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絡具體功效

  絲瓜在烹製時應注意儘量清淡、少油,以保持其香嫩爽口的特點。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絲瓜絡具體的功效吧。

  絲瓜絡具體的功效

  1、絲瓜絡味甘,性涼。能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

  2、凡肝鬱氣滯,經絡不暢,症見胸脅脹滿疼痛者,可與瓜萎、鬱金、枳殼、延胡索等配五,以增寬胸理氣之功。

  3、絲瓜絡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墊的好材料。現在經過專業的設計與加工絲瓜絡在洗浴、足部保健、裝飾、玩具、坐墊等領域都有應用。

  4、成熟絲瓜絡可以用來,做廚房清潔用抹布,環保低碳。

  絲瓜絡的藥用價值

  有祛風,通絡,活血,下乳的功效。用於治療痺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乳癰腫痛。

  1、治乳少不通:絲瓜絡30克,無花果60克。燉豬蹄或豬肉服。

  2、治痰多咳嗽方《攝生眾妙方》:絲瓜絡,用法,以之燒存性為末,棗肉為丸,溫酒送服。

  3、胸脅疼痛:絲瓜絡、白芍、延胡索各15克,橘絡10克,鬱金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關節痛:絲瓜絡15克,忍冬藤20克,威靈仙12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14天。

  5、坐骨神經痛:絲瓜絡15克,秦艽10克,羌活6克,紅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6、半身不遂:絲瓜絡、懷牛膝各15克,桑枝、黃芪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7、子宮脫垂:絲瓜絡48克,炙黃芪25克。研末混勻,水泛為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用白酒送服,7天為一療程。

  8、乳腺炎:絲瓜絡50克,蒲公英25克,研末,用醋調勻後敷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兩次。

  9、咳嗽痰多:絲瓜絡、橘絡、桔梗各15克。研末混勻,蜂蜜為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溫開水送服。

  10、治溼疹:絲瓜絡60克。水煎,薰洗患處。

  11、治水腫,腹水:絲瓜絡60克。水煎服。

  12、治經事不行:絲瓜絡煅,研,每15克,酒下。

  13、治小腸氣痛,繞臍衝心:絲瓜絡,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

  14、治尿道炎:絲瓜絡水煎,加蜜少許內服。

  15、治慢性腰痛:絲瓜絡切碎,焙成焦黃,研末,每日1個,分2次服,加黃酒少許沖服。

  絲瓜的藥用價值

  1、治鼻竇炎

  乾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麼末。每次服6克,於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沖服,連服8天。

  小百科: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於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徵;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

  2、治咽喉炎

  嫩絲瓜洗淨搗爛擠汁,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小百科: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急性咽炎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慢性咽炎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 徹底而反覆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

  3、治風寒咳嗽

  絲瓜自焙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小百科:風寒咳嗽,風寒犯肺,肺失宣肅,則見咳嗽頻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癢聲重;風寒外束,腠理閉塞,則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為風寒表證之徵。

  4、治菌痢

  絲瓜根,莖,葉均可,洗淨後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小百科: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 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覆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迴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症狀輕或缺如,病情凶險。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 發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癒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

  5、治奶水不足

  方法:老絲瓜1個,陰乾,燒存性,研未,黃酒沖服,每次服9克。

  6、治過敏性哮喘

  方法1:絲瓜藤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絲瓜2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小百科: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如果忽視治療,可以伴隨終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象或者有過敏性鼻炎,有過敏性鼻 炎的哮喘患者發病前兆會有打噴嚏、流鼻涕、鼻癢、眼癢、流淚等症狀。由於症狀與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關知識,往往在早期忽視治療,也極有可能 被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