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青年教師成長總結
青年教師是學校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堅力量。要使青年教師不斷成長,就要尊重青年教師的成長規律,要努力學習,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時光飛逝,轉眼一個學期的工作又近尾聲。在領導的指導下,年段的統籌安排下,在各任課老師的協調及班主任的支援下,我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育工作。為了更好地安排下學期工作,追求更理想的教學成果,我對本學期的工作做了以下總結。
一、堅持政治學習,提高個人政治修養。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我們有必要堅持學習,堅持黨的領導,以堅定的理念來提高自我,與時俱進,貫徹科學發展觀。為了提高個人的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我自覺加強理論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及“三個代表”的重要精神,在思想政治上提高自我;擁護黨的領導,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同時,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德育放在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致力於培養德、智均衡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二、致力於教學研究,爭創教學成果。
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總結了前一年的工作經驗,從中獲取資訊,揚長避短,改進工作方法。本學期,我致力於教學工作,從基礎做起,塌實工作,爭創優秀的教學成果。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面向所有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本屆學生基礎較為薄弱,經過一年多的高中學習後,學生逐漸向兩極發展。部分學生出現了厭學心理或者有放棄的傾向。針對這種情況,和學生時常地做溝通、多鼓勵表揚、幫其樹立信心就顯得格外地重要。而具體做法就是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落實基礎知識,時不時地為學生補缺補漏,經常地、反覆地回顧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從簡入手,學生能夠接受,學習起來自然更有信心也更有興趣了。
2、關注考試,落實培優工作。本學期因會考的關係,學生的精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分散。為了培養學習氛圍及競爭意識,我在本學期開展了培優工作。學生參與的熱情較高,也帶動了班級學習英語的氣氛。我的培優工作主要是針對語法,這也是原於學生的語法基礎相對薄弱。我們借用的教材是《英語語法實踐指南》一書。先是系統地回顧一些語法知識,然後通過大量的練習尤其是高考真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足夠的練習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培養做題的感覺及技巧,對應試還是有較大幫助的。我們今後面臨的高考壓力很大,因此我們有必要提前做好準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培優的效果是顯著的。
3、抓細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有時難免缺少自覺性,因而作為老師,我們有必要時常督促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我都會盡量地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這些練習有些是口頭上的,有些是書面作業。而學生做題時,我會將做題技巧貫徹其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課堂外,我充分利用早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記憶單詞、朗讀課文或者做聽力。一學期下來,聽、說、讀、寫各方面都能得到鍛鍊。
這學期應當是辛苦的一學期,我們在會考的壓力下督促學生學習、進取。然而也這因為如此,這學期我個人收穫了許多。隨著教學經驗的逐步累積,我在教學上能夠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關注到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接受程度。在課堂上也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反映對教學做出調整及改進。當然,我也意識到自身仍有一些不足之出。例如,對於個別厭學情緒嚴重的學生,我仍無法很好地對其進行引導或督促。在後進生的指導方面我做得還不夠,這在下學期的工作中要特別注意。
篇二
3月14日,我參加了我校青年教師培訓。通過這半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各位領導和老師的講話也為我將來的工作指明瞭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後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
在培訓中,馬廷芳校長為我們主講了青年教師成長的基本過程和基本規律,以及影響青年教師成長的主要因素和培養青年教師的建議;張蘇校長對我們進行了教學技能的培訓;佟欣銘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她在美國教學的經歷。
通過學習,我瞭解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現在教育責任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業關係著下一代的身心發展,關係著祖國建設的明天,是中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應該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並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
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
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在培訓後,我更感覺到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日後工作中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碰到意外的困難是在所難免的。只有通過反覆地研究和領悟,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這一信念不僅是促進新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更是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時刻謹記不能丟棄的精神支柱。
篇三
1.強化師德和心理素質的發展。
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以及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發展。這幾個要素缺一不可。職業理想是教師從事教育專業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所要達到的最高預期目標,是教師對自己從事教育事業的價值的最理想化的期待。
因此職業理想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說,就是教師事業航程的風帆,是抵制平庸化狀態的催醒劑。如果缺少了職業理想就失去了專業成長的動力。職業道德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該遵循的職業行為規範,現在的職業道德已經被變成明文規定的顯性的、具體的規則了,可實際上,職業道德大多還是屬於隱性的,是無法明文規定的,只能靠教師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規範。教師的工作大多被通俗地說成是“良心活”,實際就是這個意思。師德是教師發展的關鍵因素。
職業情感是教師對待教育職業,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待教育物件—學生的主觀情意,是一種職業情緒。當然,這裡說的職業情緒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那種臨時波動的心理狀態或情緒狀態。我們是否熱愛教育事業,是否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否熱愛自己的學生,是否自愛,這就是教師職業情感的真正涵義。
教育愛是教育的真諦,失去了愛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孩子的最大悲哀。教師也是社會工作者,承擔著社會教育的責任,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造福社會的人才,因此教師也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立志為祖國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有用的人才。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說的就是教師的社會責任感的事。許多像陶行知一樣的人之所以成為教育家,和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分不開的。
此外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必不可少的要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可以幫教師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人才,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教育家。教師的師德和心理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般都要經歷一個由懵懂到徹悟,由膚淺到精深,由片面到全面的漸進的發展過程。當一個教師回首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無怨無悔無惑時,說明自己也就達到了教育家的境界了。
2.努力提高專業水平,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乃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大的歷史潮流,誰也不可能逆水行舟。新課程改革要求高水平的教師,業務能力強,專業理論高,實踐再實踐、。學生的老師”和“老師的學生”都將不復存在,老師不再僅僅是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在教,師生在平等交流、相互探討的對話中共同成長。每節課通過學生自學預習,將教材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列出來,小問題自行解決,大問題、疑難問題通過課堂討論、辯論、師生對話解決,這種開放式教學,能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智慧的價值,找到了自己在課堂上的位置,從而產生自豪感,起到了“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的效果。
新課程改革呼喚,教師必須關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通過互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激情,獲得深刻的體驗和感悟。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也就是說,新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定位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新課程的開發者、研究者和實踐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新課程改革正在日趨深化,其成敗關係到民族的發展、國家的命運。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作為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更要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新課程理念和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並投身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中,為民族的振興作一份自己的貢獻。既然選擇附中,就終生為之奮鬥。我想說的是:“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