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禮儀中眼神的使用

  眼睛是人類的心靈之窗。對自己而言,它能夠最明顯、最自然、最準確的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動。對他人而言,與其交往所得資訊的87%來自視覺,而來自聽覺的資訊則僅為10%左右。所以孟子才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藉助於眼神所傳遞出資訊,可被稱為眼語。在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中,眼睛最為敏感,它通常佔有人類總體感覺的70%左右。因此,泰戈爾便指出:“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

  眼語的構成,一般涉及時間、角度、部位、方式、變化等五個方面。

  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與熟人相處時,注視對方時間的長短,往往十分重要。在交談中,聽的一方通常應多注視說的一方。

  1表示友好

  若對對方表示友好,則注視對方的時間應占全部相處時間的約1/3左右。

  2表示重視

  若對對方表示關注,比如聽報告、請教問題時,則注視對方的時間應占全部相處時間的約2/3左右。

  3表示輕視

  若注視對方的時間不到相處全部時間的1/3,往往意味著對其瞧不起,或沒有興趣。

  4表示敵意

  若注視對方的時間超過了全部相處時間的2/3以上,往往表示可能對對方抱有敵意,或是為了尋釁滋事。

  5表示興趣

  若注視對方的時間長於全部相處時間的2/3以上,還有另一種情況,即對對方本人發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