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個值得令人關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概況和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正在逐年增加,調查中47%的大學生存在輕微心理問題。而且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紛繁複雜的,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再單一化。2獨生子女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的調查中,獨生子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明顯高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壓力相對於非獨生子女要大得多。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1焦慮。有大約47%的大學生出現過焦慮的情況,比例較大。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更易出現焦慮。大一新生主要是由於入學的適應問題而產生的焦慮。大二的學生較少出現焦慮,適應較好。大三的學生會出現焦慮是因為要面臨很多抉擇,為就業做準備還是為考研而準備,他們處於人生的重要關口,對未來很迷茫。大四會有更多人焦慮,最新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畢業大學生有680多萬,就業壓力是他們焦慮的主要原因。
2人際關係敏感。本次調查發現有21.3%的大學生存在人際關係敏感的情況。女生中人際關係敏感的多於男生,所有年級中大一的最多。從性格上說,大部分的女生是比較內向的,男生一般熱情開朗,外向、活潑。因此在交流的時候男生一般都比較主動,也敢於與新的同學交流。
3強迫、恐怖、敵對。由調查結果分析發現,有16.9%的大學生有強迫、恐怖、敵對的狀況,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親家庭、童年的痛苦經歷、自卑心理等。
4偏執。總體上大學生人群中有偏執症狀的有40.6%,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對此都有影響。社會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社會主流文化日漸衰微,非主流文化卻肆意蔓延,當今社會太多的人過於追求個性,過於標新立異。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5抑鬱。此次調查有5.1%的大學生存在抑鬱症狀,造成大學生抑鬱的原因主要為:①學習壓力。大學裡的知識浩如煙海,科目繁多,繁重的學習讓不少大學生身心憔悴。②情感問題。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們正處於“歸屬和愛的需要”這一階段,離開父母后,很多學生在“心理斷乳期”不適應。還有就是不少大學生談戀愛,很多大學生失戀之後,沉溺於失戀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情感的糾葛讓他們對現實失去希望,從而造成了他們的抑鬱。③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中國的父母歷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期望過高,使得不少大學生感覺喘不過氣來。社會的壓力主要是就業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就要面臨就業的激烈競爭,沒有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自然會為此而擔憂。
宿舍人際關係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有助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的宿舍就像一個家庭,在宿舍裡大家友好相處會讓彼此情同兄弟姐妹,宿舍這個集體會給每一位成員歸屬感,滿足大學生們對歸屬感的需要,也會滿足成員們對愛的需要。同時宿舍也是一種社會支援,在必要時給予成員鼓勵。2宿舍內人際關係的和諧有助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及時發現與治療。在此次調查中很多人在室友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困難時,都會主動幫助並傾聽室友的心聲,這不僅使得宿舍內更加和諧,也使得室友的心理問題得以早發現。對於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近年來有相當多的案例說明了,宿舍內的“團體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團體治療”就是需要宿舍內的所有成員參與,配合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進行治療。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彼此間朝夕相處,相互瞭解較深,這是心理諮詢師不容易做到的,且心理諮詢師不能時刻在患者身邊,但患者的室友可以。
大學生心理健康對宿舍人際關係的影響
1心理健康為宿舍內的人際交往提供了一個好的基礎。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他會尊重理解身邊的每一位人,遇到問題他也會冷靜理性,這使得他能夠平等對待他人,善意的與人交往。2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生人際交往融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寬容,心胸狹隘或是對他人有敵對的心理,難免產生衝突。在我們的調查中心理健康狀況較好的學生更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也很少與室友產生矛盾。
對策
學生
①提升個人修養。提升個人修養包括對我們內心境界的培養,要時刻關注自己內心的情感的變化,要保持內心的平和,追求心靈的和諧,待人溫和。
②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現在的大學生人群中,獨生子女有60%至65%。很多學生在家裡是“小公主”或“小皇帝”,這必然會使得他們總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很難從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想一想周圍人的感受,學會體諒他人。
③尊重他人,學會交流。在宿舍內我們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交流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交流會化解矛盾,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交流促進和諧。
④遇到困難要主動尋求幫助。不管是個人的煩惱還是宿舍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向輔導員、老師、或者是學長學姐請教,他們的經歷比我們多,自然會為我們指出明路。很多大學生對於情感問題不敢向輔導員和老師請教,怕被批評,其實輔導員與老師是很樂意為學生們排憂解難的。如果感覺壓力過大,心情極其煩躁,內心無法平復,也應該及時找心理輔導老師或者心理諮詢師,不要以為去看心理諮詢師的學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
⑤進行心理諮詢,學習心理學知識。學生們對心理諮詢普遍存在誤解,特別是大一新生,他們認為看心理醫生一定有心理疾病,很多高年級的學生也有這些想法。而且在有些學校,一方面是學校資金有限不能開設心理課程,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們不願花時間自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不但會使自己變得博學,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自己調節減壓,放鬆心情。
家長
①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的相關書籍,有50.3%的家長不知道心理學。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夠,家長們只是考慮到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吃好、穿好,在學校習不習慣,很少問到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家長應該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很多心理問題對大學生的傷害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大,帶來的痛苦也更深。所以家長們必須認識到,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②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孩子上大學了,家長們也要轉變過來,不能還像高中那樣,要多給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間。當然也不能對子女不聞不問,只是滿足孩子的經濟需求,還是要督促子女在大學學習更廣博的知識,開拓視野。在平時家長應該多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引導子女們自發的去奮鬥,主動學習,不對子女施壓多一些寬容。
③關心子女的人際交往。家長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在大學裡有沒有談戀愛,對於孩子們在宿舍的人際關係,關注度也有待提高。家長們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關心子女的宿舍人際關係,當子女遇到問題時,家長也要及時引導,對孩子進行教育。
④學習心理學知識。家長們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主要是預防子女出現心理問題,如果發現有問題,家長們的關愛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另一方面,如果子女真的有心理疾病,家長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