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消防知識講座

  為進一步做好人民對火災的預防和應對,確保人民防火安全,舉辦了一場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消防安全常識篇

  一火災及其危害

  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所謂燃燒則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發煙現象。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有時在一定的範圍內,雖然三個條件俱在,但由於它們沒有相互結合,互相作用,燃燒的現象也不會出現,切斷燃燒的任何一個條件,火都會息滅。2004年初,莫斯科友誼大學學生宿舍火災造成重大財產和人員生命損失,其教訓是極其深刻而慘痛的。廣大同學必須充分認識火災及其危害,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切實加強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1、火災的發展規律

  實踐證明,多數火災是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步成為大火的。火災的形成過程一般分為初起、成長、猛烈、衰退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是造成火災危害的關鍵。

  1火災初起階段。一般固體可燃物質發生燃燒,火源面積不大,火焰不高,煙和氣體的流速不快,輻射熱不強,火勢向周圍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這段時間的長短,隨建築物結構及空間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只需少量的人力和簡單的滅火工具就可以將火撲滅。

  2火災成長階段。如果初起階段的火未被發現或撲滅,隨著燃燒時間的延長,燃燒強度增大,溫度逐漸上升,燃燒區內逐步被煙氣所充滿,周圍的可燃物迅速被加熱,此時氣體對流增強,燃燒速度加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會在一瞬間形成一團大的火焰。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力和消防器材裝備,才能及時有效地撲滅火災。

  3火災猛烈階段。隨著燃燒時間的延長,燃燒速度不斷加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燃燒溫度急劇上升,持續溫度達600度至800度,輻射熱最強,氣體對流達到最高速度,燃燒物質的放熱量和燃燒產物達到最高數值,此時建築材料和結構受到破壞,發生變形或倒塌。這段時間的長短和溫度高低,取決於建築物的耐火等級。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組織較多的滅火力量和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控制火勢,撲滅大火。

  4火災衰退階段。猛烈燃燒過後,火勢衰退,室內溫度下降,煙霧消散,火災漸漸平息。

  2、校園常見的火災型別

  校園火災從發生的原因上可分為生活火災、電器火災、自然火災、人為縱火等型別。

  1生活火災。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們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吸菸、燒荒、燃放煙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災稱為生活火災。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發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選擇日益廣泛,有燃氣、燒煤、燒油、燒柴、用電等多種形式。學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災的現象屢見不鮮,原因也多種多樣,主要有:在宿舍內違章亂設燃氣、燃油、電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亂拉電源線路,電線穿梭於可燃物中間;違反規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裝置,用紙張、可燃布料做燈罩;亂扔菸頭,躺在床上吸菸;在室內燃放煙花爆竹;玩火等。

  2電氣火災。目前大學生擁有大量的電器裝置,大到電視機、電腦、錄音機,小到檯燈、充電器、電吹風,還有違章購置的電熱爐等電熱器具。由於學生宿舍所設電源插座較少,少數學生違章亂拉電源線路,不合規範程式的安裝操作致使電源短路、斷路、接點接觸電阻過大、負荷增大等引起電氣火災的隱患因素多。個別大學生購置的電器裝置如果是不合格產品,也是致災因素。尤其是電熱器的大量使用,引發火災的危險性最大。

  3自然現象火災。自然現象火災不常見,這類火災基本有兩種:一是雷電;一是物質的自燃。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是大氣層運動產生高壓靜電再放電,放電電壓有時達到幾萬伏,釋放能量巨大。當作用於地球表面時,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

  它產生的電弧可成為引起火災的直接火源,摧毀建築物或竄入其他裝置可引起多種多樣的火災。預防雷

  電火災就必須合理安排避雷設施。自燃是物質自行燃燒的現象。如黃磷、鋅粉、鋁粉等燃點底的一類物質在自然環境下就可燃燒;鉀、鈉等鹼金屬遇水即劇烈燃燒;不幹燥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纖、棉紗等大量堆積,經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積聚大量熱量,使物質達到自燃點而自行燃燒發生火災。所以對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學的態度和手段加強日常管理。

  4人為縱火。縱火都帶有目的,一般多發生在晚間夜深人靜之時,有較大的危害性。有旨在毀滅證據,逃避罪責或破壞經濟建設等多種形式的刑事犯罪分子縱火,還有旨在燒燬他人財產或危害他人生命的私仇縱火等。這類縱火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犯罪行為。另外,還有精神病人縱火,是由於病人對自己的行為無法控制而產生的,所以,精神病人的監護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監護職責。

  3、火災危害的表現形式

  無情的大火曾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吞噬了無數的社會財富,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財富日益增多,加上各種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的大量開發和應用,用火、用電、用氣範圍日益擴大,潛在的火災危險因素越來越多,火災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火災已成為各種災害中發生頻繁且毀滅性較大的災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危及人的生命。生命是美好的,它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倘若為國捐軀,則能體現人生的價值,死得其所,倘若葬身火海,則只能是無謂的犧牲,死不瞑目。據公安部門統計,2009年全國共發生火災12。7萬起,死亡1076人,傷580人,平均每天死亡近3人,傷1.3人。如果死者能死而復生,他們一定會加倍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視消防安全,也一定會對不重視消防工作的人們進行強烈的譴責。

  2造成財產損失。來自公安部的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火災直接經濟損失13.2億元。無情的大火燒掉了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留下的是不盡的思索。建國以來,在我國1000餘所全日制高校中,從未發生過火災的難以找到,有的學校整座教學樓、實驗樓、食堂被燒燬,至於在同學們宿舍裡所發生的小型火災,則每年可達數千起之多,造成同學們大量財物被毀。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大學裡的火災比盜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要高出十幾倍。

  3影響正常秩序。火災不僅給人身和財產帶來巨大損失,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正常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

  二高校發生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

  高校發生火災,客觀上存在著學生人數多,居住密度高,教學及實驗存在一定的火災危險性,有些房屋建築耐火等級低,電氣線路老化等原故;主觀上則是由於部分師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違反學校管理規定及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而造成的。縱觀火災事故的教訓,無一不是“人為”的原因,其主要表現在:

  1、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少數學生認為火災離自己很遠,可能不會在自己身邊發生,心存僥倖。在面對學校舉行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時,認為是多此一舉,沒有必要;面對一些火災案例和圖片展時,只是覺得很悽慘,卻沒有從思想深處引起重視,因而在日常行為中表現得滿不在乎。有的認為只要學習好了就成,其它的可以無所顧忌;有的認為消防工作是領導和學校有關部門的事情,與自己關係不大。

  2、違反學校管理制度

  1違章使用電器。為圖方便或省事,同學們經常違規使用“電爐”、“熱得快”、“電熱杯”等大功率電器,導致電線超載引起火災。

  2私自亂接電源。隨著學生宿舍熱水器、電腦等用電器具的逐步普及,有的同學便私拉亂接電線,增加了線路負荷,加上使用的大多是低負荷的軟電線,長期超負荷執行後出現絕緣老化,極易導致火災發生。

  3胡亂丟棄菸頭。菸頭表面溫度為200-300℃,中心溫度可達700-800℃,超過了棉、麻、毛織物、紙張、傢俱等可燃物的燃點,許多同學對其“威力”認識不足,亂扔菸頭,一旦與可燃物接觸就容易引起燃燒,甚至釀成火災。

  4肆意焚燒雜物。使用明火,最易發生火災,因為明火實際上是正在發生的燃燒現象,一旦其失去控制馬上便會轉化為火災。道理雖然簡單明瞭,但有的同學卻常常不以為然,隨意在宿舍內焚燒廢棄物,最終不僅自食苦果,還殃及他人。

  5擅自使用爐具。高校宿舍是同學們學習和休息的地方,但有的同學圖方便常在宿舍煮麵條,還有的將火鍋端到寢室裡慶祝同學的生日。凡此種種,無一不給校園安全造成隱患,對同學們生命和財產構成威脅。

  6隨意燃點蚊香。蚊香具有很強的陰燃能力,點燃後沒有火焰,但能長時間持續燃燒,中心溫度可高達700℃,超過了多數可燃物的燃點,一旦接觸到可燃物就會引起燃燒,甚至擴大成火災。

  7違規使用蠟燭。蠟燭作為一種可以移動的火源,稍不小心,就可能燒熔、流淌,或者倒下,遇可燃物容易引起火災。正因為其具有火災危險性而被許多高校禁止,但少數同學卻置若罔聞,最終釀成悲劇。

  三消防基本知識貧乏

  1不瞭解電氣基本知識。許多大學生對基本的電氣知識不瞭解,往往由於無知而造成火災,諸如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照明燈距離蚊帳太近、充電器長時間充電等都可埋下火災隱患。

  2不懂得滅火基本常識。前面講述了火災的三個關鍵階段,其中初期火災是最易撲救的,但部分同學由於平時不注意對消防基本知識的學習,在發現火險火情後,不知如何處理,失去了最好的滅火時機,以致火勢發展蔓延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