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政治學習心得總結

  “兩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陽春三月,永珍更新之際,伴隨著全國政協委員1日陸續抵京,中國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匯聚民意、共商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號角已然吹響之際,百姓期待今年‚兩會時間‛能為中國積聚更多發展‚新動力‛。

  兩會不僅是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視窗,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臺。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的重點工作……通過兩會,百姓能夠更直觀、更全面地瞭解國家的發展變化,更清楚地知曉新一年國家的發展側重。而通過代表、委員的一個個議案、提案,基層民意和百姓需求得以表達,中國式民主的獨特魅力得以彰顯。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同時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種獨特的‚發展座標‛定位下,今年這個‚平年兩會‛意義並不平常。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下,20xx年的‚兩會時間‛如何更好地應對‚三期疊加‛加速轉型升級,如何更好地促進百姓全面受益,如何更好地體現改革含金量,如何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與焦點。 新年伊始,曾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四個全面‛吹響了治國理政的新號角,也讓公眾對20xx年的政府工作有了更多新期待。

  風好正是揚帆時。今年兩會大幕即將開啟,相信‚兩會時間‛定能凝聚民心、匯聚合力,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及新一年中國的發展騰飛,注入更多動力、增添更多活力。

  篇2

  春天喚醒了生機,放飛著希望。承載億萬人民殷切期許,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人大代表踏春而來,為發展謀大計,為改革出良策,為圓夢傳民聲。當此之時,‚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巨集圖大展,經濟新常態輪廓日趨清晰,社會各界對國家未來高度關注,對本次會議充滿期待。

  非同尋常的20xx年,記錄下全國人大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共進的堅實足跡。一年來,全國人大充分發揮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重要作用,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依法對有關法律問題作出決定,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監督工作針對性、時效性,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通過法定程式把黨的主張、人民意願轉化為國家意志,是全國人大的神聖職責。從黨的到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從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舉措,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站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域性高度,立足國家發展階段性任務,著眼民族復興巨集偉目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這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治國理政總方略。把這一重大戰略佈局凝聚成堅強的國家意志和堅定的國家行動,億萬人民必將在現代化征程上鑄就新的輝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繼續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牢牢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這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任務。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充分證明,人大在廣泛聯絡群眾、充分代表民意、有效集中民智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讓蘊藏億萬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充分湧流,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始終堅持並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符合基本國情、順應人民意願、獨具中國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確保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能越走越寬廣,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更加興旺發達。 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新起點,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目標愈發切近,路徑更加清晰,舉措更為明確。成就億萬人民共同夢想,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最大範圍傾聽民聲、最大程度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增加共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注入更多智慧力量,是人民賦予人大代表的責任。積極開展人大協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建設,不斷提高人民代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把‚四個全面‛貫穿人大立法、實施、監督每一個環節,推動形成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的有效對接、同頻共振,才能確保改革在民主法治的軌道上不斷深化,形成攻堅合力,推動崛起和轉型中的中國巨輪乘風破浪、不斷前行。

  一年之計在於春,風正帆懸奮進時。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面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任務複雜繁重,使命艱鉅光榮。我們衷心期待全國人大代表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責任,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為國家發展布子,為民族未來謀勢,為人民幸福獻策,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交出一份無愧人民和時代的履職答卷,為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譜寫精彩新篇章。

  篇3

  過去一年,加速轉動的改革齒輪讓職業教育成為中國教育的‚年度關鍵詞‛:《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職教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職教工作會議重啟頂層設計……一項項舉措,讓‚幹了一輩子職業教育‛的浙江省湖州市政協副主席沈琪芳代表興奮不已。但興奮過後,困惑卻緊隨其後,‚政策很好,但我們去調研,不少職業學校日子仍然很難過,經費少、招生難,校企合作很難搞‛。 對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和定位,應該說,近些年都已有共識,但認識到其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否行動起來卻是另外一件事。這其中關鍵是‚校企合作‛辦學主體沒有落實到位,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動力都不足,造成職業教育仍然是教育部門一家在搞,而單純依靠教育部門是做不好職業教育的。 職業教育是一種‚跨界‛教育,這決定了其辦學主體不能僅靠教育部門;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直接面臨市場需求,這決定了其‚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思路和‚技術立人‛興學辦學之本;職業教育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這就決定了政府的職責和使命——不僅要從政策和制度上作出頂層設計,明確辦學主體,確保資金投入,更要扭住職業教育發展的牛鼻子,主動作為。

  然而從人大代表調研的結果看,家家都有‚苦經‛——政府部門哭窮,企業不願擔責,學校無從下手。實際上,以中職為例,當今我國職業發展主要面臨以下三大問題:辦學經費不足、師資缺失、生源不好。而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三低‛特點,即社會地位低,入學分數低、畢業收入低。 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改變當下的職業教育教育辦的局面。這方面,政府部門應該主動作為,通過政策設計黏合政府、企業和學校,這其中,激發企業的辦學參與動力和積極性是破局的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周口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李海燕建議,政府不妨在全國遴選一批有條件、有影響的企業,授予教育型企業稱號,支援其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建設公共實訓基地、開展學徒制培養、校企共建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在企業辦學、校企合作方面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德國的經驗告訴我們,由政府牽頭、企業與學校共同辦學為主體的‚雙元制‛職業教育為‚德國製造‛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被譽為戰後德國經濟騰飛的‚祕密武器‛。當下我國正面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這就決定了加快建設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體系,一年比一年迫切,一年比一年重要。因此,政府部門應當有責任擔當意識和緊迫感,找到扭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點,儘快構建一種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有效機制,以‚校中企、企中校‛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使職教新政儘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