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下部為什麼比上部甜

  甘蔗是甘蔗屬Saccharum的總稱,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那麼,?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了有機物主要是澱粉。這些有機物一部分經呼吸作用消耗掉了,以供植物體生命活動需要,另一部分有機物便積累下來。甘蔗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強,所以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不停地向莖的尾部、葉運輸,所以甘蔗的水分含量特別高。多餘的有機物不停地往下運輸,所以甘蔗的下部有機物越積越多。開始製造的有機物主要是澱粉,要轉變為蔗糖需要一定的時間,甘蔗的下部生長的時間長,澱粉轉變為糖的數量也就越多;而且由於沒有葉的包被,再加上有顏色,能直接接受陽光,這不僅有利於有機物的製造,而且有利於把澱粉轉變為糖。所以甘蔗的下部比上部甜。


甘蔗

  甘蔗營養價值

  甘蔗汁多味甜,營養豐富,被稱作果中佳品,還有人稱:“秋日甘蔗賽過參”。

  我國古代醫學家還將甘蔗列入“補益藥”。

  據營養學家介紹,每一百克甘蔗中含有64千卡的熱量,0.60克的膳食纖維,蛋白質0.4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16.00克、鈣14.00毫克等等。

  甘蔗中含有的水分比較多84%左右,甘蔗中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多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 中鐵的含量特別多,居水果之首,故甘蔗素有“補血果”的美稱。

  甘蔗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含有的天門冬氨酸、穀氨酸、絲氨酸、丙氨酸等多種有利於人體的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等等。

  甘蔗食療作用

  甘蔗味甘、性寒,歸肺、胃經;

  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等功效;

  主治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結,消化不良,反胃嘔吐,呃逆,高熱煩渴等。

  甘蔗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甘蔗是能清、能潤,甘涼滋養的食療佳品,古往今來被人們廣為稱道,就連那些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們對其也情有獨鍾。唐代詩人王維在《櫻桃詩》中寫道:“飲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而大醫學家李時珍對甘蔗則別有一番見解,他說:“凡蔗榕漿飲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將食用甘蔗的微妙之外表述得淋漓盡致。

  孕婦能吃甘蔗嗎?

  還有注意的是孕婦不宜常吃甘蔗。因為甘蔗含有大量糖份,吃的越多血糖就越高,處於特殊時期的各位孕媽媽當然要提高警惕,謹防妊娠糖尿病哦!孕婦吃甘蔗時,如果當血糖超過正常限度,會促進面板上的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容易引發面板起小癤子或癤腫。如果病菌侵入面板深部,則可能引起菌血症而威脅胎兒生存的內環境。

  過多的攝入糖分還可以使身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產生過多,使血液變成酸性,也容易導致胎兒發生畸形。即使分娩後嬰兒正常,但有可能在成年後引發糖尿病。所以,孕婦對於甘蔗這樣含糖高的食物不要食之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