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初三家長的一封信

  初三是整個初中時期最關鍵的一年,學生面臨著中考,此時老師需要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絡,讓孩子好好準備中考。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時光飛逝,轉眼我們那個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寶貝進入了小學;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告別童年,步入中學;忽然間他們就到了初三。第一次,他們將自己面對人生的選擇;第一次,他們要自己決定未來的路。

  步入初三,孩子們有些興奮,興奮於自己終於成了初中部的老大,坐到了教學樓的頂端;同時他們又有些茫然,接踵而來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手足無措,不知從何下手;他們還有些惶恐,害怕自己不夠努力,害怕自己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面對孩子們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呢?我想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合適的目標。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都是可以成才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孩子自己才會對自己有信心。

  第二,在孩子平時回家或週末回家時多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進入初三後,學習任務陡然增大,孩子們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思想會存在一些困惑,或者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及時發現問題,並與老師聯絡,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第三,多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和表揚,少些唸叨和責備。十三四歲的學生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只是缺乏自控能力,家長們不要對孩子吝嗇美好的語言,讓他們帶著快樂的心情來學校學習。

  第四,面對孩子學業上的困難,不要打擊,多給一些實際的幫助。雖然我們很難給予孩子具體功課上的輔導,但是我們可以儘量的抽時間陪陪他們,少打麻將,少應酬。讓孩子感到他在你心裡的分量是最重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好動,學習效率不高的同學,“三十六計——守為上”。我想,當孩子們看到父母為了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愛好,也會用優秀的表現來回報。

  第五,用平常心對待初三的孩子。即使孩子初三了,即使孩子功課緊張了,我們依然要有一顆平常心,既不嬌慣孩子,也不過分逼迫孩子,保持正常的生活。不要因為孩子初三了,就砍掉所有的活動,允許孩子週末適當的放鬆,例如陪孩子散散步,打打球,唱唱歌,要知道弦繃得太緊的時候最容易斷掉。同時也不要因為孩子初三學習緊張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寄宿的學生照樣在學校要自己照顧自己,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做到。適當的家務勞動和體力鍛鍊是對緊張的腦力勞動的一種放鬆。

  初三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今天,我們更成為了緊密的戰友。讓我們一起告訴孩子,這段路雖然艱苦,但我們會陪他們一起走過,我們會是他們衝鋒陷陣時最堅強的後盾!最後,祝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實現他們自己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篇二

  尊敬的家長:

  您好。

  中考備考進入衝刺階段,壓力巨大,孩子們緊張,相信這個時候家長更緊張,而家長的緊張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孩子,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家有中考生,我們該怎麼辦呢?為了更好的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考出更好的成績,我們給家長提出如下建議。

  一、減壓從家長開始,避免用力過猛。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考出更好的成績,上更好的高中,這對於孩子的發展很重要,但是用力過猛往往會影響實際的發揮,過大的壓力會造成孩子考試發揮失常,所以減壓很重要。孩子所承受的壓力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家長而來的。不少孩子的壓力來自於家長的焦慮。面對中考,家長要有正確的認識。許多家長把這一次考試看的極端重要,好像這次考試就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中考的確很重要,但是要知道,考試是一陣子的事情,但是生活是一輩子的事情,不過這次考試的結果如何,孩子都要向前走,生活都會繼續。所以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讓自己放鬆下來。給孩子營造鬆緊適度的應考氛圍。

  1.不要過度關注。有些家長臨到中考,常常在飲食上給孩子關心備至,行為上對孩子小心翼翼,走路也躡手躡腳起來……這樣的狀態往往讓孩子更加煩躁緊張。這個時候,其實家庭生活應該儘量和以前一樣。在飲食上不必過分講究大補,營養充分,適合孩子口味,普通自然就好。家長也不必在這個時候無所是從,變成另外一種樣子。

  2.在睡眠上,要尊重孩子已經形成的生物鐘,不必鼓勵強求孩子一定早睡。有的孩子已經習慣晚點睡覺的,可能他在晚上的學習效率會比較高,這樣不用非要他晚上10點以前就睡覺,這反而可能造成孩子失眠。

  3.不搞特殊化。一旦家有考生,整個家庭氣氛都不一樣了,家長常給孩子說:“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專心複習,其他的我來。”過分的小心翼翼,與往日生活產生巨大反差,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二、關注孩子的壓力狀況,不要讓孩子帶傷前行。

  進行初三,孩子的學習壓力無形中會突然增加。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會對這段時間尤其重視,即便我們都避免講刺激性很強的話語,可是臨近中考,好像空氣都熱起來了,每個人的內心都無法平靜,這種氛圍也會帶來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孩子會產生多種不適,比如焦慮、煩躁、失眠、頭痛等。這些都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當然還有其他容易被忽略的壓力反應。比如說,有的孩子進入初三下學期,突然不想寫作業了,在家不能抓緊時間,或者沉溺於網路、手機,情緒煩躁,難於交流等等。家長對此會很不理解。認為孩子不求上進,不知道努力。但是,這恰恰是孩子壓力過大的表現。這個時候,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不但不會有好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更無法集中注意力。很多孩子和家長認為,初三就應該緊張,上了初三怎麼能放鬆呢!是的,適度的緊張會有助於孩子提高效率,但是過分緊張,一直沒有放鬆的機會,孩子失去了彈性,緊張到受傷的狀態,那麼孩子就會疲於應付,失去主動性和自信心,甚至於會完全放棄。有的孩子看著作業就是不想做,心裡充滿了無奈和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的時候,作為家長,要有辦法給孩子減壓,讓孩子先放鬆下來,增加能量和前進的動力。很多孩子在整個週末都要寫作業或者參加輔導班,這個時候,與其讓孩子帶著疲憊低效學習,不如先讓孩子充分放鬆休息,然後輕裝上陣,高效前行。

  如何讓孩子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呢?一方面,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充滿信心,相信孩子一定願意在自己的基礎上考出更好的成績,並且有意願為之付出努力。很多時候,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第二,家長要與孩子溝通,孩子喜歡的放鬆方式;有的孩子喜歡睡覺,有的孩子喜歡看電影,有的孩子喜歡聽音樂,有的孩子喜歡運動……不同的孩子,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得到休息,家長或許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就此一直放鬆不再學習。當然,我們也要知道的是,讓孩子可以放鬆和休息,並不是放任自流。我們也要學會合理的設定限制。

  三、合理設限,情緒協調,與孩子共度難關。

  我們有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很強,容易拖拉,磨蹭,意志消沉,甚至於耍賴等情況,這與早期教育中的包辦代替太多是有關係的,這種時候,當然也不適合完全讓孩子自己負責,家長必須要能夠與孩子一起度過難關。而這個時候,許多家長又容易走入另一個誤區,由事事管孩子,變成了什麼都不敢管,好像什麼事情都要討好孩子,求著孩子。在家裡唯唯諾諾,有規矩不能堅持。這也是不好的。

  其實,在孩子遇到自己意志不強,自我管理能力弱的時候,是需要家長幫忙的。家長要能夠和孩子一起討論設立相關的明確清晰的行事規則,並做好孩子的提醒者,與孩子一起做規則的執行者。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不講或者少講大道理,講話簡介清晰,立場堅定,對孩子不指責,不批評,但是規則執行要堅決。我們也稱之為“溫柔的堅持”或者“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個過程可能並不順利,也不簡單。但是,讓孩子在一定的規則和結構中學習生活,對孩子而言是有安全感的。

  我們大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情緒不良,那麼我們的工作效率也很難保證,而孩子們的學習任務其實是很困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情緒,那麼在學習上也能夠更加堅韌。所以,在孩子面對具體的困難得時候,家長要反思一下,我們為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具體的有益的指導和幫助了嗎?還是隻是批評和指責呢?建議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在大家想對孩子說什麼,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如果你不能確定您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會對孩子產生好的作用,那就不要說了,不用做了。因為,您的所言所行可能只是為了表達焦慮而已,而這其實是給孩子拖後腿。

  很多家長會批評孩子,說孩子不主動、不努力、不認真、不溝通,磨蹭拖拉等等,或者家長的批評並沒有錯,但是我們要想的是,我們的這些批評是不是有助於孩子充滿信心的往前走,克服自己所面對的困難。什麼才會幫助孩子面對困難呢?一定是孩子的長處,只有那些美好向上的部分,才是孩子把事情做好的資源。所以,清楚的知道孩子的優勢是什麼,是家長第一要做的事情,因為,這是在尋找孩子向上的階梯。

  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交流和溝通的確存在許多困難,這是由孩子青春期的特性和我們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有關的。但是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是畏縮不前還是勇敢面對。這其實我們能夠給孩子的示範。希望與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每一個人與孩子一起獲得成長!

  篇三

  學生家長:

  您好,轉眼初中的生活就到了最後一年,隨之而來的中考更是讓家長和學生緊張不已。這裡小張老師給在心理上和學習上給家長一些建議。

  一,心理上——鼓勵孩子,但又不讓他們過於緊張

  “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學生的緊張度絕不亞於家長,只是孩子處於青春期,開始隱藏自己的部分情感,於是家長會認為孩子不夠“懂事”和“緊張”,從而一再施壓,那麼很有可能讓學生有逆反心理,家長越在意,我就越放鬆。那麼怎樣做好鼓勵孩子,又讓他們不過於緊張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多與老師溝通。學生大部分時間是與老師相處,所以有時候老師比家長更瞭解孩子,再有老師的教學經驗相對較足。多與老師溝通不僅可以瞭解學生在校的情況,更可以“對症下藥”,在家對其學習進行更好的督促~

  2區分好壞的緊張和好的緊張。好的緊張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更高;而壞的只會讓孩子無心學習,並自我懷疑。壞的緊張情況多出自於“成績”,很多學生由於低分而過度焦慮,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對學習沒了興趣。此時家長如果過多責備,只會讓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性下降。此時不妨把目光放遠,和孩子談談“理想”,哪怕您的孩子相當導演或者作家甚至更加天馬行空的職業,都不要嘲笑他,但同時一定要提醒——當今社會,無論做什麼,文化是首要條件~

  3從錯誤中獲益。當孩子犯錯或者說成績不理想時,請停止您的責備,而是靜下心來和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後一起克服。我知道這對於部分家長來說很是困難,但請您相信,青春期比任何年齡階段更衝動更叛逆,千萬要耐得住性子。孩子需要父母支援性的關注,而不是不安性的關注。

  4別過早讓孩子進入“社會模式”。很多家長有“關係”可以讓孩子進入很好的學校,這本該來說是件好事,但由於家長過多渲染“關係”的重要性,而讓學生有了“沒事,反正家裡有關係”這種心理,從而放鬆學習。

  二,學習上——幫助而不是命令

  1幫助孩子制訂計劃。進入初三後,學生的學業負擔日益加重,尤其進入第二學期,每天老師留的練習篇子有十幾張,不到晚上十一二點,根本就做不完。由於沒有思想準備,學生心理壓力很大,怕苦、怕累的思想普遍存在,不要過度心疼孩子,要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並應對各種考試幫助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計劃要切實,力所能及,要找出弱科弱項,對學習“瘸腿”科目多用點時間,早點補上。

  2督促孩子補上弱科。初三第一學期,各科的內容就基本講完了化學除外,寒假後,開學就進入中考總複習。因此,在保證新知識學會的基礎上,最好抽出一定時間開始總結所學知識,在複習的基礎上形成知識網路。中考六門,您的孩子哪一門最弱,要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基本原則是強項不放鬆,弱科弱項全拿下,中考才有把握

  3提醒孩子考前“四抓”。a抓課堂聽講。提高課堂聽課的質量。 b抓書本。中考70%的考題來自課本,不讀書、只做題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迴歸課本是根本。c抓練習。“百看不如一練”,見多識廣,提高能力,在做題中尋規律,找方法,理思路,提高能力。凡是中考成績好的學生,都是從狠練上下功夫,自然成績好。 d抓錯題。建立錯誤檔案,找病根、尋原因、找規律,錯誤就變成財富,不斷總結錯誤,犯過的錯誤不再犯,提高成績有把握。

  家長在初三階段要做好後勤工作,做好孩子的知心人,要學會順其自然,平和心態,與孩子一起成長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要我們努力了,也就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