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四川自駕遊攻略
“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積饒多,此謂天府。”漢代文學家劉向在他的《戰國策》中這樣描述過四川。從此四川在中國獨享了“天府之國”的美稱。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西安到四川自駕遊路線
西安到四川自駕里程約 712.1公里,花費時間約9小時44分鐘。
1.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
2.行駛20米,右轉
3.行駛90米,右轉
4.行駛70米,左轉進入西華門大街
5.沿西華門大街行駛180米,右後方轉彎進入北大街
6.沿北大街行駛300米,過左側的金鐘大廈A座約160米後,直行
7.繼續沿北大街行駛150米,在第2個出口朝南大街/南門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南大街
8.沿南大街行駛600米,過右側的中大國際C座約100米後,右前方轉彎進入南門盤道
9.沿南門盤道行駛470米,直行進入南關正街
10.沿南關正街行駛70米,右前方轉彎
11.繼續沿南關正街行駛810米,直行進入長安北路
12.沿長安北路行駛810米,過右側的高速經緯大廈約320米後,朝小寨/南三環方向,稍向右轉進入長安中路
13.沿長安中路行駛1.3公里,過左側的嘉匯大廈約170米後,直行進入長安南路
14.沿長安南路行駛3.0公里,稍向右轉上
15.沿匝道行駛900米,直行進入西安繞城高速
16.沿西安繞城高速行駛9.8公里,朝戶縣/漢中/成都/西三環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河池寨立交
17.沿河池寨立交行駛1.3公里,在河池寨立交右前方轉彎進入京昆高速
18.沿京昆高速行駛673.8公里,在龍佛寺高架橋朝三環路成綿立交/青龍場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城北出口高速
19.沿城北出口高速行駛11.1公里,直行
20.繼續沿城北出口高速行駛20米,直行進入中環路昭覺寺橫路段
21.沿中環路昭覺寺橫路段行駛490米,朝紅星路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府青路三段
22.沿府青路三段行駛1.2公里,過府青路二環路立交橋約140米後直行進入府青路二段
23.沿府青路二段行駛560米,朝玉沙路/星輝東路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府青路跨線橋
24.沿府青路跨線橋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府青路一段
25.沿府青路一段行駛680米,過右側的星光大廈約260米後,朝總府路/嶽府街方向,稍向右轉進入紅星路二段
26.沿紅星路二段行駛870米,過左側的錦都國際約180米後,直行進入紅星路
27.沿紅星路行駛410米,過右側的春禧大廈約240米後,直行進入紅星路四段
28.沿紅星路四段行駛230米,右轉進入督院街
29.沿督院街行駛140米,到達終點
西安到四川自駕遊景點推薦
貢嘎山
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7,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被喻為“蜀山之王”。
主峰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受海洋季風影響,形成多樣的植被和自然生態環境,山間蜿蜒兩條姐妹峽谷:燕子溝和海螺溝,其中燕子溝又被稱為東方阿爾卑斯。貢嘎山雪線海拔4,600~4,700米,冰川發育規模較大。
東坡最大的海螺溝冰川長14.2公里,末端下達2,850米,已落入森林帶內,在長期冰川作用下,山峰發育為錐狀大角峰,周圍繞著60°~70°的峭壁,攀登困難。1932年,美國探險隊攀登成功。中國大陸登山隊於1957年6月到達峰頂。
九寨溝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
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
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佈。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鎮境內,屬青藏高原邛崍山脈,由四座綿延不斷的山峰組成,從么姑娘山么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其中么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省第二高峰。
四座山峰長年冰雪覆蓋,因么妹身材最為苗條,素有蜀山之後、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與“蜀山之王”貢嘎山遙遙相望。四姑娘山風景區由四姑娘山、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組成。
四姑娘山雄峻奇異的山峰,鬼斧神工的地貌,豐富獨特的景觀,被譽為東方聖山,使她成為觀光者的勝地、登山者的天堂、徒步人的迷宮、攝影家的樂園。
海螺溝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磨西鎮,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
晶瑩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使人如入神話中的水晶宮。
特別是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餘倍,瑰麗非凡。
海螺溝是亞洲最東低海拔現代冰川發現地,海拔2850米。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寬0.5米-1100米,是中國至今發現的最高大冰瀑布。
溝內蘊藏有大流量沸熱溫冷礦泉,大面積原始森林和高的冰蝕山峰,大量的珍稀動植物資源,金、銀山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稻城、亞丁
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全名:稻城亞丁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境內,主要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
它的景緻保持著在地球上近絕跡的純粹,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亞丁風景區不僅有壯麗神聖的雪山,還有遼闊的草甸、五彩斑斕的森林和碧藍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於此,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流連忘返。如當地虔誠的藏民一樣,徒步轉山是感受亞丁風光的最好方式。
不過由於亞丁保護區海拔較高,全程徒步還是需要相當的體力。
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
該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湖面海拔2685米,湖泊最長9.5公里,寬7.5公里,最大水深70米,平均水深40米,面積49.5平方公里,蓄水9.5億立方米。
瀘沽湖是我國最清沏的高原深水湖泊之一。湖中有5 個全島,4個半島,一個長島,14個湖灣,湖周群山環抱,巍峨的格姆女神 山高踞湖畔,逶迤的後龍山楔入湖心,構成形如馬蹄的瀘沽湖。
得天獨厚的 地形地貌,造就了瀘沽湖優美的自然景觀。“目光所及皆圖畫,步履所至盡 仙源”
中國死海
中國死海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蓬萊鎮,是北緯30度上的又一神奇的景觀。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它是一個形成於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地下古鹽湖,其鹽滷資源的儲量十分豐富,由於其鹽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漂浮不沉,故譽為“中國死海”。
靈山
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級自然風景區,是涼山州重點整合的彝海—靈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
靈山寺是涼山州境內最為有名的一座寺廟,和赫赫有名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同屬冕寧縣,位於該縣縣城20公里之外的東部小相嶺西麓深山老林之中,因背後緊靠著的那坐高聳的大山叫靈山,所以叫靈山寺。
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分為前山和後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西嶺雪山
西嶺雪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成都僅95公里,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而得名。景區內有終年積雪的大雪山,海拔5353米,為成都第一峰。
黃龍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溼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
因溝中有許多彩池,隨著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被譽為“人間瑤池”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景區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溝、雪寶鼎、雪山樑、紅星巖,西溝等景區組成,主景區黃龍溝位於岷山主峰雪寶頂下,面臨涪江源流,似中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因而歷來被喻為“中華象徵”。
臥龍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南坡,距四川省會成都130公里。臥龍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大熊貓的自然保護區。
丹巴藏寨
位於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旁,與道孚、康定縣和阿壩州小金、金川縣接壤。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
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丹巴山寨是嘉絨藏寨中最具特色的。
尤以甲居、聶呷、革什扎和巴底鄉最為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峨眉山
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山上多古蹟、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