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參觀烈士陵園心得體會

  根據公安局黨委的安排,我們全體公安民警到塞北烈士陵園參觀學習,緬懷英烈,重溫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和入警誓詞,在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我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本文是範文,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決心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積極進取,銳意創新。

  一:

  2010年11月11日,根據朔州市公安局黨委的安排,我們全體公安民警到塞北烈士陵園參觀學習,緬懷英烈,重溫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和入警誓詞,在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我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青山埋忠魂,碧血印丹青。朔州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指揮鐵軍馳騁大江南北,抗日救國。數千餘名革命將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長眠在此。

  在塞北烈士陵園,大家伴隨著沉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伐,莊嚴地向遠在天國的烈士們送上了精緻的花藍,憑弔和緬懷革命先烈。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活動讓我們重溫了黨史,深刻體會到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後繼,英勇犧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塞北烈士陵園:主碑紀念廣場、史料陳列室。陵園內綠草如茵,翠柏挺立,雄偉的石雕和主碑紀念廣場,猶如一部巨書,記載著共產黨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鎮壓,挽救中國革命的英勇壯舉。緬懷英烈們時,我們的心靈受到從未有過的震憾,我們深知,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時刻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恥辱,一定要居安思危,繼承和發揚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自學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祕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 通過參觀學習,對“黨性”對“一名合格警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所肩負的責任,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思想上、行動上的先進性,為了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巨集偉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慰曾為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獻身的英烈們。

  二:

  辛亥革命雖然已經過去百年,但他對世人的影響依然不減當年。我們深深學習“辛亥革命”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懷念那些為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偉人。以孫中山先生為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他們解民倒懸,把全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結束了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從此,中國迎來了新的歷史程序。為此,我們班同學積極組織活動,參觀烈士陵園,緬懷先烈,不忘國恥,帶著激動與沉重的心情拜謁了烈士陵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走到這座為紀念抗日戰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園,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西方列強的殘酷壓迫下,是他們,挺起了胸膛,不畏槍林彈雨,冒死衝鋒在戰爭的最前線,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內憂外患之際,是他們,果斷出擊,置生死於度外,拋頭顱,灑熱血,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讓我們欽佩不已。

  烈士陵園之行,感受中華崛起之艱辛!從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就慘遭西方列強的踐踏,如此血腥,如此無情!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卻不能屈服!虎門銷煙讓世界震驚,三元里戰鬥讓侵略者膽寒!在中華民族覺醒之際,我們的先烈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勇敢衝出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著前進。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敵人暗殺在槍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溫飽都難以保證,但是就是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先烈們還能時刻胸懷祖國,不忘報效祖國,或許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這份愛國的精神,這份愛國的品質,震撼著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如果沒有他們英勇卓絕的戰鬥,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麼?如果沒有他們無私的對國奉獻,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優越的生活條件麼?在以前如此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先輩們都能堅定不移地努力奮鬥,不求回報,但是在今天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的社會裡,依然存在著不少虛度光陰、頹廢的自私自利份子,難道這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麼?

  戰士們走了,我們可以讓他們放心的走了。因為,我們繼承了先烈們的光榮傳統,繼承了先烈們的革命精神。沒有辜負先輩們的重望。我們今後的路將會越走越遠,也將越走越好。

  蒼松勁柏,在這片聖潔的土地上紮根生長,它們象徵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年長存。也告訴我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烈士業績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間。曾幾何時,崢嶸歲月,烈士們浴血奮戰,為全國人民的解放和發展捨生取義;建設時期,烈士們先人後己,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奉獻自我。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今日踏上這神聖高潔的土壤,戰爭年代中的槍林彈雨,和平時期的艱苦奮鬥盡在腦中清晰。在那些環境惡劣的過去,烈士們帶著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國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使得我們有機會坐在設施齊全的教室裡接受高等教育,我們怎能忘卻那些為了我們而付出和犧牲的人呢?怎麼敢不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條件呢?對於今天幸福生活著的人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創造、積極上進呢?

  我相信,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可以繼續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遠。革命烈士的無畏精神世代相傳,永不丟棄。我們要不忘革命精神,繼續烈士們的偉大事業,把對先烈的無限緬懷和對英魂的不盡敬仰,化為現實中不懈奮進的動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

  四月,萬物復甦,春意盎然。四月,令人嚮往,讓人感傷。人們總是不會忘記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看烈士事蹟,學烈士精神,踏上紅色之旅。看到了嗎,聆聽了嗎,感受到了嗎?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在烈士陵園前,我站著留了影,此時此刻,我心潮湧起,我們能否踏著先烈足跡?我們能否把紅旗扛起?一種激昂,一個振奮,一種思索,一個問題。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從父母、老師嘴裡知道羅世文、車耀先事蹟,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屠刀、威武不屈,深深紮根在我幼小的心靈裡。上小學的時候,我認識了“小蘿蔔頭”,他與我們一樣大的年齡,做的事情是那樣壯烈。我還從書本上讀到革命先輩,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國的明天,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可歌可泣。

  今天,我在“小蘿蔔頭”雕塑前,依然感到他的少年英姿,他在沉著的思索什麼?我反覆閱讀“獄中八條意見”,彷彿看到了先烈們鮮紅的血跡。在犧牲個人利益及生命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像先烈一樣無悔無怨?

  現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我們怎麼樣實現先烈的遺志?面對先烈,我感到,作為一個普通黨員,我們應該舉起民族振興的大旗!告慰先烈,我們正在經歷新的壯舉!櫛風沐雨不辭苦,改革路上譜新曲!我們用生命,像烈士那樣撰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