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懷舊的散文
不知從何時起,人總喜歡懷念過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者一個人靜坐的時候,總喜歡一個人回憶著過去的點滴。你們想不想看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懷舊
舊時月色,這四字已足夠人良久回味。人是擅長懷舊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件,越舊越美得驚心。
懷舊,譬如細嗅暗香。眼前風物,不缺明晃晃的鮮豔,不缺芳香濃郁撲鼻。而往昔之種種,似窗臺上的乾花,減了幾分明亮,而香氣也是減了的。人要沉靜下來,深呼吸,卻忽然發現暗香襲來。如在一條長巷,巷口嗅到幾絲酒香循著香味往巷子深處尋,行到酒坊,坐下,飲酒至醉,明月起東山月色溶溶。
姜夔想起月下玉人。所謂玉人,佳人也。心中所喜歡的、所欣賞的人,皆可稱之佳人。然而“玉人”二字較“佳人”更溫潤更柔情脈脈。“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姜夔想起,舊時年歲裡,曾有許多夜晚,月色皎潔,天地清明,梅花都開好了。溫一壺酒,或沏一壺茶,梅邊吹笛。一人,一笛,一樹梅花一天月。真是良辰美景。她若不在,縱有萬千光景,也無可值得留戀。且請她來。
你有沒有那麼一些時光,在梅邊,在月下,在相看兩不厭的人身邊,在年輕的明亮的日子裡,沉醉美好?
花開堪折直須折。臘梅木質疏鬆,枝條脆弱,還好,臘梅多枝杈,便於登踏。和心上玉人一起折梅,心喜樂,花亦愈發清香動人。
採擷梅花,有一些講究。要將那些花開半朵的,或枝上滿是花骨朵的。花兒全開的,回房插在瓷瓶裡,幾天就謝了。然而,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縱使一枝梅在瓶中可以養著好多天,看好多天的花開,嗅好多天的香,這花究竟還是要凋謝的。譬如好時光,誰能有一種秒的法子,使好時光似太陽恆遠不西落?
永遠有人年輕,永遠有人老去。年輕人總有新鮮的快樂;在時光中緩緩老去的人們,他們懷舊,舊人舊事舊月色舊時花,又美好又憂傷。
姜夔出版《暗香》時,已有三十七八歲。他在冬日踏雪造訪石湖居士范成大。彼時,石湖居士已經六十多歲了。一個鬚髮間白,一個鬚髮皆白,知交對坐談心,一壺濁酒相伴。白鬚白髮,白鬚白髮藏光陰,光陰深沉,舊事稠。一杯酒盡,說點什麼吧。說什麼呢?欲語還休,欲語還休,不如沉默飲酒。酒酣之處,潑墨賦詩。只是字裡行間再也不見年輕時一觸即發的春風般絢麗的詞句。原來歲月在不知不覺間悄然而逝。
還好,還好,竹林之外,梅花正香。清寒寂寞天地,梅香襲來,往事陣陣。雖輸了青春,卻贏得了大把大把的記憶。
石湖之畔,江南冬天,寂靜。
昔日玉人,今何在?當年折梅為插花相看,添幾許情趣;如今,也想去那梅林,折幾枝梅,只為將這含苞待放的梅,驛寄遠人,以表相思。嘆只嘆山水迢迢路遙遙,恰又夜深更重,雪一層一層。
總有一些事情在大地上醒著,總有一些人在舊時月色裡住著,也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甘心情願卻又無能為力的,總有一些人是不得不別離又不得不相思。
不如飲酒。紅梅一枝,花蕾數朵,一杯酒盡,醉眼看往事幾多。
月亮升起來了。舊時的月亮升起來了。這一輪月,陪我們歡度青春,直至青春燒盡,明月依舊。大地之上,萬物更迭變遷,物是人非,而遠空之外,明月星辰和我們一直同在。
我們多幸運,曾蓬勃年輕,最好的時光遇見最美的事物;又多麼幸運,梅花年年開,梅邊吹笛,穿越舊時月色,想起舊時事物,他彷彿穿透記憶,凌空而至,嫋嫋娜娜。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冷香入瑤席。
篇2:懷舊
突然間開始懷舊了,整理出一些昔日的老照片,拍下然後放進空間相簿。一二十年的光陰足以退卻照片所有的光彩,我真切地看到有些照片真的泛黃。拍下來的,也只能是模糊不清,一如這浩蕩而逝的歲月,留在心底的也只是模糊的影子。
我素來對於數字極不敏感 ,很多事情發生的日期我都記不得,過程倒是歷歷在目。
懷舊是否意味著老去?站在今天,回望過去,感覺那些日子是苦澀艱難的。可是,我還是願意回去,回到大學時代:我會忘記薄情寡義之徒,我會珍惜真心待我的人。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看過好友空間的一篇文章,說是一切疾病都是心病 ,說得頗有道理。相由心生,病由心生,世人總說要善待自己,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很多時候,別人和自己過不去,自己也不停為難自己,所以日子雪上加霜。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看小妹二十多歲的照片,真的是年輕啊,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那種驕傲擋都擋不住。年少時可以放肆地開懷大笑,根本不用擔心笑出皺紋。三四十歲的笑往往是矜持的,必然會有所顧忌。有些微笑是禮貌,有些笑容無奈而苦澀。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同的年齡,連聽雨的情形和心情都截然不同。
大學時,我酷愛摘抄,抄了好多本,連生日禮物往往都會收到筆記本。那時同寢室的玉兒看著我埋頭摘抄,她若有所思地說:可以留到老了看。那時的她還是個連笑都會靦腆的少女,而今的樣子我從未見過。唉!是否有些人,註定要留在記憶裡?
我們終究都躲不過歲月的摧殘。除了坦然面對,別無選擇。此外,還可以懷念一下過去。如此看來,懷舊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不是?
篇3:懷舊時代
懷舊是一種病,至少在十九世紀以前,人們還這麼認為。
懷舊同樣是一種選擇。我們不僅可以選擇甜蜜,甚至可以選擇痛苦,抉擇全在你。那些所謂的治癒的懷舊物件,從塵埃裡的舊物到泛黃的舊時代,雖然無法確證它們的真實面目,但從內心升騰的懷舊情愫卻總是無比真實。
如今看來,懷舊還真的不適合我們這個時代。想想那時的年代,那時的女孩,老大嫁作商人婦,哪裡還剩下明媚的光陰讓我們逗留,待日後回味?然而作為90後這一代人,情感上總有一些缺失,處在一個尷尬的年齡裡,躊躇未展。假如時光可以倒流,還有多少人想回到從前一樣?我們一路向前看,忘卻過去,丟掉那些現在看來或許矯情的片段,然而,誰又能說,那些舊時光,不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深的感動呢?今非昔比,站在這樣一個時代飛躍的年代裡,我恐怕我早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甚至都沒想過以一種什麼樣的儀式來祭奠那些舊時光?流光容易把人拋啊。
不可否認,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懷舊的情愫存在,差別在於或多或少而已。我一直相信,儘管自己是個開放的人,但內心深處依然存在著懷舊,而這種情愫只會隨著時光的流失,隨著某種感覺的流失,歷久彌新。在那些內心荒蕪,理想迷茫,想要倒下去的時候,給我一種精神的慰藉。
我很喜歡這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那天走過圖書商廈的櫥窗時,看到這句話,內心有種溫熱的觸動。
我總是夢見我的故鄉,那個山水如畫的小村莊,如今沉淪湖底十餘年載,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對於這份土地,有過太多的熱愛。同樣的想起,90年代余光中的《鄉愁》,我明白這種回不去的難受。世界再大,以後也可以關山明月,曼谷佛塔,挪威森林,雪地極光,可是,那些童年的歸宿,總是不能被替代的。我不明白,生長於都市的孩子,能否體會到這種鄉土人情?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在節假日湧入古城,西塘烏鎮,麗江大理,鳳凰古城……可是,那些消費的都是什麼呢?與我所謂的鄉土人文差的太遠了。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只屬於他,後人看到的根本就不是,只是一種改造的畸形“文化建築”。
阿蘭德波頓在寫過一本書,叫做《幸福的建築》,其實,建築的幸福與否,全在於人怎麼看待,怎麼對待。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借馬可波羅之口說:旅行的時候,你會發覺城市是沒有差別的,每座城市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座城,它們互相調換形狀、秩序和距離,不定型的風塵侵入大陸,你的地圖卻儲存了它們的不同點、不同性質的組合,就像名字的筆畫……現代文明的發展,全球化的推近,世界各地的城市都越來越像。有的時候,你甚至分不清你是在香港,北京,上海,還是紐約……而當越來越多的商業氛圍侵蝕著鄉村這一片最後的精神棲息地,對我們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卡爾維諾說:你是為了回到你的過去而旅行嗎?我相信,喜歡揹包旅行,喜歡攝影的人,除了特立獨行之外,至少在精神上,都有某種眷戀,某種獨特的懷舊成分存在。倘若沒有,那麼,就只是單純的玩樂。我不否認這種人的選擇。但對於我來說,既然堅持自我的精神獨立,自我信仰的完善,我會用我的眼睛,用我的心,感知這種在路上的悲喜淋漓。照片只是一種變相的記憶儲存工具,它不能代替頭腦的思考。它只能記錄當下發生的事情,卻無法記錄,自己內心的點滴收穫。小鵬說:為什麼要旅行?如果單純從動機上看,我天生就是為旅行,身上有一種向外探索,尋找答案的衝動。很多時候,我相信,我們去別的地方旅行,是為了找回我們丟失的東西,比如信仰、激情、理想、感動……或者說是為了逃離現實,那麼,現實,究竟丟失了什麼,它究竟讓我們發生怎麼樣的改變?工作壓抑、情感困惑、家庭糾紛……越來越多的東西,被物質和慾望控制,當初內心的某種讓我們感動的東西,真的被稀釋掉了,最終,我們被改變了。可是,人又是極端怕被現實改變的,所以,為了讓生活回到正常的軌道上,我開始選擇了旅行。
我一直無法忘卻,生於90年代的記憶。那時候,對於讀書和上學,有種發自內心的熱愛,那種用功,是自覺的。現在來看,我常常會產生一種困惑:讀這些書,學這些過時的知識,有什麼用?何曾會腳踏實地的讀無用功,做無用事?功利主義的誘導,讓我們開始就直奔最終的目的。也許,真的是形式所迫?時代造化?
我14歲那年,情竇初開的日子,我會暗戀一個女孩,暗戀三年,未嘗表白,將一段感情埋進心底。相比小禪的《刺青》,我何嘗不是那個歐陽夕夏呢?我依然像《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男孩雷納多,暗戀莫妮卡·貝魯奇扮演的瑪蓮娜。而今,雖然能敢於將某種感情說出,卻未必有那時的單純和堅持?什麼讓我們開始計算時間成本?青春補償?隨著歲月變遷,也許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歡會逐漸消失掉,而當初那種悸動,卻是再也難以體會了。
下一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