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正確有效的學習英語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學習英語,那麼在沒有教師教的情況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一

  語言學習的順序應該是以“聽”開始

  想想母語是怎麼學的?先聽!我們在嬰兒時期經過一年左右的聽才開始慢慢開口學著說,等到已經能夠流利聽和說,才開始學讀,進而學寫,但為什麼英語我們都學不好,我覺得就是因為咱們的學習順序不對,一上學就先讀寫,省去了大量聽的基礎,自然就是事倍卻功半,所以如果我們沒有繞過“聽”這個大量積累的過程,我想我們的學習效果會更比現在更好、更自然,至少不會懼怕英語。這個過程對於嬰兒要一到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需要更長時間,但這像蓋樓一樣,是夯實基礎的過程,看似漫長,不容易見效果,但對今後學習的順利過渡甚至是突飛猛進,絕對是有不容小覷的作用的。

  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如何補上“聽”這一課?第一個辦法是書。這個辦法是從女兒閱讀中文童書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女兒經常看書,雖然我沒有教過她任何一個字,但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聽讀、集中精力、識字、用詞的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從這點經驗來說,我認為英文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就給她讀英文繪本,從最簡單的一個畫面對應一兩個單詞的繪本開始,逐步過渡到一兩行、三五行……,這個過程也不要求她從中學到什麼,感興趣就讀,不要求她認讀,就是看著畫面聽。這個過程家長一定得有充分的耐心、再耐心,首先是注意講的過程中不解釋、不翻譯除非孩子要求,你說,讓孩子看畫面或者看實物,不要用中文去翻譯,就是說,不要語言對語言,而是語言對實物或場景或畫面,就像孩子一歲以內咱們跟她說話是一樣的,指著,慢慢說那時候你一樣以為她聽不懂,但卻並沒有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其次一定不要急於見效果,“聽”,也就是“磨耳朵”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你急於看到效果,就很難堅持下去,必須要有平常心才可以堅持,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行,不要要求他聽懂,只要他還願意聽,就說明有興趣,但家長如果心急要結果,總問他這是什麼,然後孩子不知道又去打擊他,孩子就會不願意聽了,時間長了你如果想檢驗可以順著他的興趣假裝你不懂讓她講給你聽。

  第二個辦法就是看原聲動畫片。既然孩子總要看動畫片,為什麼不給她原汁原味的呢,中國的動畫片當然就用中文、英文的動畫片自然也就是英文,趁她看不懂字幕時開始看,效果更加好。

  第三個辦法就要看家長的英文水平和學習能力了,那就是孩子碰見新鮮事物要問的時候解釋給她聽的同時,再順便多教一個英文單詞或者一句簡單的句子了,這個雖然不難,但也要貴在堅持,養成習慣,為英語學習適當加點輔料。

  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二

  語言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以“用”為主

  學英語,並非學習語言本身、更不是為了考試得高分,而是利用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就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東西,這就是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最基本的用途。《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書中的媽媽就是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一句話用幾種語言來說,孩子13歲就能夠熟練運用多國語言。當然,孩子的媽媽本身就是語言學家,咱們普通的父母不能比、也不必比,但我們也可以借鑑點簡單的原理,那就是多用。

  語言首先是一個工具,用來交流的工具,而我們這代人在學習英語時首先把它當作了一門學科,重“學”輕“用”,總是在“紙上談兵”,最後都學成了“啞巴英語”。有段時間風靡一時的李陽英語,打出的口號就是“喊出來”,其實也就是大膽用、不怕出錯的意思。我們在嬰兒期牙牙學語的時候,誰會笑話她出錯呢,長大了,不熟練的語言就不敢拿出來用,不經過不斷的試錯過程,又怎麼能有熟練的運用呢?越不用就越生疏!

  芬蘭中學生被"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其中也包括芬蘭人英語水平普及率和外語學習效率都相當高,這個跟整體國家營造的外語環境有關,這個環境並不是像我們一樣不分青紅皁白逢考試必有英語,而是從上小學起就必須選修第二門語言,小學的語言教學沒有固定的教材,而是以閱讀書目為主,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也都是以朗讀和大聲練習對話為主,除此之外,芬蘭為了節約資源,電視臺直接引進外國電影不做配音翻譯,只配上芬蘭語的字幕就在電視上播出,我覺得這對於為全民提供外語學習環境也成為一個無心插柳的舉措。

  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三

  英語學習應該是先見“林”、後見“木”

  我們在學習英文時,通常會由背單詞開始,背呀背呀,即使你是個記性相當好,毅力相當強的人,一年下來背下了很多單詞,但你不一定會用。有人說,我再學語法,各種語法、語態學完了,仍然串不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先見木、後見林”的學習方法,把一棵樹上的樹葉一個一個揪光了,還是不知道這顆樹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語言的學習應該是是先見林再見木的,首先對森林的茂盛有所感知,才慢慢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細節,逐步把自己心中的這本教科書填充起來。有了這種認識,你就不會再糾結於某個單詞的拼寫、或某種語法的釋義、究竟是英式發音還是美式發英,因為那並不重要。純正的倫敦腔並不是英語的最高境界,因為那隻代表一種出身,其實根本不是標準的英式發音,中國人也沒有以說一口京腔的普通話為恥吧!誰還沒點自己的口音呢?有個英語特別溜的央視主持人說過:“很多人學英語的順序是先背單詞,再學語法,最後串成句子乃至文章。其實錯了,一開始我們就應該著眼於句子、文章,瞭解它在表達什麼,再通過大量的積累去總結單詞和語法的使用規律”。這樣學來的東西你才會瞭然於胸,事半功倍。這也正是我們學習漢語最好的方法。

  說了這麼多,其實任何好的方法都只是讓人不走或少走彎路,卻沒有教人不走路的,“書山有路勤為徑”,任何的學習都像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的爆發,而在於途中的堅持。每時每刻你都能找出千百個理由放棄或者懈怠,這時候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會有希望,只是我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這一分鐘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1.零基礎成功自學英語的方法

2.經典的英語學習方法總結

3.英語的最佳學習方法

4.快速學習英文的方法

5.自學習英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