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學習心得
《金匱要略》 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東漢張仲景撰於3世紀初,屬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原先打算,一條一條的寫,但寫了幾條後發現如果前後不對照的話,沒法寫。原來的條文字來就是比較亂,還是按某種方式總結比較好。不過,加上jt、郝萬山的,自己只看了三遍,感覺水平還不行,也不知道該怎樣總結。哎,試試吧,開頭總是最難的,想哪寫哪吧,以後再整理。
1.胡希恕講座依據的傷寒論版本,根據講座來看不是桂林古本,應該是宋.林億等校正的《傷寒論》通行本,並參考成無己本,很多也與《醫宗金鑑》對比。
2.胡希恕認為傷寒論中前面的脈法、傷寒例等是王叔和搞的,非仲景所寫,所以他不講這些。我聽的傷寒論講座是直接從“辯太陽病脈證並治上”開始的,包括下面的六經病,有8篇:
>辯太陽病脈證並治上、中、下,三篇。 >辯陽明病脈證並治 >辯少陽病脈證並治
>辯太陰病脈證並治 >辯少陰病脈證並治 >辯厥陰病脈證並治
辯霍亂病脈證並治 >辯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共講了10篇。
3.每次聽的時候都在想,為啥太陽病講上、中、下三篇,這麼長?
六經的條文共381條,太陽病三篇就佔了178條,佔了快一半;全書方劑112方,太陽病三篇就佔了74方,一半還多。目前以後不一定,呵呵,我的理解是:
對一個正常、健康的人體來說,開始得病時病邪應該都是從外到內影響人體不是從表到裡,少陰病也有表證,也就是說對理論上健康的人,最先得的病應該全部是太陽病!
如果人體抵禦能力比病邪能量強,那麼在太陽病階段就可以將病邪排出體外。如果人體抵禦能力比病邪能量弱,那病邪就會通過六經往內進行傳變。
在通過六經傳變的過程中,人體也是在不停的與病邪鬥爭的,這個過程《黃帝內經》中叫“正邪交爭”;比如,在太陽經時,人體會盡量汗出而解;經過人體的抵抗後,病邪在向內傳的過程中也會變弱,最終會怎樣?我想無外乎3種:
a.病邪最終被排出體外,正氣勝,邪氣退。
b.人體最終抵抗不了,邪氣勝,正氣衰。
c.人體正氣與病邪勢均力敵,病邪沒有力量進攻,人體也沒能力將它排出去。那病邪就會停留於人體某處,如溼停於關節,就會造成溼痺,如果水停於肺,遇寒就會咳;當然這不是一次就會這樣,就像胃寒,都是經常喝冷飲造成的。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知道病邪在哪,並採用合適的處理方法,就可以及時截斷病邪的繼續侵入,幫助人體將病邪早一點排除出去。仲景的傷寒論,就是告訴我們通過病人的病證、脈證去判斷病邪在那條或那幾條經上,以及如何通過合適的方劑將病邪排出體外。
上面是對理論上健康的人而言的,現在應該沒有了;那如果假如人體本身就已經有病邪在體內,或因為這些在裡的病邪影響了人體的抗病能力;那在病邪剛到太陽經時,要麼直接突破,要麼就會與內裡的病邪相互作用,這時,就會有很多變數。就像太陽病三篇中大多條文的開頭都是:太陽病,xxx,傷寒,xxx,中風,xxx。
我想這就是太陽病篇為啥講這麼多的原因吧,不知道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4.理論上健康的人有沒有?
按《黃帝內經》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而且他們知道:“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那個時候,應該有這種健康的人,當病邪比較厲害的時候,他們一開始得病都是太陽病,所以《湯液經》中治太陽經的方劑也非常多。仲景論廣《湯液經》而成《傷寒雜病論》,太陽病講的也就多。
這一點是我胡掰的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呵呵。
篇2
先寫太陽病篇,這也是最難得部分。
胡希恕講完太陽病三篇時有一個總結,我覺得講的非常好,我想就以他總結的這幾個方面來對太陽病這三篇進行逐條歸類,看看是不是能更有利於學習。
注:這些心得都是給我自己學習用的,這裡的認識不代表是對的,今天認為是對的不代表明天也是對的。寫在部落格裡,主要是不管我在哪裡,帶沒帶電腦,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及時的更新因為我的記性很差,呵呵,經常忘事。如果誰看到了,請謹慎參考。
胡希恕是一條一條來解釋的,我想從這幾個方面來總結:
1.什麼是太陽病。
2.太陽病的型別。
3.溫病。
4.太陽病的傳變與病癒時間。
5.太陽病治療的禁忌。
6.桂枝湯適應症、加減及禁忌。
7.麻黃湯適應症、禁忌。
8.並病。
9.合病。
一。什麼是太陽病?
第1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浮”,是指寸脈浮,我覺得左右手應該都浮,輕取既得,手一放上去就能感覺到脈搏,平常不生病的時候應該是中取而得。不是很懂脈法,只是個人理解。
“頭項”是指哪裡?頭就是頭了,《醫宗金鑑》裡講“頸者,莖之側也;項者,莖之後也”,項應該是指脖子後部。“強痛”應該是指整個頭痛,後脖子僵硬;“強”是該指僵硬麻木,河南話:板。為啥是脖子後面,我覺得因為足太陽經走的是頭後面的緣故。如果是少陽病,那就應該是頸痛,就是兩側,因為少陽經走兩側。
“惡寒”,我想應該是一個對比的結果,這裡隱含著是說外面環境沒變,但身體因為想要通過出汗祛病,必然要運送津液到體表,體溫一定會升高,跟之前比就覺得好像外面的溫度降低了似的,身體的感覺是外面冷。
符合這三條的就是太陽病,就可以按太陽病來治,但用哪個方劑,還是要再判斷方證。
二。太陽病的型別。
只有2種,中風和傷寒。
第2條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中風和傷寒定義的第一句話都是“太陽病”,也就是說,不管中風還是傷寒,前提都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這個症狀。總的說來就是有這些症狀:
“脈浮”,“惡寒”,“頭項強痛”,一定有的。
“發熱”,前面講過,必須的。
“汗出”,說明身體在抵抗,想要出汗而解,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另外,出汗應該不多,應該是摸面板感覺有點潮乎乎的那種。
“惡風”,汗出,風吹就一定不舒服,物理原理;不僅惡寒,還惡風。
“脈緩”,在浮脈的基礎上緩,和緊脈相對應,按著不硬,不緊繃;因為出汗,血管津液少了的緣故。
“中風”,中字是指中於裡,汗出後表虛,邪入裡,比傷寒深。
簡單說:脈浮緩,惡風寒,發熱汗出,就是中風。
傷寒有“體痛,嘔逆”,中風有沒有,應該也有體痛,不過汗出了,痛的輕,嘔逆也輕。。
第3條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關於未發熱,我覺得體內一定是熱的,否則不會惡寒。但最終是一定會發熱的。或者說發熱或不發熱,可以不作為判斷點。但中風就一定會發熱,也就是說一個太陽病,沒有發熱就一定不是中風。這是從條文上看。
這裡沒有寫汗出,那就是沒有出汗。“不汗出”,是傷寒的一個重要判斷點。不是說身體沒在抵抗,而是能力太弱,或表被阻塞,汗出不來;面板摸起來乾乾的。
“惡寒”,前面講過,必須的。
“體痛,嘔逆”,身體的汗想出出不來,就會有壓迫,身體就痛,壓迫上衝,就會嘔逆。
“脈陰陽俱緊”,按郝萬山的解釋,陰陽是指寸脈和尺脈;脈陰陽俱緊,是泛指寸關尺之脈皆呈緊象。不知道對否。只能說,因為汗不出,血管液體充滿,所以緊。
“傷寒”,傷寒的傷,指傷於表,像擦傷、碰傷。是指病邪淺,反過來說,就是人體的抵抗能力強,病邪不得入內。
簡單說:脈浮緊,無汗惡寒,體痛嘔逆,就是傷寒。熱不熱可以不用判斷。
中風和傷寒的主要辯證點就是有汗和無汗。當然前提是太陽病,要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這些症狀,然後才是有汗、無汗,這個很重要。
三。溫病。
第6條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太陽病”,就應該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這些症狀。
“發熱”,這也是太陽病的症狀。
“不惡寒”,胡希恕解釋是,不是不惡寒,也惡寒的,只是熱的太厲害了,壓制了惡寒的感覺。當然,解釋的通不通,只是幫助你理解的,臨床還是要看症狀的。
“而渴”,這應該是有裡熱。
因為有個“不惡寒者”,太陽病的提綱就不具備了,那就是說這個溫病不是太陽病,放在這只是讓我們對照著看,或者提醒我們不要當太陽病治了。
簡單說,發熱而渴,不惡寒,就是溫病。主要的辯證點是“渴而不惡寒”。
那傷寒論講沒講溫病咋治,胡希恕認為講了,比如白虎湯證“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就是溫病的治法。我覺得不管傷寒論裡講沒講如何治溫病,按傷寒論提出的六經和八綱的分析方法,只要對症了,不論是不是溫病,應該都可以治。
第6條下面的部分也提出了溫病的禁忌:不可發汗,不可瀉下,不可火攻。當然也不能吐了。
因為“渴而不惡寒”,“渴”就是表明裡有熱,發汗瀉下等都是傷津液的。那也就提出了治溫病的方法,就是清熱。那一條條看: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裡有熱,發其汗,更傷津液,那身體一定會更熱。也就是說如果按太陽病治了,就會變成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這個“脈陰陽俱浮”和太陽傷寒的“脈陰陽俱緊”應該是一樣了,就是寸關尺都浮;浮主表,同時也主熱。
“自汗出”,和中風的汗出應該不一樣;中風是機體主動的想排汗驅邪,風溫是內有熱,逼迫汗自出。
“身重”,金匱要略裡講身重一般都是體表停溼後的感覺。為啥會停溼?有可能內熱逼迫津液於體表的原因吧,不是很清楚。
“多睡眠”,不知道。
“鼻息必鼾”,裡熱上蒸,呼吸應該呼哧呼哧的。
“語言難出”,這應該是熱的比較厲害的症狀。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後更傷津液,小便一定會少。
“直視”,這個是津液喪失太多了,比較嚴重的表現。
“失溲”,應該是腎氣虛了,失去收攝能力導致的。
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
如果被火攻過,這裡的“微”,按上下文,我覺得不是微微發黃色的意思,應該是和下一句對應。就是微怎樣,劇又怎樣。就是輕的身體發黃,重的就會驚厥,發癲癇,並且經常發痙攣。
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被火薰過的,一次還可以活幾天,再次那就沒法活了。
篇3
提起這個筆呀,心裡不知道怎麼回事,有無限的感慨說不出來。
中醫呀,是個好東西,值得用一生的時間去領悟的。
現在的人呀,有點浮,真的,不是用真心去做事的,
有時候,我也想呀想,難道制度和人性化是對立而不能容納彼此的嗎,
後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靜下心來想一想吧,
我都不知道怎麼來說了,每天的物慾橫流,我寫的不好,有好多詞,可到了嘴邊卻想不起來
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用心去體會這句話吧,
我覺得中醫的陰陽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用在什麼地方它都是合適的,
在我的思想中,在我學中醫的過程中,我總覺得,陰陽是平衡的,但應以陰為本,現在社會提倡以人為本,有好多例子,我卻一下舉不出來,比如說一個家庭,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就組成一個家了,在這個家裡,男為陽,女為陰,男的在外面幹活掙錢養家,女的在家裡整理內務,使男的在外面更能安心的工作,這不體現了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嗎,陰陽互相融合,互相轉化,才能家庭和睦,其樂容容呀。男的過一段時間要回家吧,這其實就是陰陽互相轉化的過程,但要是男的長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也不給家裡寄錢的話,這就說明這個家的陰陽失去轉化,陰不能生陽,陽又不能化陰了,那這個家,我看是用不了多長時間了,因為陰陽不能互化的情況下,這個家就完了。
還有一個就是在一個家庭裡,以陰為本,就是以女人為本了。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家裡的男的死亡或出事了,只要有女人在,那這個家還是個家,但如果一但是女的沒了的話,那這個家很快就散了,變成另外一個家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但我覺得是這樣的,這裡不要討論那些特別的例子,大部分情況都是這樣的。
還有一個問題這是我覺得,怎麼說呢,就是傷陰比傷陽厲害,傷陽吧,一般像感冒呀,它本身就是一個陽氣被鬱的一個症狀,如果本身陽氣盛而陽被鬱的話,那就是太陽傷寒之類的了,會有發熱之類的,如果本身陽氣不盛的話,就是身體不是太好,像書生一類的人,那就會成為太陽中風之類的了,出汗,還發熱。但都還過的去,這種病不是太厲害相比傷陰之類的,那傷陰我在生活中見到的就如中暑之類的,因為暑為陽邪,陽邪盛則傷本陰,病人就會出現混身大汗淋漓,這個時候病人就很危險了,因為體內血汗為陰,而隨著陰的流失,那陽氣失去依附的載體陰液,陽氣就會很快消散的,所以中暑的病人很危險的,像一些休克呀之類的。現在西醫來的還是快一點,馬上輸液,補充體液,在某些方面我覺得西醫還是很好的,像外科呀,輸液呀之類的,西醫比中醫來的快。
我是自學中醫的,我覺得中醫好,它是對病人一個整體的,全面的一種分析,在中醫治法裡面有“理、法、方、藥”四個方面。
理自然就是對病人發病的過程,病人發病的機理等,都要有合理的一種分析 ,運用陰陽的思路,去看誰輕誰重,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重則治標,輕則治本,或標本同治的一個道理。
法,在這裡我覺得除了中醫上一般的“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大法能靈活運用之外,還要能夠能靈活運用一些其它的方法,如外用的,如薰、洗等和針法等等,要靈活多變,要法無定法,藥無定藥,那才是醫者最高水平。
可是現在的人呀,太浮了,怎麼說呢,我這裡有一個例子:
說是一個外科大夫在門診門口碰見一個因氣管問題而窒息的小孩,臉色青紫,嚴重失QUE氧那個字不會打,輸入法不好用,如果不快點進行氣管切開的話,小孩很危險,他就隨手從旁邊一個手術室出來的護士的托盤裡拿了一個大號針頭扎進了小孩的氣管,小孩的命是保住了,但卻發生了感染,後來家屬控告這位醫生用了沒有消毒的針頭,唉,
唉,現在醫患關係是沒法說了,太緊張了,好像你得了病,只要找到醫生,就一定能治好一樣,現在的人就是這樣的想法,我想說的是,醫生是治病救人的,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病都能治好的,也不可能讓他永不失誤,我這樣說不是為醫生偏袒,我內心卻實是這樣想的,他只能盡最大的努力治好病人的病,當然也會有一些醫療事故之類發生的,我覺得那對醫生本人是個最大的打擊的,你就是不告他,我覺得他這一輩子心裡也會有陰影的,這才叫生不如死呀。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孩子得了急病馬上要輸血,,以前呀,人們能把血液只能分A、B、AB、O型,可是近年來又出了個Rh+、Rh-來,說那個小孩當時是個急診,光分析了A、B等型就輸了血,結果孩子是Rh-血,卻輸的是Rh+血,到至身體有了抗體,就是身是不能才輸血了,也不能有出血的地方,結果家屬告醫院,唉,
沒辦法呀,這些事情,我不能不說,如果你是太夫的話,你還敢再看病嗎,心裡呀,不是味。
還有現在的社會,好人好事還敢做嗎,我覺得是不敢,
近幾年,社會上有好多例子,
一、說是一個老人倒了,至於怎麼倒的,那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了,如果一個男的去扶他去醫院,最後家屬去了卻硬說是那個男的碰到老人的,老人也是這麼說的,好像老人的幾個孩子都挺厲害的,都是什麼什麼官之類的,那個男的沒辦法呀。
二、還是一個老人從公交上下車倒了,結果大家都不敢去幫他,這個老人起不來,最後他向身邊的人說,是我自己摔倒的,你們幫一下我吧,這下才敢有人去幫他。
唉,怎麼說呢,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本來是說中醫的,如果卻說了這麼多的題外話,
不過還有一個例子是在網上開到的,不過我相信應該是真的。
在我們中藥裡有一味藥--附子,說是這個藥有毒,可是有記者到其產地去看了看,說是現在的附子呀,其毒遠遠勝過其本身的毒性,現在都是市場經濟,加上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在附子的加工過程中加入了好多的化學品,說是如果按中藥書上說的那種加工方法的話,一斤才出不到五兩吧,經過他那種加工辦法的話,就會出到七八兩呢,這樣藥農肯定收益高嗎,還有其他一些藥,如半夏之類的。
在中醫裡,有“理、法、方、藥”,你說前面的你都對了,可是到了藥這兒,它就走樣了呀,本來劑量是合適的,可是到了病人這兒就不行了,怎麼回事呢,是配方的問題,還是藥的問題,還是劑量的問題,是不是藥的問題呀。唉。學中醫呀,是要全面把握的。
在這裡我還想插一點有關西醫上面西藥的問題,有關西藥裡抗生素的問題,在西藥上面它的藥純,如青黴素,它是一個化合物,他有很清楚的分子式,及其效能的測試,他對某些病卻有效,但是我們人是一個活物,說的不好聽了點,他是不斷進化的,再加上身上的病毒也藥品也是有抗藥性的,反正我以前看過這樣一個報道就是說病毒抗藥性的週期大於人類研發新藥的週期,這就說明了人類發明了一種藥物去抗擊病毒,結果病毒很快就會變異,人類又要去研製另一種抗病毒的藥物了。
而中醫是用自然之物去治自然之病,如果人體發生變異,那自然之中的藥物也會發生變異的,自然之中是陰陽平衡的,是相生相剋的,如果自然的陰陽平衡被打破的話,那和人是一樣的,都會得病的,一旦陰陽不能平衡轉化,或發生陰陽分離的話,我覺得那時候自然也就是地球也會病入膏huang字不會打了的。那時候真的就是神仙轉世也會沒辦法的。
現在地球變暖的現象是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後果是什麼呢,呵呵,唉。
我學習中醫的目的也不為別的,只要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就行了,把家人的身體照顧好就行了。
俗話說:沒啥不能沒有錢,有啥不能有病呀,你如果得了不治之症,縱有千萬家產又有何用呢,在這裡,我認為錢財為陽,人體為陰,如果人沒了,那你的千萬家產還不得隨風而去呀。有人可以去掙錢,但你有錢卻不能買回你的一天陽壽呀。反正在我的身邊有好多這樣的例子,估計大家網友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吧。
今天說的多了點,心比較靜,總之,我這後半輩子就嚴究中醫了,不求能成什麼家,但那樸素的真理卻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