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黑板報資料圖片

  現在我們生活富裕了,豐衣足食,都是先烈們的功勞,我們不該忘記抗戰的歷史,忘記歷史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抗戰勝利黑板報,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欣賞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1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2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3

  抗戰勝利黑板報相關資料1:抗戰英雄事蹟

  【冷雲】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雲,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祕密抗日活動。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經組織批准倆人結為革命伴侶,志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鬥爭。冷雲先在軍部祕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後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導。

  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鬥。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婦女團的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於河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冷雲一家】

  冷雲與吉乃臣一同到抗聯後,真的結為夫妻。1938年初夏,冷雲生下個女孩,丈夫卻已在戰鬥中犧牲。部隊西征前,她強忍悲痛,把僅兩個月的女兒送給依蘭縣土城子的一對朝鮮夫婦撫養。解放後,戰友們曾去尋找烈士遺孤,卻已不見那對夫婦,在戰亂的年代中也許已死,也許回到朝鮮,也許遷移他鄉了。今天如果那個女兒還活著,也會是六十多歲的人了。

  抗戰勝利黑板報相關資料2:抗戰故事

  1926年冬天,江蘇省如皋縣掘港區銀杏鄉一個普通農家出生了一個小女孩,她就是範成秀,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後,這個小女孩,竟成為這個小村莊抗日戰爭中的生力軍……

  早在皖南事變以前,已有新四軍北上抗日先遣部隊來到小成秀的家鄉,發動群眾抗擊日軍的侵略。小成秀的父親是一位亦農亦教的私塾先生,看著國破家亡、生靈塗炭的舊中國,具有強烈愛國之心的父親毅然投身革命。那時的小成秀只有13歲,受父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也開始加入到抗日工作中,常做些通知開會、送信站崗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記得父親第一次將一張小字條交到小成秀的手上,對她千叮萬囑,讓她一定把信親手交到區裡的高伯伯手中,如果遇到敵人,要鎮定、沉著,無論發生任何情況都不能讓信落到敵人手裡!小成秀想了想,把信藏在身上破棉襖的棉花裡,又操起一隻草籃子和一把小鐮刀,這才準備出門,父親一直在旁邊觀察著小成秀,這時讚許地對她說:“好!還真會動腦筋。”

  當時正是初春時節,樹木還光禿禿的,一眼望過去,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小成秀提著籃子,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快要走到時,忽然發現一隊日本鬼子正向著她這邊走來!她頓時大吃一驚,一顆小心臟幾乎跳出了胸膛!如果繼續往前走,肯定要迎面遭遇鬼子,但這時如果向後撤,鬼子一定也看到她了,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小成秀急中生智,就地彎下腰來,一邊割草一邊往野地深處撤,一邊偷偷地關注著鬼子的動靜,心裡盤算著如果被鬼子注意到該怎麼說,幸好鬼子並沒在意一個在野地裡割草的小孩子,咋咋呼呼地向南走了過去。

  等鬼子一走遠,小成秀便迅速走上大路,飛奔到區裡將信交到了高伯伯手裡,高伯伯接到小丫頭的信,都有點不相信,他說:“你這個小鬼丫頭真靈光,鬼子剛走你就把信送到了?好樣的!”臨走時高伯伯讓小成秀不要把送信的事對外人說,一定要嚴守祕密,小成秀一邊答應著,心裡想:我早記住了,父親已經不知道和我說過多少遍了。

  1943年,小成秀家鄉的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鬼子為了進一步圍剿我抗日根據地,從江南地區運來大批毛竹,在公路和河道兩邊,構築了一條綿延數百里的竹籬笆,將整個如皋地區圍了起來,每隔三五里路就修建一座碉堡,碉堡之間設立“檢問所”,盤查過往行人,對我們的抗日活動構成了嚴重威脅。當時小成秀父親已擔任銀杏鄉鄉長,上級要求他們焚燒竹籬笆,為抗日工作掃清障礙。

  父親給小成秀的任務是徵集煤油。當時煤油還是很珍貴的東西,叫“洋油”,有錢也不容易買到。小成秀設法借到一隻煤油箱,先把自己家的煤油一股腦全倒了進去,再到每家去討取。老百姓聽說是用煤油燒竹籬笆,都非常樂意捐獻,許多人家甚至將僅剩的煤油燈裡的油都捐獻了出來。

  到了上級約定火燒竹籬笆的那天晚上,小成秀和參加行動的人員,帶著煤油和大捆的稻草,在軍分割槽和縣、區武裝的保護下,來到他們負責的銀杏鄉境內范公堤的一段竹籬笆前,到達指定地點後,看到鄰鄉的行動人員也已到達,他們將稻草鋪在籬笆上,再澆上煤油,只等著遠處亮起火光訊號,立即將稻草點燃!火借風勢,很快燃起了沖天大火,蔓延百里的竹籬笆這時就像一條燃燒的火龍,他們興奮的高喊:“打倒日本鬼子!我們勝利了!”深夜裡,龜縮在據點裡的鬼子不知道外面有多少武裝,也不敢出來,只能躲在碉堡裡漫無目的地打了幾槍了事。當時日本鬼子從江南把毛竹運來很不容易,所以火燒竹籬笆之後,鬼子沒有能力再構築竹籬笆,他們的行動為加快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941年,為了抵禦日寇的掃蕩、清鄉,上級黨組織要求他們進行地形改造,就是將原來的交通要道挖斷、將橋拆掉,阻止敵人的清鄉行動。但是這樣一來,自己隊伍的行動也受到了影響,於是就採用架設臨時橋的辦法解決。可是建臨時橋需要大量的木頭,新四軍經費有限,再加上任務急,時間緊,無法在短時間內採購到大量木頭,在這種情況下,惟一的辦法就是拆房取木。於是小成秀父親召集家裡人開會,要先拆自家房子,父親說,“我是共產黨幹部,只有自己帶頭,老百姓的工作才好做。”

  小成秀全家10口人賴以生存的唯一住所,現在說要拆掉,祖父氣的鬍子一翹一翹的,母親看著6個孩子,在一旁暗暗流淚。看到這個情景,小成秀幫著父親勸說家人:“爹和我都為抗日做事,他還是幹部,日本鬼子打過來,抓不到我們也會把房子燒掉,與其讓鬼子燒,不如現在拆了還能派上用場。”

  就這樣,父親和小成秀又叫上了10幾個民兵,一夜之間就把房子拆了,拆下的木頭全數無償交給了鋪路隊,這一壯舉感動了鄉里的老百姓,許多人紛紛捐獻木頭,使得改造地形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後來鄉里為了記念範成秀家這一壯舉,一致同意將她家西邊的一座橋取名為“範家橋”。1943年,範成秀正式加入了抗日組織;1945年,範成秀也和父親一樣,成為村裡的革命幹部,同年8月15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範成秀從一個懵懂的小丫頭真正成長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分子。

  抗戰勝利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