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
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叫“龍頭節”,在這一天,不管男女老少都去理髮店理髮。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龍抬頭要理髮原因: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前剃頭理髮到了二月二,已經一個多月,正是需要剃頭理髮的時候。二月二龍抬頭,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俗。“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小孩剃毛頭”也是這一原因,為取吉利在剃頭中間加“龍”字,叫剃“龍”頭,以區別其它時間的剃頭,還有些女孩選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長們選此日送孩子們人學讀書。
剃頭往事:
古代把如何對待頭髮,看得非常重。
傳說為孔子所撰的《孝經》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因此有人認為,古代一般漢族人只梳理頭髮而不剪髮,更不剃光頭。
然而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副教授李芽在她的《中國曆代妝飾》一書中提出,原始社會的髮式從出土文物來看,斷髮剪髮、披髮、束髮、辨發,可謂樣樣俱全。從出土文物來看,在商代,髮式還沒有形成制度。雖然男子以辨發居多,但斷髮、束髮的形象也不少見。到了周代,產生了完備的冠服制度,髮式遂也有了定製。因此,束髮梳髻成了古代中國最為普遍的一種髮式,從此在中國延續了數千年。
為什麼這天是“剃頭日”?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裡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裡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裡,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的吉祥預兆。
除了討吉利,還有禁忌方面的原因。在上海一家理髮店工作的哈爾濱人劉先生稱,他之前在北京、河北等地從事理髮行業,當地有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所以臘月底的生意異常火爆,員工從早忙到晚,正月裡的客人寥寥無幾,有的老闆乾脆給員工放假、關門歇業,甫一出正月,特別是二月初二這天就又會客人爆滿;但他來到上海後發現,年前年後客流量的變化沒有一冷一熱這樣懸殊。
關於理髮,北方地區普遍流傳“正月剃頭死舅舅”一說。這其實是一種誤傳,“死舅”是“思舊”的諧音,清朝初期漢人以正月裡不剃頭的方式懷念明朝,但又不敢公開與下達“剃頭令”的清政府對抗,就有了上述說法。據記者瞭解,北方民間在正月裡不剃頭,大多是忌諱“死舅舅”,沒有舅舅的人則不存在這種顧忌,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正月裡剃頭的人也在增多。
上海的風俗裡沒有正月不剃頭這種說法,只不過為迎新年,多數人會選擇在年前的臘月底理好發,這樣正月裡理髮的人就明顯少了,但沒有正月不能理髮的限制。
龍抬頭其他習俗:
“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兒”。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孃家,正月不空房。同時還有“出嫁的閨女正月不能看孃家的燈,看了孃家的燈死公公”的迷信說法,因而正月出嫁的女兒不準回孃家。一個多月的時間,閨女想娘,娘想閨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僅已經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孃家。
“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蛤無處藏”。這天,用過年祭祀剩下來的蠟燭點著,照房樑和牆壁,以驅滅害蟲。另外,在這天,孩子們用筷子敲幹瓢,邊敲邊說:“二月二,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用筷子敲酒盅說:“二月二,敲酒盅,十窩老鼠九窩空”,以此來驅鼠滅鼠。用白紙條書寫“二月二,諸蟲螞蟻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諸蟲螞蟻直入地”要倒書,然後將其貼在桌腿或床腳上,以避蟲蟻。
“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用青灰畫糧囤或糧倉,或在門前用青灰畫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大圓接小圓,祈禱豐收,這又是民間一俗。
二月二,有的還有吃食除夕鍋巴和婦女忌用針線的習俗。據說龍抬頭時動針線,會傷害龍的眼睛。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建國後此俗逐漸淡化。
食俗: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1、吃芥菜飯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面板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面板有好處。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據說,這個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準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裡的米不夠吃,又沒菜餚。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讚不絕口,連問這綠裡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2、吃春餅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燻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捲進春餅裡,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麵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3、吃豬頭肉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另據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飢餓,於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併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緻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餚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雲的吉祥標誌。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效果。“二月二”吃現代“扒豬臉”,回味古代的餐飲歷史,真是一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