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肖牛的故事
生肖牛溫厚老實是終生天性,對國家有強烈的熱愛,有理想有抱負,重視工作與家庭,是尊重傳統的保守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關於生肖牛的來歷故事!
關於生肖牛的來歷故事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於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夫託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願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願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傢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願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後,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後,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於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託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裡草,當初你怎麼保證的?從今以後,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准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幹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於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並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鬆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
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關於生肖牛的神話故事
織女住在天河的東邊,她是天帝最小的女兒,因為很會織布,所以大家都叫她“織女”。
織女每天辛勤忙碌地織著布。早晨,她織出霞光萬丈的朝陽;中午,她出萬里無雲的晴空;黃昏,她織出彩霞滿天的夕陽;晚上,她又忙著在黑錦上綴滿亮晶晶的星星。
她每天工作的很辛苦,可是卻十分孤單,因此總是悶悶不樂。在天河的西邊有一個放牛的牛郎,他的工作是飼養天上的牛隻。他要牛群吃草,替牛群洗澡,每天的工作非常多。可是牛郎是一個勤勞踏實的年輕人,他每天辛勤地工作,將天上的牛隻養得又壯又好,天帝很欣賞他。
有一天,天帝召集了牛郎和織女來。
“織女,我看你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總是不快樂。你的年紀也不小了,我想把你許配給牛郎,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天帝問織女。
織女知道牛郎是一個誠實,負責的年輕人,於是就說:“一切但憑爹作主。”說完,她就嬌羞地把頭低了下去。天帝非常高興,就對牛郎說:
“牛郎,我最寵愛這個小女兒,她可以說是多才多藝。我看你也是個有為的青年,現在我將女兒許配給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牛郎看織女,覺得她是一個溫柔可愛的女孩,於是就欣然答應了。
從此,牛郎和織女就過著非常恩愛的生活。他們常常手拉著手,在天上遨遊,欣賞風景。織女對於一切都感到那麼新鮮、有趣,因為以前她從不曾出門遊玩,每天忙碌的工作,根本不可能讓她有休息的機會。
牛郎也一樣,以前因為要放牛,所以每次也只能到草原上,現在有織女相伴,一起到處遊玩,真是快樂無比。
可是,他們都忘了彼此的工作。織女忘了織布,結果天空一片空白,再也沒有美麗的天色;而牛郎忘了看牛,結果天牛到處亂跑,將天庭弄得一蹋糊塗。天帝生氣地對他們說:“你們兩個太令我失望了,整天只知道玩樂,卻疏忽了自己的工作,我決定好好處罰你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見一次面,除了這天外,都不準相見。若是你們違犯命令就將你們處死。”
從此以後,牛郎和織女只好一邊忍著相思之苦,一邊工作,只盼望七月七日來臨。
喜鵲因為非常同情牛郎織女的遭遇,就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為他們搭起一座橋,讓他們能相逢於鵲橋上,互訴相思之苦。
關於生肖牛的文化象徵意義
中國的漢字中,只要與牛配伍的,不是有那麼點牛勁,就是有那麼些牛的精神,否則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牛。
“牧”指放牛之地。“犁”則指牛耕地之器物。“犧牲”古意為以牛充當的祭品。脾氣倔如牛的稱“犟”。牛角稱為“犄”。死不悔改的牛性謂之“牾”。此外,如“牡”、“物”、“特”、“牿”等也都是與牛沾親帶故的本家。
牛體大,毛自然多,因此以“牛毛”喻眾多而細密。《抱朴子》書裡說:“為學如牛毛,獲者如麟角”,強調做學問之不易。杜甫有“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的詩句,是古代法令繁苛的具體描寫。
古人以竹蒲作畫,以牛拉車載書,所以有“汗牛充棟”的故事。柳宗元文:“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出汗牛馬。”後人遂把書籍多稱為“汗牛充棟”,可見牛很早就沾染上了書香。
牛有四個囊,食下物後能反芻,食量很大,民人譏笑人食量大者為“牛肚”,稱人善飲的為“牛飲”,脾氣大的稱為“牛脾氣”。稱制止發脾氣或遏止說謊者為“扯牛鼻”。罵人不愛惜物品為“牛神”。譏人粗野不潔為“牛樣”。稱人行動遲緩如牛為“牛步遲遲”。買妻求草者被諷為“夯牛頭”,即戴假而具以遮羞之意。
牛以愚忠聞名。人們常把不智不肖,愚笨者稱為“蠢牛”或“飼牛”。古時譏笑目不識丁者為“青瞑牛”瞎眼牛。世人謂不明話意為“對牛彈琴”。稱譭譽由人為“呼牛呼馬”。正如從《莊子》所云:“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謂之馬。”形容賢愚利鈍不分為“牛驥共宰”。形容貌醜或宵小朋友摯為“牛鬼蛇神”後老師意得以辱名。報恩於人寧“做牛做馬”,即做牛馬為人耕作馱行之意。
此外,“歸馬放牛”比喻戰事結束,士兵解甲歸田永息兵弋。“九牛一毛”言極多數中的一小部分。“九牛一虎”形容極大的力量。“土牛林木馬”比喻有形而無實質。“騎牛找牛”比喻忘其本而有他求之意。“吳牛喘月”形容過分的懼怕。“老牛推車”譏人力盡無能。
在民間俚諺中,“黑漢、犁牛、鐵青馬、一個作活就頂兩”喻人身強體健,力氣大,一人做兩人的事。“有錢買牛馬,不如牛生氣”,謂人當選用有肚量的幹才,而不必人做事不把握重點,卻專門注意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謂不切實際。“牛吃稻草,鴨吃魚蝦”,及謂各人福氣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