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於汽車的保養規定

  一直以為,只要汽車在保修期內,就只能到4S店保養,此番國家質監總局出面就汽車“三包”問題做一些澄清時,對於汽車的保養規定做出瞭解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三包”

  是去年10月起才實施的,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內因消費者未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產品而造成損壞的經營者可以不承擔本規定所規定的三包責任。”於是,一些廠家據此在保修保養手冊等隨車檔案中規定:“消費者必須在生產者授權的4S店保養否則經營者不承擔三包責任。”

  這種規定看上去挺有道理:你不在我的授權4S店保養,就有可能使用不合格零配件或是施工操作不規範,從而導致汽車故障。問題是,一,我不去4S店,保養質量不一定比4S店差;二,即使我自行保養出了問題,我只承擔與保養有關的責任,其它部分的保修不能也因此一筆勾銷。

  比如說,我在保修期內有一次沒到4S店換機油、機濾,我的車子傳動軸漏油了,是不是也就不給保修了呢?話說,傳動軸漏油跟我在哪兒換的發動機機油有半毛錢關係嗎?

  其實,這個例子不是假設,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例項:一個標緻307車主在廠家規定的保修期內,只到4S店做過兩次保養,後來嫌又貴又麻煩,就自己找地方保養了。等傳動軸出問題到4S店索賠時,才知道“脫保”的車子已經不能享受保修了。

  在汽車三包實施前,“脫離保養”就等於“脫離保修”,這基本是行規,各個品牌的4S店都是這麼執行。三包政策出臺後,一些廠商還想這麼幹,要不是質監總局出面澄清,大家還矇在鼓裡。

  汽車廠商以“脫保”為藉口而拒絕履行保修義務,是一種非常無恥的行為。這是赤裸裸地“脅持”,以自己應承擔的保修責任作為籌碼,迫使車主在自己的4S店中保養。一旦脅迫沒有成功,就把保養責任賴掉。

  車主到4S店保養,汽車廠商可以賺取保養的利潤;而一旦車主自行保養,汽車廠商就藉口拒絕承擔質保期內的保修責任——不管怎麼樣,廠商都不吃虧。

  :4S店汽車保養

  4S店保養比較規範,零部件也比較可靠,但價位卻普遍過高。比如,小保養換個機油機濾,連材料帶工時,比專門的保養店價格差不多要翻番,一些車主感覺太宰人。所以,要想把車主留在4S店裡保養,應該把價位調整到合理的水平,而不是靠脅迫手段強行留人。

  4S店靠賣車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汽車裝具和維修保養成了4S店利潤的重要來源。為了讓客戶多在店裡消費,4S店還拿“保修”當人質,迫使車主在4S店進行導航、音響、燈光等的升級業務。

  比如,某車主買了一款低配車型,想把原車的音響升級成帶導航的一體機,店員“負責任”地提醒說:“這些東西最好在我們店裡裝,我們這裡有原廠導航,你要自己在外面裝,屬於私自改裝,整車保修就沒有了”。

  所謂“原廠導航”“原廠氙氣燈”之類,大多不過是在4S店在外面採購的汽車裝具,再加價至少一倍賣給車主罷了。這些東西比起整車來不起眼,但賣一臺車賺的錢未必有讓客戶加裝幾項裝具賺的錢多。

  現在的發動機比較嬌氣,而吾國的油品質量比較差,一些發動機鬧了毛病,比如EPC燈亮啦、加速沒勁兒啦,4S店一般都會跟車主說:你加的油有問題。這裡邊,一部分確實是油的問題,一部分是發動機本身設計、零部件質量引發的毛病,但廠商一般不願意把責任攬到自己頭上,普通車主又搞不懂,於是油品就成了順手牽來的替罪羊。

  汽油都能當替罪羊,發動機機油這種技術含量更高的東西,自然免不了成為廠商拒保的藉口。比如,你的發動機鬧了毛病,4S店一口咬定是加了劣質機油所致,普通車主又怎能分辨是否確實如此?即便車主認定發動機故障跟自己換的機油沒關係,又如何去證明?

  現在,時不時有新車自燃的訊息傳出,一些車,什麼地方都沒改動過就自燃,如果車主加裝了個導航一體機,就算徹底說不清了。廠商肯定斬釘截鐵地告訴你,汽車線路被改動,所以不負任何責任。

  12種錯誤的汽車保養方法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1、烈日下洗車──傷車漆

  很多私家車主喜歡在烈日下洗車,認為這樣洗後很快就能將車身上的水晒乾。實則錯矣,在烈日下洗車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鏡效果會使車漆的最上層產生區域性高溫現象, 時間久了,車漆便會失去光澤。若是在此時打蠟,也容易造成車身色澤不均勻。

  所以,洗車打蠟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條件下進行,如果無法保證,則最好選在陰天或是 晴天的早晨、傍晚時分進行。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2、圓圈方式打蠟──效果差

  說到打蠟,很多人都習慣性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3、洗車像洗澡──害空調

  夏季氣溫升高,灰塵加大,車身容易髒,車主洗車的頻率也開始上升,很多車主在洗車時也希望像給自己洗澡一樣弄得徹徹底底。但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車空調外表的乾爽,如果汽車空調不小心被弄溼,會影響到汽車空調的壽命。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4、機油太多──出故障

  當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摩擦會因機油的量少而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程度,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但是,如果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桿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而且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

  因此,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5、螺栓上油、過緊──事故易發、永久變形

  A、部分私家車車主為了防止車輪上螺栓、螺母生鏽而塗上潤滑油,此種做法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易造成螺栓、螺母鬆動乃至脫落,引發行車事故。因為螺栓和螺母擰緊後,相互間具有自鎖的特性。而塗上潤滑油後,二者之間的自鎖係數變小而造成自鎖效能的下降。

  B、汽車上用螺栓、螺母聯接的緊韌體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若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線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不要在車輪螺栓螺母上塗油。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6、風扇皮帶太緊──軸承負荷大

  夏季氣溫較高,有的司機認為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可以提高發動機冷卻效果,因此便一個勁地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造成風扇皮帶過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風扇皮帶應該保持鬆緊適當,因為過緊會使軸承負荷過大,磨損加劇,功率消耗增加,同時也會使水泵軸彎曲,皮帶拉長變形,壽命縮短。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7、進口輪胎──不適用

  有些人買輪胎特別喜歡強調“進口”。國外推的新款輪胎對國內的使用者來說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適用。歐洲平整的路面與貴陽的路況有較大區別,適合歐洲路況的輪胎在貴陽就難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衝擊力方面顯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義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側起包在所難免。

  一些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後,都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在輪胎側面增加了一層簾子布,從而大大增強了胎側的抗衝擊力,合資生產的輪胎從效能上講完全能夠替代進口貨。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8、新蓄電池不充電──縮短壽命

  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次充電,初次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

  極大的影響。若不充電,即加“水”直接使用,蓄電池的容量不高,壽命將縮短;若直接充電,也會縮短壽命。

  通常蓄電池的初次充電是在加註完電解液後,用小電流充電大約1小時左右即可安裝使用。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9、車內裝置隨意加──影響行車安全

  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裝置,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效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行車安全。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10、冷卻水溫度太低──磨損發動機

  夏季天氣炎熱,有的司機為了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一味要求冷卻水溫度低。

  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試驗表明,汽車行駛時冷卻水溫度為 40─50攝氏度時,發動機磨損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並非越低越好,一般應控制在 80─90攝氏度之間。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11、水箱“開鍋”速加水──氣缸開裂

  夏季天氣熱,有的司機一看見水箱出現“開鍋”現象,就擔心發動機溫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它極可能造成氣缸蓋因為突然受冷而出現開裂現象。

  如果碰見水箱“開鍋”,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停車,讓發動機保持怠速空轉繼續散熱;同時打開發動機罩,提高散熱速度。待冷卻水溫度降低後,再將發動機熄火。此時如果冷卻水數量不足時,應緩緩新增,以防氣缸蓋因驟然受冷而出現開裂。

  汽車保養錯誤方法12、長期不用車或短途用車──機件受損

  有的人雖然成為了有車族,但平時“不捨得”開車,只有放假時才開車出去玩,其實這樣的用車方式是很傷車的。引擎與變速箱等傳動機件表面會因常處於與空氣直接 接觸的狀態而生鏽,電瓶也會因為長期的自然放電影響到使用壽命。

  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幾天就跑一次車,跑個三四十分鐘。另外,總是短途用車也會傷車,車隨時在動但都開不遠,是傷車的重要原因。

  車上機件在發動機啟動至穩定階段之間磨損最嚴重,發動一次車電瓶所消耗的電力也大約要行駛20分鐘才能補足,這樣的用車習慣很容易使車子提早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