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_印度舞表演服裝圖片

  印度舞是一種充滿神祕色彩的舞蹈,歷史悠久,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展示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一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二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三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四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五

  兒童印度舞化妝圖片六

  印度古典舞蹈的分類

  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產生於曼尼普爾地區,因而得名。曼尼普爾一向有“舞蹈之鄉”的稱號,舞蹈是曼尼普爾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必備的一種美德。

  曼尼普利舞,由優美的民間舞蹈發展而來。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溼婆神和雪山神女創造了一種舞蹈,並且選擇了一片適於跳這種舞的山谷地帶,但是地勢低窪,淹在水中。於是溼婆神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了窪地,開闢了一片跳舞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爾。溼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爾跳的第一個舞蹈叫拉伊哈羅巴舞。拉伊哈羅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種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時,往往全村人蔘加。

  曼尼普利舞是幾種舞蹈的總稱,屬於曼尼普利舞的有與頌神有關的班格·賈蘭恩舞快步舞、格拉達爾·賈蘭恩舞擊掌舞、表現克里希納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爾舞夥伴舞、潑水節時跳的塔巴爾·金格比舞月光舞等。平常人們所說的而且也是聞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滿豔情的拉斯·利拉舞而言。據說,大約在1700年前,曼尼普爾地區出了一位國王,名叫傑辛格。一次,他在夢裡看到了拉斯·利拉舞,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便教他的女兒學會了這種舞蹈。從此,使這個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拉斯·利拉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袞古·拉斯舞林舞、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耶·拉斯舞、迪沃·拉斯舞等。所有這些舞蹈,都是表現克里希納和高比族一種牧族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角是拉塔和克里希納。

  拉塔和高比族姑娘們穿一種叫巴尼格的圓圈裙,沒有褶紋,裙子上罩一件薄紗,腰部系一根腰帶,上身穿一件緊身短衣,頭戴薄紗巾和帽子。克里希納穿黃色衣服。他們的服裝色彩,同舞蹈氣氛十分協調,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優美動人。

  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是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印度學者認為,這個舞蹈淵源於北印度的雅利安文化,但在南印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婆羅多舞在南方的發展,與南方各廟宇裡的神奴有密切關係,傳說仙人婆羅多是這個舞蹈的祖師。

  關於婆羅多舞的來歷,說法不一,但不管哪種說法,都與阿周那有關。有一個故事說,在阿周那寄居他鄉時,他把這個舞蹈教給了摩德斯耶維拉特國的公主烏特拉。後來,這個舞蹈又從維拉特今天的齋普爾傳到全印度;另一個故事說,阿周那在羯陵伽國京城馬勒格·巴登摩時,把這個舞蹈教給國王吉特拉瓦亨的女兒吉特朗格達她後來同阿周那結了婚。所以在南印度,一般認為,吉特朗格達後來當了神奴,阿周那回國時,她沒有和他一起走。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舞蹈是由泰米爾納德邦著名的民間舞蹈古拉溫吉舞發展而來。古拉溫吉是一個流動的山族,他們在全邦範圍內活動,靠看手相和跳舞賣藝營生,他們跳的舞就叫古拉溫吉舞。古拉溫吉舞比婆羅多舞簡單,但是很受歡迎。

  啞演是婆羅多舞的特點,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動作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諸如戰爭、愛情、仇恨等等。它需要道具,戴各種面具表達不同故事也是此舞的一大特點。婆羅多舞一般由格爾納塔克音樂伴奏。阿爾利布琴一響,演員併攏雙腳,兩手向頭上方伸去,然後隨著幕後傳來指揮演員動作的樂器聲,演員用頸部、嘴、眼睛、雙手及身體其他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情,自如地表現各種思想。

  克塔克舞

  克塔克舞產生於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著名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

  克塔克本是一個種姓,專門從事舞蹈,以賣藝為生,他們所跳的舞叫克塔克舞。克塔克舞原是一種宮廷豔情舞,在封建帝王時代,專供王公貴族茶餘飯後消遣。現在成為大家皆跳的舞蹈。

  克塔克舞男女均可表演。內容主要是表現克里希納與拉塔的愛情故事。克塔克舞演員的腳上繫有許多小銅鈴,演員隨著鼓聲的變化而發出不同響聲,時而鏗鏘有力,繁音流瀉;時而細碎悅耳,娓娓動聽。隨著鼓點和音樂用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麵部表情,表現各種感情,所以有人稱它是表演各種體態的舞蹈。這種間蹈大多出現在銀幕上和舞廳裡。

  格塔克裡舞

  格塔克裡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格塔克裡舞實際上是一種故事性很強又獨具特色的頌神舞。大詩人瓦拉多爾稱格塔克裡舞為“藝術的皇后”。把故事、詩歌、音樂、舞蹈。表演和繪畫巧妙地結合起來,是格塔克裡舞的一大特點。

  格塔克裡舞通常在廟會期間於夜晚演出,劇中所有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的形式是啞演,但有敲打樂器伴奏。舞中的故事情節,用朗誦詩的形式表達。詩句都是梵語化的馬拉雅拉姆語,一個人在幕後朗誦。演員身軀的姿態和手勢,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通過雙腳跳動的快慢,兩手和十指的各種動作以及眼睛、鼻子和嘴脣等的不同動作和表情來表現詩句的內容。演員們只表演不說話。優秀的格塔克裡舞演員,十分精通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演技巧,他們只用眼神就可以表現各種思想感情,用眼睛轉動的快慢,表現圓圈,阿拉伯數字“8”等。他們表演天鵝、蛇和猴子等動物的動作,形象也非常逼真。他們甚至可以用半邊臉表演憎惡和憤怒,用另一半臉表演高興和歡樂。

  面部化妝在格塔克裡舞裡佔有重要地位。這種化妝,是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經過化妝的面部,有助於表現舞蹈的各種思想內容。他們用米粉熬成的稠漿糊,塗在面部,根據角色的不同,再塗上綠色、紅色和黃色等五種顏色,正面人物臉上再塗淺綠色和白色;反面人物臉上塗幾層粉白色,鼻子四周塗紅色,眼睛四周塗黑色,佩戴紅鬍鬚;女角在黃色和淡紅色的底色上,塗一層白色。

  格搭克里舞,一般都取材於《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大史詩,但是現在也有人用它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

  格塔克裡舞蹈藝術,一般人不太容易欣賞,但是在喀拉拉邦,人人都能領會它的藝術美,而巳城市鄉村都會演格塔克裡舞。

  印度舞的特點

  基本動作

  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鐘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

  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

  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如果跳錶現穆斯林題材的舞蹈,只能用小鑽,因為紅點是印度教的象徵。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

  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

  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據說有舞蹈家經過訓練可以只動腳上的一塊小肌肉,使得只有一個腳鈴響。

  動作

  手姿:

  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鍊,可謂“心靈手巧。”[3]

  微笑:

  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

  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

  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

  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

  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各部位姿勢要點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鍊,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勢。這個姿勢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勢,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