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的種植方法
甘菊又叫巖香菊,是菊科菊屬的植物。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甘菊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甘菊的栽培技術
甘菊學名: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又叫巖香菊,是菊科菊屬的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吉林、雲南、江西、新疆東部、四川、河北、山東、青海、遼寧、山西、浙江、湖北、甘肅、陝西、江蘇等地,生長於海拔630米至2,8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岩石上、河岸、荒地、河谷及黃土丘陵地。在同一分佈區內與野菊有雜交的可能。
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莖。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僅上部傘房狀花序分枝。莖枝有稀疏的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稍多。基部和下部葉花期脫落。
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釐米,寬1.5-4.5釐米。二回羽狀分裂,一回全裂或幾全裂,二回為半裂或淺裂。一回側裂片2-34對。最上部的葉或接花序下部的葉羽裂、3裂或不裂。全部葉兩面同色或幾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幾無毛。
中部莖葉葉柄長0.5-1釐米,柄基有分裂的葉耳或無耳。頭狀花序直徑10-1520毫米,通常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或稍緊密的復傘房花序。總苞碟形,直徑5-7毫米。總苞片約5層。外層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2.5毫米,無毛或有稀柔毛;中內層卵形、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部苞片頂端圓形,邊緣白色或淺褐色膜質。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長5-7.5毫米,端全緣或2-3個不明顯的齒裂。瘦果長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甘菊的生長習性
甘菊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氣候、陽光充足、忌遮蔭。耐寒,稍耐旱,怕水澇,喜肥。生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黃土丘陵地,海拔630-2800米。[2]
最適生長溫度20℃左右,在0-10℃以下能生長,花期能耐-4℃,根可耐-16~-17℃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地熱高燥,背風向陽,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排水良好,pH6-8的砂質壤土或壤土栽培為宜。忌連作。可與早玉米、桑、蠶豆、菸草、油菜、大蒜、小麥間套作。粘重土、低窪積水地不宜栽種。
甘菊的繁殖方式
繁殖栽培技術藥用菊主要用扦插、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育苗移栽法:4月下旬至5月上旬擷取母株的幼枝作插穗,隨剪隨插,插穗長10-12cm,頂端留2片葉,除去下部2-3節的葉片,插入土中5cm,頂端露出3cm,按行距24cm開溝,溝深14cm,每隔15-20cm,扦插1株,覆土壓實,澆水。扦插後要遮蔭,經常澆水保溼,鬆土除草,每隔半月施稀人糞尿1次,約經15-20d生根,待生長健壯後即可移栽。赤可使用兩次扦插法,使稀栽推遲至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分株繁殖:11月選優良植株,收花後割除殘莖,培土越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待新苗長至15cm高,選擇陰天,挖掘母株,將健壯帶有白根的幼苗,適當煎去枝葉,按行株距40cm×40cm開穴,每穴栽1-2株,煎去頂端,填土壓實,澆水。
甘菊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繁殖栽培技術藥用菊主要用扦插、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育苗移栽法:4月下旬至5月上旬擷取母株的幼枝作插穗,隨剪隨插,插穗長10-12cm,頂端留2片葉,除去下部2-3節的葉片,插入土中5cm,頂端露出3cm,按行距24cm開溝,溝深14cm,每隔15-20cm,扦插1株,覆土壓實,澆水。扦插後要遮蔭,經常澆水保溼,鬆土除草,每隔半月施稀人糞尿1次,約經15-20d生根,待生長健壯後即可移栽。赤可使用兩次扦插法,使稀栽推遲至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分株繁殖:11月選優良植株,收花後割除殘莖,培土越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待新苗長至15cm高,選擇陰天,挖掘母株,將健壯帶有白根的幼苗,適當煎去枝葉,按行株距40cm×40cm開穴,每穴栽1-2株,煎去頂端,填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需中耕除草3-4次,每隔半月1次,後兩次中耕除草結合培土。苗高30-40cm進行打頂,第2次在6月底,第3次不遲至7月。菊花喜肥,但應控制施氮肥,以免徒長,遭病蟲為家。一般在幼苗成活後施稀人糞尿或尿素,開始分枝時施人畜糞及腐熟餅肥,9月施濃糞肥,增加過磷酸鈣,施肥應亥集中在中期。生長前期少澆水,是旱澆水,9月孕蕾期注意防旱。雨季要排除積水,以防爛根。春、夏季採收,切段晒乾。
病蟲防治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葉枯病,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發病實期摘除病葉,中用1:1:100波爾多液或65%可溼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根腐病,6月下旬至8月上旬發病,可用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灌注。鏽病可用敵鏽鈉97%可溼性粉劑200倍液噴射。另有白粉病、霜黴病、黃萎病等為害。蟲害有棉蚜、大青葉跳甲、菊天牛、癭蟥、斜紋夜蛾、地老虎等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