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時的急救方法

  游泳對於不會水及會水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危險,一旦有人發生溺水我們該怎麼急救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溺水後的急救方法

  1、發現有溺水的人,會游泳並且會急救的人要將溺水者救出水面,如果你只是會游泳不會急救就不要強行的去救人,可以救比你體重小的溺水者。

  2、將溺水的人從水裡救出後,邊上的人要用紙或者當時能夠拿到的清理物品,清理出溺水者鼻腔及口腔裡的泥土和其他的異物。有假牙的要取出假牙並將其舌頭拉出。

  3、清理鼻腔、口腔後,對於有領口、腰帶的溺水者要鬆解領口和腰帶,女性的溺水者還要鬆緊裹的內衣及胸罩。

  4、倒水,電視裡常用的是按壓溺水者的腹部,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可以用你的膝蓋頂溺水者的肚子。對於體重較輕的小孩還可以用肩頂其肚子的方法將水倒出。

  5、將水倒出後溺水者還沒有清醒就要對其進行心肺復甦了,這個急救的步驟需要專業培訓的人操作,如果周圍的人都不懂的心肺復甦的方法就立即送醫院。

  溺水後的發病機制

  人體溺水後數秒鐘內,本能地屏氣,引起潛水反射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和外周血管劇烈收縮,保證心臟和大腦血液供應。繼而,出現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刺激呼吸中樞,進入非自發性吸氣期,隨著吸氣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氣道導致嚴重缺氧、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可有兩種情況:

  1.乾性淹溺

  喉痙攣導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無水吸人,佔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後,因受強烈刺激驚慌、恐懼、驟然寒冷等,引起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當喉頭痙攣時,心臟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臟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為乾性淹溺屍檢發現溺死者中僅約10%吸入相當量的水。

  2.溼性淹溺

  人淹沒於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應性屏氣,避免水進入呼吸道。但由於缺氧,不能堅持屏氣而被迫深呼吸,從而使大量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滯氣體交換,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呼吸道內的水迅速經肺泡吸收到血液迴圈。由於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變也有差異。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屬於低滲,統稱淡水。水進入呼吸道後影響通氣和氣體交換;水損傷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細胞,並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引起肺泡塌陷,進一步阻滯氣體交換,造成全身嚴重缺氧;淡水進人血液迴圈,稀釋血液,引起低鈉、低氯和低蛋白血癥;血中的紅細胞在低滲血漿中破碎,引起血管內溶血,導致高鉀血癥,導致心室顫動而致心臟停搏;溶血後過量的遊離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鈉及大量鈣鹽和鎂鹽。海水對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學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海水損傷後,大量蛋白質及水分向肺間質和肺泡腔內滲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高鈣血癥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高鎂血癥可抑制中樞和周圍神經,導致橫紋肌無力、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

  溺水後的臨床表現

  淹溺患者表現神志喪失、呼吸停止及大動脈搏動消失,處於臨床死亡狀態。近乎淹溺患者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與溺水持續時間長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質及器官損害範圍有關。

  1.症狀

  近乎淹溺者可有頭痛或視覺障礙、劇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顯,最初數小時可有寒戰、發熱。

  2.體徵

  皮膚髮紺,顏面腫脹,球結膜充血,口鼻充滿泡沫或泥汙。常出現精神狀態改變,煩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張力增加。呼吸表淺、急促或停止。肺部可聞及乾溼羅音,偶爾有喘鳴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窿,四肢厥冷。有時可發現頭、頸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