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書法楷書

  元代楷書,是元代書法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楷書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在復古思潮影響下,楷書到元代得以復興,遙承晉唐,扭轉了兩宋時期楷書衰微的頹勢。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楷書的形成與發展

  在歷史上,楷書也叫真書、也叫正書,甚至也有將隸書稱為楷書的,在名稱上不盡一致。楷書作為一種書體,在歷史上肯定是慢慢形成的,而且公認的是從隸書演變而來的,時間應該是在東漢時期。傳統的說法是由東漢時期王次仲首創楷書。《宣和書譜》中說:“上谷王次仲始以隸字作楷法,所謂‘楷書’即今之正書也”。王次仲,東漢時期書法家,今河北懷來人,首將隸法作楷法,字方八分,稱為“八文書”。

  嚴格講,王次仲當時的楷書有很多隸書的成分,是介於隸書和楷書之間的體勢。從體勢上講,和我們見天的楷書並不完全一樣。我們今天所用的楷書叫“今楷”,確切地說,今楷是到了唐代才正式形成的,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寫的楷書仍然是唐代的楷書。

  至於說王次仲創造了楷書,我個人覺得有失於公允,我們很難想象,只憑一個人的力量怎麼可以完成一種書體的創造和形成,並被後人所公認、所流傳?這應該說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一點也是應該肯定的:在由隸書往楷書方面演變的過程中,王次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一位傑出的代表。

  但不管怎麼說在東漢末年時期,楷書的基本特徵已經形成。

  東漢以後,到了魏、晉時期,出現了一批傑出的書法大家,如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等,他們將楷書推到了一個高峰,楷書已經成熟,以至於到了隋唐時期楷書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僅有的變化也就是風格特點上的不同而已+

  楷書入門口訣:

  楷書稱正楷 起筆多藏鋒

  學書必先行 行筆用中鋒

  筆畫形態穩 回鋒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 結構講造型

  結構搭配勻 多臨古人帖

  章法要講究 用筆講技巧

  筆筆得到位 楷書要寫好

  清朗必整齊 重在用腕上

  欣賞: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