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報價有這麼大的差異原因何在

  造價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有時候,同樣的面積,幾乎相同的裝修內容,不同的裝修公司報價會相差上萬元。裝修報價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裝修報價有這麼大的差異原因如下:

  業內專家指出,在家裝價格管理上,因為受地區差異的影響,目前國家並沒有統一的報價標準。裝修專案和工程量的多少是影響整個裝修造價的直接因素,同時裝飾公司的規模、資質、等級、管理制度的不同,其收費標準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裝飾裝修中的費用應該包括:設計費、主材費、輔助材料費、工時費、管理費和稅金。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不要單純以價格來選擇家裝企業。因為到目前為止,確實仍然存在著裝修公司利用消費者的不懂行,在報價上玩“滑頭”的現象。

  那麼,稽核裝修公司的報價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注意核實裝修報價中的“加法”。有些家裝公司儘管在初期報價很低,但在與消費者簽訂家裝合同後,往往會有很多增項,有些甚至是設計師故意丟、漏的專案。最常見的“加法內容”包括:在簽訂合同前,裝修公司並不報清水、電路改造的價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終的結算中卻全部算最高價;或在水、電路改造施工時,有意延長水、電路管道的長度,消費者因此受到額外損失。

  注意核實裝修工程中的“減法”。消費者一般對木工、瓦工、油工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常規工程專案比較注意,監督得也緊些,但對於隱蔽工程和一些細節問題卻知之甚少。如上下水管道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強電弱電改造、空調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內很難看出來,也無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員常在這上面做文章。又如有些公司規定內牆要刷3遍牆漆,但施工隊員只刷了一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區別,但實際上卻降低了工藝標準,暫時是看不出問題,時間一長,毛病就會暴露出來。

  注意核實裝修報價中的“分項計算”。這些公司表面做得比較正規,將某一單項工程隨意地分解成多個分項,按每一個分項分別報價。消費者通常會覺得選這樣的公司是明白消費,卻不知其中的“貓膩”。如做門套,把門扇、門套、合頁等五金件分別作為單獨的專案計價,他們往往把一些分項價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費者不易覺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使總體價格提高了很多。更有甚者,把安裝和油漆的人工費也作為一項收費內容讓消費者再次交錢。由於受專業知識的限制,消費者往往不能識別這其中的祕密,也說不出這種報價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錢了。實際上,這種分項計價很容易重複計費,使得大部分消費者被“宰”還不知是怎麼回事。

  裝修報價是業主們裝修前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簽訂合同時需要認真看仔細的部分,那麼如何看懂裝修公司的報價呢?

  一、按效果圖報價

  家裝報價單體現的是基礎裝修價格,效果圖體現的是家裝完畢後的預期效果。消費者往往以為報價單對應的就是效果圖上的內容,直到施工後可能才發現,出效果的關鍵性材料居然需要自購。對這一點,一些設計師並不會提前說明,而為了達到效果,大多數消費者只好被迫接受現實,增加預算。

  二、水電改造預估偏低

  家裝報價單上水電改造基本都是預估費用,號稱多退少補,但真正施工時能少補點就已經是萬幸了。實際上,改水電費用最容易發生改動。大多數消費者都不懂施工規範,很容易想當然,設計師為了簽單,也很少幫助消費者仔細計算費用。該設計師表示,“水電改造很容易成為家裝預算超支的大頭兒,多出上萬元都是很有可能的。”

  三、特殊效果增加支出

  家裝報價單中包含牆漆的價格,但實際上,用含白色在內超過3種顏色,就需另外加錢。而有些效果普通磙塗根本做不出來,如改其他塗刷方式,還得掏錢。

  還有的設計師自身缺乏施工經驗和理論知識,勘察現場不細緻,做方案時也考慮不深入或者僥倖心理嚴重,這些都有可能造成中期產生增項。

  四、拉低某個單項的價格

  聽多了裝修公司的貓膩,業主都會事先向已經裝修的朋友求教,或是到市場上去了解某項材料的價格,可是他們瞭解的資訊往往是片面的。比如有個業主知道地板、瓷磚目前的單價,但是他並不一定了解地板安裝、貼瓷磚的人工費用,於是他把地板、瓷磚的價格砍下來了,卻在人工費用上吃了虧。

  解決辦法:看裝修報價單,不要只盯牢某個專案的單項價格,而是要綜合人工、損耗、機械等各方面費用以及其他專案的費用來看,如果發現某個價格非常低,那你就的審查其他專案的價格了。

  五、遺漏某些硬裝修的主材

  這恐怕是很多裝修業主遭遇過的問題。裝修報價單上被刻意遺漏了某些主材,業主被這種整體價格合理的報價單吸引而爽快簽約,但在接下來的裝修過程中業主將為裝修公司這些惡意的遺忘而不斷地往外掏錢。

  解決辦法:受訪的業內人士都建議業主先小人後君子,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在裝修合同或者協議上寫清楚所有主材,且標明購買者是裝修公司還是業主自己。通常比較容易被遺漏的主材是背景牆、吊頂等用於角落的材料。

  六、模糊所選主材的品質、級別、規格

  這是不規範的裝修公司較為常用的伎倆,雖然寫明瞭需要某些材料,表明了材料需要的數量,但是卻沒有說明到底選用什麼品質的、什麼品牌的、什麼規格的材料。

  解決辦法:要把單價和產品的規格配套起來看費用,要求報價單的每一項儘可能詳細地說明材料的各項要素。裝修期間注意核查相關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採購。

  七、偷換材料計量單位

  這一招對於非專業的業主來說是最難看穿的,因為業主很少注意到報價單上的單位,不太瞭解不同的單位意味著報價數字偏差很大。比如定做一個鞋櫃,報價單上寫著“主材:8毫米玻璃擱板+1釐米鋼化玻璃+鏡子+輔料,單位:項,數量:1”貌似很合理的樣子,其實關於鞋櫃的尺寸大小沒有說明,就給後來的裝修者留足了鑽空子的機會。

  解決辦法:國外的裝修報價一般都是按照實際面積來算的,事先說明所有裝修材料,然後根據每平方米需要的裝修費用再乘以房子總面積,就得出了裝修總價。國內的室內裝飾雖然還沒有發展到這一步,但在很多專案上還是建議按照實際面積來算,比如衣櫃、鞋櫃等,儘量少以‘項’為單位,免得在裝修過程中出現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