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的花語

  相傳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歡迎閱讀。

  之康乃馨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豔美麗的康乃馨。

  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絡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國際上獻給母親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著鮮豔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細長而不易捲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緻。

  紅色的康乃馨象徵熱情,正義,美好和永不放棄,祝願母親健康長壽;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白色的康乃馨,象徵兒女對母親純潔的愛和真摯的謝意;黃色花朵象徵感恩,感謝母親的辛勤付出。

  之萱草

  萱草,在我國一向有“母親花”的美稱。遠在《詩經、衛風、伯兮》裡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孟郊的遊子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葉夢得的詩云:“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國的母親之花。

  萱草花,又叫忘憂草。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

  桔紅或桔黃色的花,十分豔麗,非常適合供人觀賞,它的花蕾叫金針,所以也叫金針蕾。在母親節,子女為母親送上一株忘憂草,祝福母親遠離煩惱和憂愁,身心愉悅,健康長壽。

  之羽扇豆花語:母愛、空想、苦澀

  羽扇豆話,又稱魯冰花,中國臺灣地區的茶農在種植茶葉、特別是種植臺灣特有的高山雲霧茶時,很多情況下需要在茶山周邊、甚至是茶葉樹的附近就輔助的種上一些“魯冰花”,理由是這種植物可以幫助茶葉健康順利生長,並且起到讓茶葉具有芳香甜美的作用。

  另外魯冰花死後肥沃了土地,為茶樹提供肥料,讓茶樹開得更加茂盛。就像是母親一路關愛子女的成長一樣,即使身亡也不會放棄關愛自己的子女,但是也因其無法一直陪伴在茶樹身邊而使得她的愛略顯“苦澀”,她的愛也成了一場空想。因此她的花語是母愛、空想、苦澀。

  之魯冰花花語

  母愛、幸福、貪婪的心、苦澀、悲傷、空想。

  許多客家人視魯冰花為“客家母親花”,代表平凡的美麗與哀愁。

  當然也有人說,之所以花語中有苦澀之意,是因為生存環境比較惡劣,也有人說是種子本身,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

  受到這種花祝福的人,被認為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喜歡實話實說,不懂看顏色,看場合。這種直腸子的性格,需要改一改,否則在別人眼中就是不會處事,會吃悶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