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地震有關知識

  據說,地震逃生只有12秒的時間哦。我們在平時學習,更能在發生地震時快速有效的逃生。下面就由小編給你介紹,希望你喜歡。

  預防地震知識

  一保持鎮靜就地避震,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在12秒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遠震常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一定不能跳樓,不能奪窗而逃。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充其量只有十幾秒鐘至一分鐘左右,地震過程是十分的短暫!是相當短促的。從開啟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在地震過程中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樓頂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去暫時躲避。因為這些地方房體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撐,抗震效能較好。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裡一定要注意避開牆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歷史經驗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傷亡人數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當你正在學校上課時,如果發生地震時,你正在教室裡上課,就地避震是上策,而任課教師則要臨時承擔組織指揮者的責任。遭遇地震時,正在上課的教師們應立刻向學生們大喊“臥倒!躲到書桌下!別動!臥著別動!”等命令。要不停地喊叫直到震動完全停止。教師要大聲喊叫,是因為地震會產生巨大的噪聲,並且不停的指示可以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這能使教師和學生覺得自己能夠應付這一切,這樣就有可能減少驚慌。切莫驚慌,對於成年人這同樣適用。震時知道怎樣做,教師的沉著和堅定會產生一種信任感,那些常常由驚慌而導致的可怕的災難也會因此避免。“蹲在課桌下!”“臥著別動!”教師發出的這個命令對正在上課的少年兒童和年輕人在地震中應當怎樣做時,是非常有用的。“蹲下”的姿勢是手和膝,以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寫字檯下而將一個胳膊彎起來護住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支手抓緊桌腿或寫字檯的一邊。在傢俱下的另外一個安全姿勢是靜坐在傢俱下面,使雙手都能自如地抓住寫字檯或桌子的腿。地震時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間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勢。在學校中某些書桌實際上是扶手上帶有一塊寫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學生實際上是躲不到書桌下面的,但他們卻可利用排椅。在大型課堂,排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學生們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間。

  三當你正在樓房內時,要保持頭腦清醒迅速遠離外牆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如果你在辦公樓裡,就趕緊藏到辦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儘量降低重心。地震過後要迅速撤離辦公室,撤離時要走樓梯。強烈地震破壞的照片幾乎總是顯示出各種建築周圍有一堆堆的碎石。事實證明,地震時一些嚴重傷亡者正是那些朝室外匆匆逃出的人。

  地震時,當人們試圖逃開時,即使是他們沒有被落下來的物體擊中頭部,也經常會跌倒或撞到東西上。我國大中城市的建築越來越多地採用框架結構,八度烈度時,只能使大樓牆體開裂和區域性倒塌,有時九度烈度時,也不致使框架損壞。有鑑於此,大家切記不要跳樓,也儘量不要冒然向外逃,應當保持頭腦冷靜,就地選擇避震地方。在單元樓房內,選擇開間小的洗漱室及廁所為好,況且上下水管道、暖氣管道也起一定的支撐和拉扯阻擋的作用。

  四當你正在平房時,應當充分利用12秒時間跑出室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緊挨牆根的堅固傢俱旁。趴在地上,閉口,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並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門開關,然後迅速躲避。

  五當你正在車間工作時,正在生產崗位時地震來了,必須保持冷靜,儘速就地避震,當機而行。千萬不要亂跑,一定要採取緊急措施,使儀器、機床斷電並停轉。要迅速關閉易燃、易爆及有如果你在化工工廠工作,要按原訂地震應急措施,採取防止易燃有毒氣體外洩,強酸強鹼等物質滲漏措施;限制反應進行。機械部份則要停電、關閉、停止運轉。地震時大部份人員避震,但需要有少數人在預先加固的支撐保護處監視險情,以便及時處理、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及蔓延。如果你是鋼鐵工人,工作在高爐旁,地震時要避開爐門或鐵水流淌的鋼槽。但對爐體,震前就要保證地震衝擊下的絕對安全。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自動化程度逐漸提高,一些資料儲存、重要檔案儲存庫等電腦系統,要採取耐震措施,防止記憶損壞,造成嚴重後果。

  六當你正在公共場所裡時,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亂。往往因一哄而起的亂衝亂撞、互相擁護而導致人身傷亡,造成人為的損失。地震時處在車站、商店、地鐵等場所的人員,切忌亂逃生,要保持鎮靜。就地擇物排椅、櫃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在飯館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劇院、體育館、體育場或競技場內,就躲在排椅之間。千萬不能亂跑、亂擠。千百人的劇院,正常散場時間也需十幾分鍾;震時混亂,擠、踩、砸、撞,定然要產生不必要的傷亡。影劇院的工作人員,應事先培訓,在發生地震、火災等重大事件時,能夠指揮群眾,不慌不亂有秩序地疏散。對老弱婦孺的關照,人人有責。

  七當你正在戶外時,大地抖動了……。請牢記:如果你在戶外,就停留在戶外,不要以為你的家屬還在屋裡,就冒著大地的抖動進屋去搶救,你要相信他們在屋裡也會作好應急保護的。即使震後將家人壓埋在廢墟下,你在外還可以及時搶救,將他們營救脫險。國內外很多震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過程中,在短短的幾十秒鐘時間內,人們匆忙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砸死砸傷的機率最大。你在戶外,要停留在開闊的地方。要遠離上面可能掉下東西的建築物其或上懸著高壓電線的地方。震時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使用蠟燭、火柴等明火。地震時汽車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地震開始時,假如你正在駕駛汽車,就請小心地減速把車停在路邊;如果可能時,停車不要停在電線杆、路燈、橋或高層建築物下。假如你正在橋上駕車,那麼就請保持低速行駛,使你與後面的汽車拉開距離,然後停下來,繫好安全帶滯留在車內。騎在自行車上的人遇到地震,會使重心不穩,左右搖擺,難以控制,要趕快下車,按上下道順序停放並就地蹲下。一定要注意防止上空飛落物的襲擊。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儲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