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文竹是具有極高的觀賞植物,可放置客廳、書房,淨化空氣的同時也增添了書香氣息。以根入藥,可治急性氣管炎,具有潤肺止咳的功能,所以很多人研究文竹,但是不知道它的養殖方法是什麼,現在小編給大家解答下文竹的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不可陽光直晒,文竹喜半陰的環境,最好放在有散光的室內,除了冬天外,其餘季節不宜放在陽光下直晒,特別是夏天,由於陽光較毒,會灼傷枝葉,一般來講春、夏、秋季節如果要放在陽光下,應該給予百分之六十的遮擋。

  文竹喜溫暖的環境,最好生長在20度左右的環境下,冬季時溫度最好保持在10度以上,如果溫度過低,可能會出現凍害,冬天太冷時,應給予一些防凍措施。另外,空氣溼度越高越好,在天氣炎熱時,可以經常向植株周圍地面、枝葉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

  土壤要疏鬆肥沃,文竹對排水性要求比較高,最好選擇富含腐殖質的腐殖土、泥炭土等疏鬆且排水性好的土壤,在土壤中可新增一點基肥,會有利植株的成長。


文竹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澆水應採取“見幹澆透”原則,每次澆水都要澆透,不能澆半截水,以免根莖吸收不到水分而枯死。澆水量不宜過多或過少,應合理把握,在盆土稍微有些乾燥的時侯,就及時澆水。冬季因天氣原因,因減少澆水量,以免凍壞根莖,可以往葉子上噴水。

  半月施肥一次,在生長期,可以每隔半個月施肥一次,可以跟澆水時一起施液體肥料,但在夏季高溫、冬季低溫的休眠期時,應該停止施肥。在植株定型後也要減少施肥量,以免植株徒長而影響株形的美觀。

  文竹的注意事項

  文竹應該放在通風、向陽且不受陽光直射的半蔭處。

  合理把握澆水量,不要過多或過少。

  應及時修剪植株,保持文竹的完美形態。

  春、秋季節應半月施肥一次。

  一旦發現蟲害,應及時除蟲,並剪去受害較重的枝葉。

  文竹生長較快,應及時換盆,以免影響生長。

  文竹的盆景製作

  文竹姿態優美,枝幹細柔,層次分明,高低有序,經過立意構圖製成盆景陳設陽臺或室內,更顯秀麗寧靜。其製作方法如下:

  材料先擇:高20cm左右文竹一棵,選10cm餘高的文竹二棵;不規則形漢白玉淺盆和其配套的幾架;高10cm左右的山石若干;適量培養土和青苔。

  盆景造形:把漢白玉淺盆面鋪一薄層培養土,把最高的一棵文竹、彎曲的枝葉向左植盆的右端,把第二高度文竹栽植第一株文竹左側不遠適當靠盆後沿的位置上,然後把最矮一棵文竹栽植盆長1/3與2/3交界處,文竹彎曲的枝葉也要向左,以達到三棵文竹朝向的協調統一。然後調整文竹在盆中的位置,達到自然優美為止。

  點石鋪苔:在盆面適當靠右後的位置上擺放山石若干,並在盆面培養土上鋪蓋青苔,達到綠化的藝術效果。最後用清水向文竹和青苔上噴灑,使培養土溼潤即可。

  整形方法

  1、盆控法:花盆與植株的大小比例應為1:3,這樣可限制根系的生長,保持株型大小不變。

  2、摘去生長點:在新生芽長到2~3cm時,摘去生長點,可促進莖上再生分枝和葉片,並能控制其不長蔓,使枝葉平出,株形不斷豐滿。

  3、利用文竹的趨光性:適時轉動花盆的方向,可以修正枝葉生長形狀,保持株型不變。

  4、物遮法:即用硬紙片壓住枝葉或遮住陽光,使枝葉在生長時,碰到物體遮擋便莖轉或彎曲生長,從而達到造型的目的。

  5、幾種造型法的綜合運用:

  1塔式:選2--3枝高而挺拔秀麗的莖幹為主峰,摘去莖上各個生長點,定株高為30--35釐米。餘下的枝幹和新生的莖幹不要高於主峰。對新生芽,可視其莖的粗細來決定是否摘去生長點。若其莖比主峰的莖粗,應摘去,若比主峰的細,則不必摘,任其生長。與此同時,還需利用物遮法和其本身的趨光性不斷調整株形。

  2雙叢式:在盆中栽植一高一低兩株文竹,高者30釐米左右,低者18釐米左右,生長期間再象塔式文竹那樣造型即可 。

  3自然式:以文竹自然生長的株型為主,仍採用摘去生長點,物遮和利用其趨光性等基本方法,使枝葉舒展,給人以自然的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對文竹的整形必須與控制肥水結合進行。即在室溫15--18℃時,每週澆一次透水,使盆土保持溼潤以手指可按下為宜。不施肥或少施肥。

  文竹每年應換盆一次,逐年加大,如不換大盆,可翻盆將小塊根剔去一部分,更換新土,原盆栽植,平時注意莖枝更新,隨時剔去衰老病殘莖枝。

  防治病蟲害

  在溼度過大且通風不良時易發生葉枯病,應適當降低空氣溼度並注意通風透光。發病後叮噴灑200倍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一600倍液,或噴灑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夏季易發生介殼蟲、蚜蟲等蟲害,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