉類,制定每週食譜,不斷變換花樣,為職工提供可口的飯菜。
在高原,睡覺也是大事,由於嚴重缺氧,每天晚上都要靠吸氧才能入睡。在唐古拉山三公司施工工地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天大地大不如反應大,爹親孃親不如氧氣親”。職工下班回到駐地,首先進工地吸氧室,有的職工晚上把自己的氧氣吸完了,黨員同志知道後就主動送去自己的氧氣袋,把享受讓給了別人,難受留給了自己。
共產黨員楊寶明、王有忠帶領全線十五名工地醫務人員,來回奔波於施工線上,被職工親切地稱作“保護神”。他們每天身背藥箱,哪裡施工強度最大、最艱苦,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發現情況,隨時進行救治。收工回到駐地後,還要為職工進行身體檢查,安排吸氧,送上藥品;夜間又去巡診查鋪。他們制定了醫療健康保障措施和緊急預案,建立了××*線二、三級醫療健康保障網路,確保××*線高原病“零發生”,鼠疫病“零死亡”。
6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三公司醫療保障部部長、共產黨員孟廣生在巡診時,發現一名合同工因感冒高燒神志不清,急忙把他抬到救護車上進行檢查,確診患者是高熱後急性腦缺氧,脈象虛弱,如果發現的晚,就可能導致腦水腫,危及生命。經過緊急處理,患者甦醒過來。孟大夫一直守在患者身邊觀察病情變化,直到深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穩定, 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凌晨1點多,剛睡下不久的孟大夫被急促敲門聲驚醒。原來是駐地對面一位藏族同胞身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併肺部感染,處於昏迷狀態。他立即和黨工委副書記劉宗慶等同志投入到緊張的搶救中,給患者吸痰、加壓給氧、靜脈輸液、導尿、使用呼吸興奮劑等多種搶救藥品。經過8個多小時的救治,患者終於恢復了意識,脫離了生命危險。可連續工作26小時的孟大夫此時已是大汗淋漓,幾近虛脫。孟廣生大夫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塑造著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形象。
一切為了××*線
來到××*鐵路建設工地的中鐵電化人,把父母的囑託、妻子的叮嚀、兒女的思念都藏在了自己內心深處。支撐他們挑戰極限的是“一切為了××*線”的堅定信念
共產黨員張巨集濤舍小家、顧大家的故事,就在××*工地廣為傳誦。去年8月,張巨集濤的妻子預產期馬上就要到了,身邊無人照料。母親、妻子一次次在電話裡哭著催他回家。晚上他鑽在被窩裡暗自流淚。他何嘗不想回去呢,但想到××*線正值施工的黃金季節,施工人員又很緊,此時怎能回去呢?就這樣,他一直堅守在施工工地。那天,他從電話裡聽到嬌兒嘹亮的哭聲和妻子虛弱的聲音,一米八高的大小夥子竟然和未曾謀面的兒子對哭起來。
27歲的總工程師、共產黨員何兵,未婚妻是四川人,兩年前就訂下婚期。他接到了上××*線的命令時,結婚的東西都已置齊,給親戚朋友的請柬都發出去了。接受命令上線,還是留下辦自己的終身大事,面對父母的擔心,未婚妻子的嗔怨,這真是一次艱難的選擇。思考再三,何兵最終選擇了前者。他一邊耐心做父母和未婚妻的思想工作,一邊悄悄收拾自己的行裝。去年三月中旬,他告別了父母和未婚妻,含著淚水,毅然踏上奔赴××*鐵路建設的征途。
在××*線,一到晚上,大家聚坐在一起,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家鄉的山水、父母的關愛、妻子的體貼、子女的學習。心中的共同感受是:苦一點累一點都沒什麼,就是愧對家人。人們都說,在雪域高原,在××*鐵路建設工地,雖沒有硝煙,但天天經受血與火的考驗;雖不是戰場,但時時經受生與死的磨礪;雖不似戰爭場面那般波瀾壯闊,卻在每個人胸中蘊藏著慷慨與悲壯。在××*線上,一個黨員一面旗,面面旗幟放光輝,許許多多像郝全峰這樣的共產黨員,牢記黨員先進性要求,立足高原,奉獻××*,忘我工作,報效祖國,讓鮮豔的黨旗高高飄揚在雪域高原上。他們是“中鐵電化”的脊樑,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
三
她從黨旗下宣誓的那刻起,就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平時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事事、處處、時時都以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一、勤於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她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相關知識,高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具體工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物業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徑。不到兩年的時間,系統瞭解了水電氣暖的供應、執行和維修程式,深入小區結合實際學習物業管理知識。
二、樹立責任意識 創新物業管理
1、夯實基礎管理工作
她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物業管理專業知識,建立健全了各種物業管理制度,制定了物業管理考核細則;編寫了《晉鋁現代樓物業服務手冊》。對於小區基礎資料的管理,她事無鉅細,一項一項認真指導、檢查,幫助七個小區完善了基礎管理資料。為了能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她還在管委會建立並實行物業管理檢查日巡檢制度,使小區管理做到有檢查,有記錄,各項工作有據可查,獎懲分明,充分調動小區人員的積極性,形成了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管理、各小區爭先創優的良好競爭態勢,為進一步提高物業服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努力營造文明整潔的社群環境
狠抓環境衛生整治和綠化管理,建立起三級檢查體系,理順了物業管理關係。今年三月份,為做好轄區內綠化管理工作,她認真核實,從上報核實苗木補栽計劃到苗木的發放、栽植、澆水等管理,她都做到了認真、細緻的檢查和登記。她奔波在苗圃現場和各小區補栽現場之間,加班加點將30多個品種、近萬顆苗木一一送到各區,並協調組織人員根據苗木的特性指導補栽苗木、科學澆灌。通過半年多的努力,轄區衛生乾淨整潔、花草樹木枝繁葉茂。
3、順應形勢探索物業改革之路
她積極與車間領導對轉崗員工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對形勢的宣傳教育。組織科室人員利用半個月時間無休息日、加班加點丈量生活區清掃面積,根據面積分配人員及清掃任務;經過大量細緻的準備工作後,她擬定了《物業管理改革方案》,在經過部相關人員的討論後,她與有關單位精心組織實施,順利實現了人員的平穩過渡。
三、立足物業做服務無怨無悔做奉獻
在工作中,數年如一日埋頭苦幹、敬業愛崗。尤其在節能減排、私拉亂接查處和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中,加班加點、不計個人得失,圓滿完成各種數字的統計上報和階段性目標任務。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創新管理、用心服務使用者;經常深入基層、深入使用者瞭解和掌握資訊資料,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圓滿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四、堅持原則,恪盡職守,做好黨務工作
兩年來,作為支部委員,經常與積極分子談心,從思想、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幫助其進步。她堅持原則,恪盡職守,為了掌握和了解到發展物件的真實情況,今年,劉水紅、範延慶被支部列為重點培養物件,她是介紹人,在工作中給予指導、幫助、在生活上給予關心。
任文藝同志所從事的是平凡的物業管理工作,她所在的崗位也是平凡的崗位,在生活中她更是一個平凡的人,然而,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產生了一顆不平凡的心,那就是一顆奉獻於物業管理的心,她用責任和愛心來詮釋了一名物業人和共產黨員的情懷。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