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黑板報的材料

  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壯烈犧牲,雖然他們已經死了,但他們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會成為永久的豐碑,永垂不朽!為了祭奠先烈,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抗戰勝利黑板報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欣賞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1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2

 
 抗戰勝利黑板報圖片3

  抗戰勝利黑板報相關資料1:抗戰故事

  【愛國華僑眾志成城支援抗戰】

  五邑籍華僑之所以能為祖國抗戰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這是有著深刻的國內國際因素和社會歷史背景的。張運華認為,愛國主義傳統是五邑籍華僑長期堅持抗日救國鬥爭的偉大精神因素。五邑籍華僑開展的抗日救國鬥爭就是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也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

  作為愛國五邑籍華僑的代表,原籍新會的東南亞華僑鄭潮炯“賣子救國”的義舉是“最令人感動,難以想象,難以相信,一時在南洋傳為美談。”張運華在其著作中介紹道。從1937至1942年間,鄭潮炯身負國仇家恨,義憤難平,一邊義賣瓜子,一邊發動僑胞捐獻,走遍了南洋許多城鎮,籌集到捐款18萬元,全部交予“南僑總會”。

  1940年,他們還把剛出生的男嬰賣給一位祖籍廣東肇慶的華僑商人,得款80元,悉數獻給祖國。鄭潮炯“賣子救國”的愛國壯舉,轟動了南洋地區,認為這是“抗戰史上僑胞救國之可歌可泣的一頁”,國民政府僑委會為此給予褒獎。褒獎鄭潮炯的有關檔案材料,至今仍儲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裡。

  除鄭潮炯外,華僑中的工人、店員、職員、教師等,收入低微,為了支援祖國抗戰,個個節衣縮食,捐出“血汗錢”支援祖國抗戰。其中,有一位葉姓的台山籍女華僑,典當了全部首飾,並連同自己多年的積蓄共3萬多美元捐到救國會後,自己便到了聖母院當了修女;還有印度的新會華僑海員陳振聲,把時值國幣1.5萬元的愛國儲蓄券,用於支援祖國抗戰;愛國華僑婦女張瑞芬曾駕機飛遍美國華人聚居的城市宣傳抗日,發動募捐。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進表示:“抗戰期間,五邑籍華僑所展現的愛國主義精神可歌可泣,這是一個英雄群體,由很多像鄭潮炯這樣普普通通的五邑籍華僑組成的。”

  抗戰勝利黑板報相關資料2:抗戰英雄事蹟

  【愛國僑領身作表率】

  五邑籍華僑長期堅持抗戰,除了以愛國主義傳統作為偉大精神因素外,張運華還認為,大量愛國僑領的應運而生,也讓五邑籍華僑抗戰救國鬥爭有了明確的方向和主心骨,使其形成了規模,也使旅居海外的華僑形成了共同禦侮的抗日合力。美洲著名愛國僑領司徒美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生於開平赤坎的愛國僑領司徒美堂,聯合各僑團迅速組織成立了“紐約華僑抗日救國會”,發動華僑募捐救國。“七七”事變後,司徒美堂又參與組織了“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並與宋慶齡的“保衛中國大同盟”保持密切聯絡,從人力、物力上支援抗日的八路軍、新四軍。

  為了發動華僑捐款支援祖國抗戰,司徒美堂辭掉了其他職務,專門從事“籌餉總會”的工作長達五年之久。“每日早上10時上班,至深夜12時才了事。”抗戰期間,僅司徒美堂發動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的捐款就達5400萬美元,“紐約華僑抗日救國抽象總會”募捐抗日經費達1400萬美元,其領導的安良堂是紐約華僑社團中捐輸最多的一個。

  張運華在其著作中評價道,司徒美堂既是華僑抗日救國運動的領導者,又是毀家紓難的帶頭人,為了祖國抗戰幾乎獻出了自己所有的財物。雖然他並非富商巨賈,但他是美國紐約地區捐款最多的17個華僑之一。

  而除司徒美堂外,僑居美國的鄺炳舜、阮本萬、梅友卓、黃仁俊,加拿大的黃文甫,古巴的黃作湛、亞洲的司徒贊、黃潔、黃一飛、澳洲的劉光福、餘榮等,也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愛國僑領。

  抗戰勝利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