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作文

  延安紅色之旅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靈魂,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和教育,在經歷了這次延安之行紅色之旅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延安紅色之旅的心得體會範文,大家一起閱讀吧。

  1

  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近日,藉著建黨九十週年的東風,本單位組織了延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陝北的一個小城,這裡留下了黨的戰鬥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著光輝,對它的功績,怎麼評價也不會過分。陝西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之一。1931年以後,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陝甘寧邊區和陝北領導遊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使這裡成為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全國儲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陝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被後世稱為“延安時代”。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裡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裡,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裡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延安,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聖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活動我們還參觀了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大唐芙蓉園,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黃土地、黃面板、黃河水,這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裡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觀大唐芙蓉園,彷彿重回我大唐盛世,使我們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則是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代表了改革開放的成果。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瞭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延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戰大學吸引了全國無數的人,雖然那裡的條件很艱苦,露天食堂,集體宿舍等,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著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蔣家王朝。現在改革開放了,國家發展稍有進展,一些人便忙不迭的開始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同時損害廣大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給國家的復興帶來風險。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使我們綜合國力持續上升,重回世界巔峰。

  延安精神是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執政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弘揚廣大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2

  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巍巍的寶塔山、綿綿的延河水,猶如聖景一樣印照在我的記憶之中。 每每說起延安,一種崇高的敬意就會油然而生,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近日,我有幸參加了去延安參觀學習的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從寶塔山到棗園,還是楊家嶺,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對於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延安,這個舉世聞名的革命聖地曾給中國帶來光榮與神聖,也令世界詫異與震驚。過去的延安老區是荒山禿嶺、貧窮落後。1936年黨中央、毛主席進駐延安後,這座黃土高原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全中國和世界關注的紅都,中國革命也從此由勝利走向勝利。當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擺脫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到達陝北的時候,延安正是以母親般寬大而溫暖的胸襟接納了這些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小米飯滋養著八路軍的指戰員,他們在這裡休養生息,自力更生,開闢出了陝甘寧根據地。巍巍寶塔山見證了那個風雲突變而又豪情萬丈的時代。時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向每一個人訴說著當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感,當我隨著同事一同踏上紅色之旅的征程時,歸家的喜悅自是現於言表。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在經歷了這次延安之行紅色之旅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一種神奇的力量,革命聖地給了我一次關於黨性和黨的知識的教育,讓我意識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實實地為人民服務,才能把工作切實搞好。我們學習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胡錦濤說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延安精神帶回我們的工作中,求真務實地為群眾多做實事,多做好事。要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深入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延安紅色之旅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教育,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敢怠慢,不敢消極,我要竭盡心力,用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做好自己的工作,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3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聖地。幾十年了,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巨集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近日,外服黨委組織了延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陝北的一個小城,這裡留下了黨的戰鬥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著光輝,對它的功績,怎麼評價也不會過分。陝西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之一。

  1931年以後,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陝甘寧邊區和陝北領導遊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使這裡成為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全國儲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陝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為中共中心和中心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誠如毛澤東所言:“沒有這塊土地,我們就下不了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被後世稱為“延安時代”。中共中心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裡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心領導的故居和中心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裡,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裡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線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延安,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聖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活動我們還參觀了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秦始皇陵等。黃土地、黃面板、黃河水,這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裡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觀秦始皇兵馬俑,幾千年前我們的前輩們就創造了偉大的奇蹟,可謂世界之最,這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的結晶。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瞭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延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戰大學吸引了全國無數的人,雖然那裡的條件很艱苦,露天食堂,集體宿舍等,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著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蔣家王朝。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現在改革開放了,一些西方傳過來的不好的思想開始氾濫,什麼享受主義,金錢主義,鋪張浪費等等。

  延安精神是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執政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弘揚廣大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我們還要按照《黨章》要求,發揚延安革命光榮傳統,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導我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牢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緊緊抓住提高人的素質這個核心,以豐富的道德實踐引領社會風尚,以良好的文明素養保證和諧穩定,從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

  延安之行歸來,忽然有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感覺到很飢渴,要好好學習中國的歷史,學習黨的歷史,學習黨的一些基礎理論,同時要學習一些新的方針政策,新的事務,與時俱進,用知識和文化來武裝自己,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