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猴的歷史名人

  肖猴者,腦筋轉動快、機智過人。問題解決能力隹,自我顯示欲強。領導能力強,且擁有多方面的才能。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歡迎讀者朋友閱讀。

  屬猴帝王

  屬猴的名人之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諡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屬猴的名人之晉文公重耳

  晉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援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前632年於城濮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屬猴的名人之晉元帝司馬睿

  晉元帝司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

  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援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屬猴將領

  屬猴的名人之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 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屬猴的名人之徐達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漢族,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民族英雄,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屬猴的名人之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屬猴文人

  屬猴的名人之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諡忠敏。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

  屬猴的名人之蔡邕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yǔ 今河南省開封市圉鎮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將,後人稱他為“蔡中郎”。

  最初拒徵召之命,後為司徒橋玄所徵辟,出任河平長。徵召為郎中,參與續寫《東觀漢記》。遷任議郎,參與刻印熹平石經。因直言被宦官誣陷,流放朔方。後幾經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權時,強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被署任為祭酒,甚得董卓所敬重。被舉為高第,三日之內,歷任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為侍中。後拜左中郎將,隨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侯。董卓被誅殺後,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嘆而被下獄,不久便死於獄中,時年六十歲。

  屬猴的名人之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