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家長會園長髮言稿

  家長會作為家長與學校、教師聯絡的一種重要方式,是促進家長與學校的聯絡、家長與與教師的溝通起到了重要手段。在幼兒園家長會上,園長會對家長說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衷心感謝大家如期參加今天的家長會。今天來參加家長會的家長,說明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視的。也許你們在來前在考慮,園長召開這次家長會是出於什麼目的?會講些什麼?有沒有必要浪費這段時間來聽?我坦率的告訴大家,你參加了這次家長會後,你就會想參加第二次。因為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或以後要講的內容都會對你教育孩子,或是對孩子的發展帶來益處。也許在座的家長多數認識我、瞭解我。我是xxxx區八小區新城道幼兒園園長,八小區幼兒園是我區第一所,xxxx市第四所省級示範園、省雙語教學示範園。八小區是我一手操辦開園的,規模並不大並經營管理了十一年,在全區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口碑。今年全國人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通過,並於九月一日將開始實施,因此領導決定,為鼓勵支援發展民辦教育,讓我提前退休,來承辦這所企業園所。在上級領導的支援、幫助下、經過二個半月的努力,現在的金童雙語幼兒園已具備了接收幼兒的條件,同時硬體設施已達到了省示範園標準。

  用專家的話說:因為幼兒教育不單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和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個孩子發展的好與壞,並不單單是為孩子選擇了哪一所幼兒園,而是這所幼兒園的教育環境、教學方法、內容及家長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進步均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但目前不少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教育的誤區。我們只有經常不斷地向家長去宣傳現代的幼教理念,轉變家長的陳舊的教育觀念或一些過極的教育觀念、才能真正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比如:一些家長寧可把孩子放到一所辦公樓中,既沒有活動空間,又不給孩子活動時間。四、五歲的孩子一天上六節課。這樣的家長看中的是孩子一天多學了點知識,多學了一些單詞。其實,這樣的短期效果和急功近利的認識,把孩子幸福的童年斷送了。而我的教育理念不是這樣的。因為我懂得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我瞭解有些著名的科學家,或是一些名人,都不是幾歲時就被關起來學什麼知識、學出名的,而是在他小的時候,多觀察、多操作,玩出名堂,幹他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加德納研究發明人有八大智慧。語言、邏輯數學智慧、視覺空間智慧、人際交往智慧、音樂智慧,身體運動智慧、自然學智慧、自省智慧。我們作為家長的或從事幼教事業的,就不該死盯在一項上開發訓練孩子而影響了其它。所以我向大家著重的提出:如果哪一位家長是單純地想讓孩子多學一點什麼送到金童的,那你就錯了,我不會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而迎合這樣的有長,去作對不起下一代、傷害下一代的事的。各位家長想一想,人有幾個幼年、童年?幼年、童年讓孩子怎樣渡過?你懂得孩子的記憶規律嗎?其實孩子在五歲以前無論他學了多少東西,但與生活不常接觸的,孩子也會忘記的。因為當時是臨時記憶,既然這樣為什麼以犧牲孩子的童年的幸福、快樂為代價,讓孩子獲取一些只是臨時記憶的東西呢?正因為如此,我才在我們幼兒園起名時選定了“金童”,既為給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快樂的童年、幸福的童年。但有的家長會說:難道你這園就是讓孩子玩嗎?不學什麼了嗎?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想讓孩子學的不僅僅是一些書本的簡單的知識,還要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交往、豐富孩子的情感,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禮貌、友愛協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求知、探索的興趣,這些才是孩子終生受益的。你讓孩子學了幾個單詞,家長當天就可以瞭解到,這叫顯性教育,而孩子綜合素質的開發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天就可以見效的。但如果半年、一年、二年在幼兒園生活、學習。那你在孩子上小學以後會發現孩子的綜合素質好與壞,這叫隱性教育。所以我們幼兒教育者或家長朋友,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為孩子的一生髮展奠定素質基礎才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下面我向大家談一談有關雙語教學的問題:

  1、 雙語教育的目標、方法:

  學前雙語教育是指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在兒童首先習得母語的基礎上,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以及初步的雙語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換句話說,學前雙語教育不是為了簡單地教授幾個單詞、幾句短句,也不是僅僅每週集中一二次來專門學習英語,它不是一種學科教育。也不是全英語教育,更不是漢語和英語的簡單相加,學前雙語教育應該採用自然習得的原則,按照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創設一種積極的雙語環境和氛圍。這種環境既包括老師在集中活動時有目的地運用雙語組織,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用雙語對兒童進行啟發和用雙語與他們交流,還包括多種活動中的雙語浸透。如:音樂、故事、遊戲、表演、體育等其目的是讓兒童在早期,在他們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就能接觸到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興趣。提高對英語語言的敏感性,讓孩子瞭解英語文化背景下兒童的生活用語,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積極學說,大膽開口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他們初步的英語口語、日常交際能力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思維的能力,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為他們今後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目前家長在幼兒雙語學習上的誤解

  ① 為學單詞而學單詞:家長評價幼兒學英語學的怎麼樣,老師教的怎麼樣簡單的看孩子記了幾個單詞,並沒有注意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其實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多學幾個單詞還重要。

  ② 學習英語全在幼兒園,家中忽視為幼兒營造學英語的環境和氣氛,有的家長工作忙,會英語但不注意抓機會用英語與幼兒交流;有的家長不會英語,但並沒有考慮買幾盤光碟讓孩子看英語動畫,讓孩子反覆地看後能從中學習一些英語。

  ③ 學習英語特別注意發音,一旦孩子發音不對了,一是認為老師教不對。兩種可能:一是的確教的不對,二是孩子學時出現誤差;二是大驚小怪“你發音不對,不是這麼講,是那麼講”,讓孩子不知所措,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專家提出:學習英語,純正的發音固然重要,但對一個幼童來說,則沒必要刻意地去追求發音。因為孩子學說話時期難免出現語音錯誤,但長大自然也就會說了,實際上,應該把學習英語的重點放在“喜歡聽、願意說、能夠聽懂、會說的目標上,即使是說錯了,孩子敢說、願意說也比不想說、不敢說的強。有時你會發現開始孩子某個單詞說錯了,但一段時間以後你雖沒有給孩子糾正,他卻說對了。因為周圍語言環境影響了他讓他改正了當然如果發現老師教的不對,應該先糾正老師的發音,但不讓孩子產生說的不對或英語不好說的感覺。而且家長要知道,英語本身並不都是一致的發音:在英國說英語和在美國講英語就不一樣,也有的一盤磁帶和另一盤磁帶不一樣,這和中國的普通話一樣。首先應聽懂。一句話:不要讓孩子因一個單詞發音不對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以上談了談關於英語學習的目標和注意克服的誤區。下面談談幼兒在園的安全問題:

  我說過,家長不只是送來了一個孩子,而是送來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首先是孩子在園的安全問題,我們有責任保證孩子人身安全。但由於孩子年齡小,平衡能力差,肌體發育還不健全,還由於孩子是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孩子行為的後果並不能自己預料。所以幼兒園意外事故也時有發生。正因為有事故的難以預料性,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2002年3月26日發部了第12號令,頒佈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含幼兒園在內。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入條指出:幼兒園發生的幼兒傷害事故,應當根據幼兒為完全無行為能力人的特點,參照《事故處理辦法》處理,幼兒園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① 因校舍、場地、公共設施及玩具或生活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的不安全因素。

  ② 安全保衛 、消防、裝置等因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未及時採取措施的。

  ③ 幼兒園向幼兒提供的藥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要求的,或體罰、變相體罰幼兒造成事故的。

  但有的事故幼兒園沒有過錯,那麼承擔責任的是幼兒的監護人。

  如:老師組織正常活動,一孩子因推搡造成另一孩子摔傷的,由推搡孩子的家長承擔責任帶子受過

  又如:孩子有特異體質或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園方的。

  又如有的孩子是在正常的一日活動中自己摔跌受傷的。即:最常見的也是這類自己行為的不慎或處理能力差磕磕碰碰。所以說家長應有心理準備,再好的幼兒園,再負責任的老師也不敢保證不發生這樣的意外傷害事故。我們只是保證不出責任性的事故,不可預見性發生事故,多數家長是理解的。因為有的孩子在家也有磕碰的。以上我們所說的事故所承擔的責任,大家應該會分析,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幼兒園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如果沒有過錯,屬不可預見性的意外事故,則幼兒園不承擔法律責任。有的幼兒園入園時家長交上萬元的建設贊助費,但孩子因缺鈣、平衡能力、運動能力差,在園遊戲中摔傷,這種可能是有的。另外因為孩子初入園情緒煩燥,往往發生摳撓現象,這也是家長應正確對待的。

  我們祈禱孩子安全無事故,但願家長們也正確理解和對待並重視對孩子安全教育,自我保護的教育。

  最後給大家講一講,家園配合,讓孩子順利渡過心理斷奶期。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孩子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孩子都很陌生,不習慣,孩子哭鬧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可以這樣說,不哭的是極少數,哭的是大多數,而且不哭的經過一段時間,也許後犯勁兒,尤其是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不積極配合,對這個問題不能正確理解和對待的,或是孩子在家中過分的溺愛,孩子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的孩子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堅持送的孩子,哭鬧的時間會更長,有這麼幾種情況,請家長注意:

  1、 孩子來園時就忐忑不安。家長把孩子交給教師後孩子會發生大哭大鬧現象,甚至躺在地上滾著哭,跺著腳哭,這種情況算不錯的,因為往往哭著哭著,看父母走了他就不大哭了,哭是哭給父母看的,這樣大哭大鬧的孩子往往過勁兒過的快,一週就會不哭了。

  2、 孩子來園時很高興並與父母招手再見。父母走時比較放心,但往往新鮮感過了,或玩夠了時就會哭鬧,這樣的孩子往往第二、三天開始哭鬧,這樣叫“後犯勁”。這樣的孩子還不如開始就哭的孩子適應的快。所以說我們一看第一天不哭的就擔心“後犯勁”。

  3、 孩子來園時並不大哭大鬧,即使不高興,但教師哄哄就會好的,但這樣的孩子回家時卻往往哭給父母看,尤其是旱晨不起床,主要是有心眼、想法纏著父母,不上幼兒園,但在幼兒卻表現的不錯,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孩子不願去也就去了,結果正中了孩子的“計”,應該堅持,鼓勵孩子。

  4、 最讓人頭痛的是個別孩子非常“泥腿”,哭起來沒完沒了,他並不大哭大鬧,而是“乾哭”,有的是嘴裡還要叨叨著。“我找媽媽”、“媽媽還不來接呀等等”這樣的孩子不聽哄不聽勸,任性,而且其它活動,其它小朋友很難分散他的注意力,這樣的孩子過渡的要慢,最慢的要一個月左右。

  5、 有的孩子平常不哭,一到午飯後要上床了就開始想家了,也有的孩子一天不大哭,等父母接來了卻抱著大哭,感到很委曲。

  除以上幾種情況外,也有少部分孩子並不哭鬧,很快隨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了。

  如果想讓孩子適應的快些,還要靠家長的配合。

  1、家長要儘量多帶孩子到班上與教師熟悉、熟悉,看看廁所、洗手和渴水、睡覺的地方,並且告訴孩子怎樣上廁所,怎樣洗手,什麼時候睡覺,讓孩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讓教師認識孩子並叫出孩子的乳名,孩子會感覺教師是熟人、親人,適應的就快。

  2、 要有決心堅持送孩子,不能一天打魚,兩天晒網,要明白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事,千萬不要孩子回家百般的呵斥,好像欠了孩子什麼,這樣孩子反而更想家。

  3、 送孩子時,要果斷地交給老師馬上離開,千萬不能依戀不捨,三步兩回頭,更不能孩子哭,家長也哭,孩子會更加恐懼,也不能在遠處張望或中途來園看孩子,這時反而使孩子不易適應,只想找親人回家,實際這樣是在害孩子。

  4、 孩子剛入園兩週,來園不要過旱,在7:30以後最好,晚上接的不過晚。我們計劃前兩週早接5:00接。因為孩子在園時間過長,會想家,第二天更不願來園。

  總之,家長配合的好,孩子適應的快,家長配合的不好,孩子適應的就慢,這是我們的經驗,我們希望家長能正確理解和對待。

  各位家長:從今天起,我們就成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孩子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咱們的溝通和聯絡。讓我們通力協作,為了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而共同努力吧!

  篇2

  大家好,首先感謝所有的家長對幼兒園的支援和配合,更加要對今入園的家長朋友們表示感謝,你們選擇咪咪島幼兒園,說明了你們對幼兒園的認可和信任。作為園長,我能回饋你們的唯一方式,就是盡心盡力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好,保護好,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更要快樂健康的學習。

  介紹幼兒園

  大家雖然經常到園裡接送孩子,或許在很多方面對幼兒園仍然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借這樣一個場合,我把我們園的內部管理等方面給家長做一個解說,讓各位家長對我們有一個更清晰的瞭解。

  1、 幼兒園成立於xxxx0年12月,有5個正規教室,專業的音樂教室,玩具遊樂場。在xxxx1年被教育局評為《優秀單位》,xxxx2年參加的中小學幼兒園藝術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教師才藝大賽中榮獲特等獎

  2、 我們幼兒園老師百分百是中師畢業,每一名老師都是經過我們認真挑選並考核合格後才錄用的。

  3、 下面想給各位家長就孩子的伙食做一個說明。我們每天吃得蔬菜、食用油及肉類,都是從正規店鋪購買。本著符合孩子口感和健康的角度,我們從來不新增調味劑。

  對家長的教育:之一

  在座的家長,有的剛剛送孩子來幼兒園,有的已經一年多了,我想問一個問題:您為什麼送孩子來上幼兒園?我找個家長問一下。找家長好了,你們說的也都對,但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是玩得好,顯然不是,就去公園了,如果是吃得好,更不是,在家裡吃得更好,為了識字?你在家裡教,孩子學得也多。之所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來,是為了讓孩子開始融入社會。大人有大人的社會,小孩子的社會在哪裡?只有幼兒園。在這裡,可以學會承擔,可以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可以有自己的朋友等等。幼兒園是孩子的社會,是其他任何環境都代替不了的。

  對家長的教育:之二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觀,他們看待事物與成人有著很大的差別,成人很多時候會把自己的認知強加於孩子,這是不對的。

  比如:小孩子跟在大人身後走路,前面一個小水坑,一腳就插進水坑裡了,可能還會把水踩地到處都是。為什麼?大家有想過這個問題嗎?請家長說

  有一定的道理。我來說說。如果是大人,一腳就邁過去了,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就會繞著過去。可他是孩子,在他的認知世界裡,他認為這是一件快樂的事。進水坑裡了。把鞋子和衣服弄溼了,而你又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你想過尊重孩子嗎?我們大人怎麼做才對呢?我來找個家長問問。問家長

  首先是家長要明白為什麼,要蹲下來,耐心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走,或許下次還會進水坑裡,沒關係,再說一次,相信就徹底解決了。咱們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耐心嗎?我想很多時候要麼斥責,甚至打罵。

  對家長的教育:之三 認識新事物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去教授知識,培養孩子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比如:媽媽有一天買回家一個菠蘿,把菠蘿放在桌子上就去廚房做菜了,一會就聽到孩子跑過來,媽媽,什麼啊?還扎人?媽媽說是菠蘿,對的菠蘿有刺,此時扎人的。又去幹活了,一會孩子把菠蘿在地上滾著玩,說媽媽,菠蘿還能滾,媽媽說對的,菠蘿是圓的,是可以滾動的。削皮以後,吃到嘴裡,原來菠蘿是酸酸甜甜的。媽媽就給孩子總結說:菠蘿扎人,能滾,削皮可以吃是,是酸的,甜的,這就是菠蘿。如果媽媽看見孩子向要摸菠蘿,很儘快干涉她說,不要碰,會扎手;動的告訴孩子,菠蘿是可以在地上滾的,是可以吃的,味道酸酸甜甜,那麼可以想想,這樣孩子只是被動的接受機器,久而久之,孩子講失去主動探索的能力。所以我們倡導:鼓勵孩子主動去探索未知事物,家長要科學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對家長的教育:之四 對孩子的誤解。

  還有一個例子:小明正在往昂貴金魚缸裡的熱水,被媽媽看到了。媽媽打了他,問他為什麼?

  小明說:天冷了,我都穿厚衣服了,金魚也會冷的,我要給他加點熱水。

  這個例項告訴我們:我們大人要走進孩子的內心,要以孩子的思維去對待孩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很多時候,孩子的做法沒有錯,事大人錯了。就像這個故事,你能說小明錯了嗎?到底是誰錯了?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不能再責怪孩子之前,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呢?希望從今天開始,當你責怪孩子之前,能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嗎?

  家園共育之一:多問孩子封閉的問題

  我能猜到有很多家長晚上接到孩子後,問的最多事2個問題:1、今天吃的什麼?2、今天學到什麼?呵呵,對不對?這麼問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小,邏輯思維不夠強,就是說想問題不會拐彎。給家長舉個例子。我問小明,你給我做一個自我介紹,小明就懵了,什麼叫自我介紹啊?如果你問小明,幾歲了?4歲。男孩還是女孩啊?男孩。爸爸叫什麼啊?大明。這就是封閉的問題。所以,如果家長想知道知道孩子今天吃了什麼,可以看我們的食譜或者是問老師,想知道孩子今天學了什麼東西也是如此,先問老師學習的內容,如果今天學習了一個“天”,你寫出來,小明,認識嗎?小明認識,會組詞,不就行了嗎?現在大家能明白什麼叫封閉問題了嗎?

  家園共育之二:讓孩子自己揹著書包

  各位家長,你下午來接孩子,乾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孩子的小書包接過來,自己替孩子揹著。難道孩子背不動嗎?本來該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你為什麼要替孩子做?難道這是真正的疼愛嗎?你能替孩子幹一輩子嗎?現在社會上有多少孩子,都大學畢業了還啃老,靠父母養著。為什麼?小時候不鍛鍊孩子的自強能力,長大了,誰幫他?

  我希望各位都認真的想一想,自己以往是否真的錯了?或許還有家長會說,等孩子大了,在讓他背書包。你自己相信嗎?為什麼老人都常說,三歲看大,xxxx歲看老?因為在小時候,已經形成基本的行為意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希望今天給大家講完後,如果你真正的愛孩子,請別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你那是在害他。

  家園共育之三:正確對待打鬧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吃虧,總是詢問有沒有人打你了,有沒有人欺負你了。在現在教育觀中,對於“打架“我們也看作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手段。讓孩子們從打架中學習相處,解決問題,當然是在比較安全的情況下,這是關於社會人際交往學習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俗話說“不打不相識”,不少家長對孩子常唸叨這樣一句話:只要你能學習好,別的什麼都不用你做。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導向之下,孩子的整體中和所致表現出明顯的缺陷,特別突出地表現在生存意識、實踐能力、意志品質等方面。不要全家老圍著一個“小太陽”轉,要讓我們的孩子學會生存、學會生活,這是每個孩子的成長必修課。

  家園共育之四:榜樣的力量

  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作為家長,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你必須要先做到。對於一個學前年齡的孩子,言語傳授遠不如行為示範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要想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你就必須按規範時間作息;要向讓孩子吃飯不挑食不剩飯,你就必須什麼都吃的津津有味並不留一粒米。計較的家長一定教出事多、不合群的孩子。假如讓孩子經常看到家長喜歡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情景,他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在班裡,和小朋友相處時,也會是這樣,“他比我多了個積木”“她不讓我坐在這個椅子上”“他站隊的時候碰了我一下”等等,久而久之,就不會有小朋友和他交往、和他玩了。你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好處麼?孩子上了幼兒園,與在家的時候更多的不同就是要開始接受教育了,那我們家長就不應該只關注吃、喝這些事情了,而是該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性格發展,習慣養成,能力提高上。

  家長容易犯的錯誤

  1、 過分溺愛 包辦代替,讓孩子養成依耐性,剝奪了孩子的鍛鍊機會。要讓孩子學會整理內務,培養他做事有條理。從今天起,我向各位家長提出一個觀念,我們要“愛在心中,不在手中”。這句話什麼意思,各位家長應該很清楚了。在這裡,我還是想重複一下背書包的事情。在國外幼兒園的門前,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我們還會看到這樣很震動人心的場景,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是空著,而書包、衣物包等都由孩子肩背手拿著,進教室和離開教室錢都要將椅子擺放好,書包拿放好規定位置,家長從不伸手幫忙的從2-3歲開始訓練做事有條不紊的好習慣。愛孩子並不是幫他把一切做好,而是引導他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專注的對待事請,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如何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

  2、對孩子缺乏客觀的評價。在這點上家長容易出現這幾種問題:

  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好。在家長眼裡,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這樣的想法也不足為怪。只是,您不能完全看不見自己的孩子的不足和缺點,過分的包容孩子的錯誤。明明知道這樣是不對的,還要說“沒關係,孩子還小。”就像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不正確的行為有趣,孩子大了人、發了脾氣摔了玩具,覺得是長了本事,甚至還用誇獎的口吻說,“寶寶真厲害!”您哈哈一笑,孩子然就不會認為這是不對的行為。

  過度批評,與他人比較。在家的時候家長可能沒覺得孩子哪兒不夠好,上了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多了,爸爸媽媽就有了比較。毛毛學會寫字了,丁丁畫得畫真好看,可自己家的孩子怎麼哪兒哪兒不如人呢。同一個班,年齡也相差不多,為什麼沒有別的孩子那麼突出。家長雖然望子成龍心切,可做法就很不合適了,經常對孩子說,你怎麼不會這個,不會那個,那個方面有沒有比誰誰表現好。當成人在一起交流關於孩子的情況時,常聽到別人說他家孩子怎麼怎麼出色,可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會到家中,就開始批評自己孩子,給孩子加壓,說他不如別人。其實,你想想,這樣的做法不就是您的虛榮心在作祟麼?孩子難道就是為了給您添面子的麼?每一個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發展的軌跡和規律。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性,這方面不如別人,另一方面就一定會突出,或是現在還看不出他的長處,下半年說不定就變成了班中的佼佼者。這樣發展都是正常的,家長千萬不能太過著急,絕對不能拔苗助長,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引導幼兒。每個幼兒只要他在本身的基礎上又提高就是進步,我們要縱向的來看孩子的進步,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他的點滴成績,而不是橫向的比較。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要給她們創造發揮自己的空間。

  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智力的發展。先給各位家長一個概念,什麼是智力?智力,其實是一種能力,是通過改變自身、改變環境或找到一個新的環境去有效地適應環境的能力。在幼兒時期,我們要發展的就是構成這種綜合能力的基礎能力,如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動手能力。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也真是有效教育所提出的學能教育,《啟智訓練體系》能帶給孩子的好處。

  忽視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缺少意志力的培養,忽視良好習慣的培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不少,請各位家長好好想想,你們是不是在這些方面做得有不對或不夠好的,影響甚至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那就請各位家長從今天起,改變您的做法,給孩子更多的動手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應該具有的能力。

  請家長銘記的一道數學題

  5天的幼兒園教育,我們老師教會孩子自己動手吃飯,自己穿衣服等等,可週末2天在家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依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週一開學來,我們老師辛苦一週鍛鍊的好習慣,全沒了。希望大家記住這道數學題,我們的希望是5+2=10

  幼兒園入園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新生入園有哭鬧時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這是兒依戀情緒的表現,叫做分離焦慮。嬰兒從出生後7個月期就漸漸開始發展依戀情緒,這是一種嬰幼兒心理髮育的過程。而且,在這個時期,我們要幫助寶寶形成這種心理特點。依戀,是嬰幼兒與其雙親或照顧著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依戀感建立後,他會感到無後顧之憂,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願意與別人相互接近,從而第今後的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良好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依戀將周發展成一種安全性依戀。他不僅出盡孩子智力的發育,而且還能叫容易的在成年後自信心和對別人的信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幼兒進入幼兒園初期的分離焦慮就是有依戀情緒和對陌生環境的一種本能的不安全感或恐懼歸納引起的,一班表現在“焦慮不安、哭鬧、發脾氣、拒食、拒睡、攻擊他人、依戀某位老師或默默不語等。這種分離焦慮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入園初期,不哭的孩子很少,絕大多數孩子會哭鬧,通常這種現象會持續一到兩週的時間,長的會到一個月。這個時候,家長也不必太過緊張和擔心,我們是有辦法和控制這種現象的。當然,需要家長配合幼兒園,相信幼兒園有能力照看好你的孩子。最需要家長配合的一點就是,早上來送孩子的時候,把孩子交給老師轉身離開。另外可以給孩子這段時間吃些去火的事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生病。

  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

  1、 首先向給家長說的就是,一定要按時接送。幼兒園時正規的教育機構,不能想送就送。你想啊,你斷斷續續,孩子的學習能養成習慣嗎?而習慣的養成是靠反覆鍛鍊的。比如孩子自己吃飯,今天在幼兒園裡,是孩子自己吃,課明天在家了,就一家人伺候著。對孩子的教育能形成習慣嗎?

  2、 多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家的情況,只有老師知道孩子在家裡的更多資訊,也才能更準確的去關心孩子。

  3、 當然還有很多,我就不說了。。。。。。

  最後,還是再一次的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對幼兒園的信任和支援。今天你把孩子交給了我們,明天我們將還你一個健康優秀的寶寶!祝各位好運常來,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非常感謝您們來參加我們小班的首次家長會,在此我代表我們小班的老師對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現在,我先向大家介紹我們班的兩位老師:我是xxxx老師,另一位老師是xxxx老師。今天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初入園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幼兒在園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家長需要配合的一些工作等,以便讓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一、家長的準備工作

  1、教給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自己如廁,獨立入睡等

  2、對幼兒進行心理準備教育為什麼上幼兒園,不要興師動眾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送,

  對孩子說:你長大了,該去幼兒園了,那裡有很多老師,很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聽故事,

  在幼兒園裡很快樂,切不可嚇唬幼兒說“不聽話送你去幼兒園”,以免造成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對老師的恐懼心理,要讓孩子知道,是因為他長大了,要學很多本來,才送他去幼兒園,而不是因為不聽話才送他去幼兒園的。

  家長要做到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情緒穩定,幼兒入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因為是第一次離開父母,會產生分離焦慮,對孩子來說,入園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孩子入園,我們家長自己首先要情緒穩定,不要有焦慮感,有時孩子的焦慮是由家長的不穩定情緒引起的,要正常送幼兒入園,不要興師動眾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送,這樣更容易引起孩子強烈的依戀,要相信老師,給予老師有充分的信任,我們既然把孩子從你手中接過來,那麼我們所盡到的就是父母和老師的雙重責任,既要照顧好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又要對幼兒進行各種習慣的培養教育。

  二、孩子入園三步曲

  1、剛入園的孩子由於新鮮環境的吸引,幼兒會到處看看,玩玩部分孩子會很高興的入園,也有部分孩子很快讓分離焦慮代替了新鮮的環境,開始哭鬧。

  2、第二天,孩子基於第一天的經驗,會出現幾種情況:1、哭鬧的更厲害。2、停止哭鬧,自由玩耍,3、看到別人哭,自己也哭,別人不哭了,自己也不哭了。

  家長怎麼辦?

  1、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工作要上班,下班後會來接她。

  2、放下孩子後,馬上走開,不要在門口逗留,更不要拉著孩子哭。

  3、第三天,如果孩子不感冒,不發燒,堅持送孩子入園,漸漸的,孩子會把對家長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這個過程,每個孩子的適應時間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

  三、孩子入園後出現的幾種情況

  1、早上送孩子入園時,孩子會拼命掙扎,個別孩子,情形很讓家長心疼,其實,等家長一走,孩子也就“既來之則安之”了,但是,家長會一天都心神不定,滿腦子裡是淚流滿面的孩子,這是一種煎熬,也是一種磨練,孩子終將要離開父母獨自飛翔,孩子入園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長不必心神不寧,應該泰然處之。

  2、下午接孩子時會出現幾種情況:高高興興,悲喜交加,放聲大哭等,對孩子的種種表現家長都應該把它視為正常,畢竟孩子離開家長在陌生環境裡和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別是看到家長會放聲大哭的小朋友,家長可能會有誤解:老師怎麼著他了,給他委屈了嗎?等等其實沒有什麼,孩子這時的哭是發洩他一天的焦慮和怨恨的情緒。

  3、回家後和孩子交流:幼兒園好不好?老師好嗎?小朋友多不多?在幼兒園看到什麼新鮮的事了,講給媽媽聽聽,儘量不要問,想沒想媽媽等之類的敏感的問題。對他說,“老師和小朋友很喜歡你,如果你明天不去。老師和小朋友會很想你的”。

  4、正確對待幼兒拉褲子,尿褲子的現象

  由於環境的變化,在家裡不尿褲子,不拉褲子的孩子也可能出現尿床,尿褲子

  拉褲子的現象,家長不必緊張,更不要責備,這時家長要做的事是,安慰孩子,並告訴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你,如果有事情可以找老師幫忙”同時在家注意多鍛鍊,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另外,在最初入園的一段時間內,家長可以帶件衣服尤其是褲子放在孩子的衣帽廚裡,便於備用。

  5、初入園的孩子由於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孩子還可能在一兩週內體重下降,感冒發燒等不同程度的病症,只要不是很嚴重,均屬正常現象,最好堅持入園。

  四、家園工作:

  1、孩子來園請家長檢查是否攜帶危險品,如服藥請交到老師手中,幼兒有無過敏史,特殊故情況。

  2、希望每一位幼兒堅持每天按時入園,8點之前無特殊情況不要無故缺勤,按時接孩子。

  3、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雙休日裡,定期為幼兒洗澡、剪指甲。

  4、在日常的活動中,我們常常會因為課程的需要請您帶一些物品或請您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準備工作,如收集廢舊物品、和幼兒共同完成作業。我們會將這些要求通過發簡訊告訴你們,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

  6、如果孩子在家出現情緒不穩定和身體不適請您在送孩子入園時及時告訴老師,以便關注孩子。

  7、吃飯喝水問題,幼兒有挑食情況向老師彙報,我們組織幼兒喝水,或自己想喝也可以。

  8、不準佩戴卡子,衣服上的小珠珠,著裝整潔大方,鞋子大小要適宜。不帶零食與玩具。

  總之,我深深的希望這次家長會能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促進彼此間關係,增進彼此的溝通,達成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教育好孩子。

  在將來的日子裡,我無法保證我們可以做到最好,可是我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我們會本著熱愛孩子,關心孩子,細心照料孩子為目標,用我們的實際工作讓您放心。今天的家長會到此結束,我們再一次衷心的感謝您的參與,最後衷心的祝願您: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衷心的祝願我們小三班的每個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健康、快樂的成長。

  謝謝大家!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