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臟病突發的急救措施

  心臟病突發來勢凶猛,處理不當就有致命危險。所以,掌握必要的急救方法可以讓你臨危不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常見心臟病急救措施:心絞痛

  症狀:胸前區針刺感、壓迫感,上腹痛,陣發性1~2分鐘甚至幾秒鐘,面色改變,伴頭暈出虛汗。

  施救者這樣做:

  初發時,首先要保持安靜。若痛感持續10分鐘不緩解時,要叫救護車:

  1.先解鬆領帶、皮帶、鈕釦等。

  2.讓病人坐下,等待陣痛過去。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當,並安撫病人,使其精神穩定下來。

  復發時,可以服常備藥:

  1.將醫生給的硝酸甘油藥含在舌頭下面,勿吞服,約1~2分鐘起效。

  2.若服藥無效,要懷疑心肌梗塞可能,馬上叫救護車送醫院。

  心絞痛病人隨身常備解痙藥物是十分重要的。

  常見心臟病急救措施:心肌梗塞

  症狀: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同時有心臟驟停或心律失常、嘔吐、休克等。

  施救者這樣做

  1.密切注視生命徵候情況的同時,叫救護車。

  2.解鬆衣服,讓病人保持半坐位或病人感到最舒服的體位,並保持絕對安靜。

  3.讓病人先含硝酸甘油如果是心絞痛發作,5分鐘之內可緩解。

  劇烈疼痛持續,放射到左腕、左肩背、左手背部,咽喉痛,或左牙痛,臉色蒼白,脈搏紊亂,是非常危險的。可以選擇以下姿勢中的某一種以病人感到最舒服為準保持著等候救護車到來。

  1.有桌子時,可讓病人伏在桌子上,兩手當枕,墊在頭下。

  2.疊高被子,讓病人背靠,讓頭部也倚在被子上。

  3.墊好枕頭,讓病人仰臥,並適度墊高腳跟。

  常見心臟病急救措施:心搏驟停

  心搏驟停判明後,能否立即進行有效的胸外按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效的胸外按壓可以保證重要臟器的有效迴圈,儘早恢復心臟泵血的迴圈功能。

  施救者這樣做心肺復甦

  1.病人體位病人仰臥於硬板床或地面上,頭部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以保證腦血流量。如有可能應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施救者體位緊靠病人胸部一側,為保證按壓力垂直作用於病人胸骨,術者應根據搶救現場的具體情況,採用站立地面或腳凳上,或採用跪式等體位。

  3.按壓部位在胸骨下1/3段。確定部位用以下方法:術者用靠近病人足側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確定近側肋骨下緣,然後沿肋弓下緣上移至胸骨下切跡,將中指緊靠胸骨切跡 不包括劍突處,食指緊靠中指。將另一手的掌根長軸與病人胸骨長軸一致緊靠前一手的食指置於胸骨上。然後將前一手置於該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手指 併攏、分開或互握均可,但不得接觸胸壁。

  4.按壓方法

  成人術者雙肘伸直,借身體和上臂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壓,用力適度,使胸廓下陷3.5~125px,而後迅即放鬆,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使心臟舒張,如此有 節奏地反覆進行。按壓與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放鬆時掌根部不得離開按壓部位,以防位置移動,但放鬆應充分,以利血液迴流。按壓頻率80~100次/分。

  小兒使患兒仰臥於診療桌上,足部略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於患兒胸骨中下部垂直向脊柱方向施力,使胸廓下陷;如是嬰兒,則用一手托住患兒背部,另一手以食、中指進行按壓。按壓頻率,年長兒80次/分,嬰幼兒及新生兒1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