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學期思想品得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生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快樂。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

  一、工作理念:

  工作著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同學角度動身,以人為本,尊重差別,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出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同學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出現形式,力爭使同學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同學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規範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絡、互相貫通、整體出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和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同學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示,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老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維護環境,顧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同學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動身,在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協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同學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同學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同學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絡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觀賞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佈置: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佈置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 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 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 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 7課時

  複習 2課時

  總計: 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時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時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考慮、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身生活的一區域性,不時空虛自身。同時通過網路、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身,創新自身,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身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同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新學期剛剛開始,我將腳踏實地,不時進取創新,爭取更大進步,力爭一步步走向勝利

  二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所帶班級共有學生XX人,大部分學生懂禮貌,講文明, 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 課堂上能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完成,課後能文明遊戲,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熱愛學習,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學生普遍都能尊師守紀,團結友愛,有較強的上進心和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但有時有點過於活躍,需要老師適時調控。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單元 多彩的校外活動

  本活動主要通過故事“鼕鼕的星期天”,讓學生知道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激發學生參與校外活動的興趣;“說一說”活動,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自己校外活動的樂趣和收穫,加深學生對校外活動好處的理解;“瞭解校外活動場所”活動,使學生知道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動場所,引導學生到有益的場所參加校外活動。最後,通過建議學生和爸爸媽媽利用節假日參加校外活動,整理自己校外活動的收穫和感受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對活動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2.第二單元 遇到問題想辦法

  本課主要先通過小強和小麗同是丟鑰匙,採用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結果的正反事例比較,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時應積極想辦法解決;然後又以“問題1:和家人走散了怎麼辦?”和“問題2:球打到房頂上怎麼辦?”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結組想辦法,想出辦法進行獎勵的方式,鍛鍊了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辦法解決的能力;在“由‘司馬光砸缸’引起的思考”的活動內容的學習中,通過故事進而討論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遇到問題想辦法的理解,使學生明白只有遇到問題積極想辦法,才能戰勝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3.第三單元 誠實孩子人人誇

  本課活動主要通過“誠實的孩子”作為引導,直接切入主題,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再通過“狼來了”的故事,使同學們初步認識到說謊的害處,從反面說明不說謊話誠實品質的重要;然後再通過“說一說”和“討論”活動,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具體指導他們的行為,激發他們願意做誠實孩子的願望;最後通過兒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誠實”再次明確做誠實孩子的要求和意義,從而喚起學生產生做誠實孩子的強烈願望。

  4.第四單元 可愛的家鄉

  本課主要通過讓同學們蒐集家鄉的名勝、特產資料,繼而介紹、交流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豐富的物產,使學生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老師通過給同學們補充,以及通過讓同學們欣賞圖片、視訊等形式,使學生們對家鄉有個全面的瞭解,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5.第五單元 變廢為寶

  本課主要通過提前一週,給同學們佈置“調查一個星期內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數,並大致估計一週內自己家扔掉垃圾的總量有多少,並做簡單記錄”的調查活動,然後和同學進行交流的形式,使學生切實認識和感受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嚴峻形勢;繼而在通過讓學生們進行“說一說”活動和老師介紹相結合的方式,使同學們知道垃圾的危害;最後,主要通過教材資料和多媒體視訊,讓學生知道一些廢物還可以變廢為寶,瞭解一些廢物處理的巧妙辦法,學會在生活中分類處理垃圾。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建議學生和爸爸媽媽利用節假日參加校外活動,整理自己校外活動的收穫和感受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對活動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2.使學生明白只有遇到問題積極想辦法,才能戰勝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3.通過兒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誠實”再次明確做誠實孩子的要求和意義,從而喚起學生產生做誠實孩子的強烈願望。

  4.通過讓同學們欣賞圖片、視訊等形式,使學生們對家鄉有個全面的瞭解,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5.讓學生知道一些廢物還可以變廢為寶,瞭解一些廢物處理的巧妙辦法,學會在生活中分類處理垃圾。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鼓勵學生多觀察,勤思考,並注意整理自己的收穫。激發學生參與校外活動的興趣。

  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引導學生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說謊話,做誠實的孩子。讓學生知道為什麼不說謊,知道說謊的害處。

  2.知道家鄉的風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3.知道垃圾的危害,學會在生活中分類處理垃圾。使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做到正確處理廢棄物,樹立初步的生態意識。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1.加強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轉換。

  3.重視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加強課堂評價,提倡多元化評價。

  5.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

  一.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班集體——本單元設計了“集體生活真愉快”“班集體真溫暖”“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我為集體添光彩”四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在一年多集體生活的基礎上,通過體驗老師、同學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能夠進一步意識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體驗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時通過開展為集體做好事、為班級做貢獻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我們的動物朋友——本單元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的好朋友”三個主題活動。以引導學生注意通過實際的調查、訪問、飼養等活動發展愛護動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珍愛,並由此樹立動物是人類好朋友的觀念,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愛心和責任心。

  3、紙和環保——本單元圍繞紙的問題設計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裡來”“保護森林,節約用紙”三個主題活動,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紙的來源,瞭解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單元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影子的探索開始,引導學生獲得有關影子的知識,探索和認識光的一般特性,激發學生對光的濃厚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5、我們都有一個家——本單元設計了“好大的一個家”“好壯麗的一個家”和“我們的家在哪裡”三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瞭解祖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瞭解有關長江、黃河的基本知識,併為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冊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並能瞭解班上同學的特點,對自己充滿信心,與同學團結友愛。

  2、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的同時,認識到自己作為集體一員的責任,從而主動地用實際行動為集體增光。

  3、瞭解關於中國的基本知識,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併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邊發生的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並願意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探索,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提高活動技能和能力。

  四、具體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週集體生活真愉快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能夠與老師、同學共同學習、勞動、遊戲,相處和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3、懂得集體生活的規則及交往的相關知識。

  4、掌握同學之間解決矛盾衝突的辦法,介紹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與能力。

  第二週班集體真溫暖1、感受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真情。

  2、養成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3、認識到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

  4、掌握交流集體生活感受的技能;幫助同學的相關技能。

  第三週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1、感受團結、合作的愉快;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與同學團結合作,共同做事。

  3、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各人有特點,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別人瞭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我為集體添光彩1、體會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對集體榮譽產生影響;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感。

  2、認識到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能用實際行動為集體爭光彩。

  3、認識到集體的進步需要大家共同爭取。

  第五週我最喜歡的動物1、喜歡動物、關愛動物的情感。

  2、珍愛生命,保護動物。

  3、瞭解一些動物的基本常識。

  4、知道動物能維持生態平衡,發展初步的生態意識。

  第六週

  可愛的小動物1、有愛心並精心飼養小動物,關愛小生命。

  2、初步學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瞭解動物的特性,能正確餵養小動物,防止受到動物的傷害。

  4、培養觀察能力,學寫飼養日記,掌握飼養某種小動物的技巧。

  第七週我們的好朋友1、不傷害動物,自覺保護動物。

  2、珍愛生命,拒絕吃國家保護的動物,並學習努力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為。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為人類作出貢獻。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動物的事情。

  第八週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1、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瞭解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第九周

  紙從哪裡來1、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初步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3、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作用。

  4、掌握調查、收集資料、資料統計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週

  保護森林,節約用紙

  1、體驗參與節約用紙、保護環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培養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熱愛自然,保護樹木,愛護環境,提高環保的自覺意識。

  3、瞭解學校和社群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

  4、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

  第十一週

  影子的探索1、對光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2、會自己安排時間,堅持、主動地完成活動。

  3、能在生活中正確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點和光與影子的密切關係。

  第十二週

  我們來造彩虹1、對光的色彩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2、堅持不懈、不怕失敗進行探索的科學精神。

  3、認識太陽的七種顏色。

  4、學習一些製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週

  太陽光的利用1、積極嘗試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

  2、學習避免光的傷害,學會保護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豐富自己的生活,為人類的生活服務。

  4、瞭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個家1、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我豐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團結少數民族的意識和行為,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初步瞭解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

  4、瞭解少數民族聚居地、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城市的氣溫變化,東西兩端城市相距較遠等相關地理知識。

  第十五週

  好壯麗的一個家1、感受我國山河的壯美秀麗,體驗家鄉生活的愉快與幸福。

  2、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祖國的山河。

  3、初步瞭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名勝古蹟,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瞭解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和;知道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並對其有一定的瞭解。

  第十六週

  我們的家在哪裡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們更大的家,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大家園。

  2、與少數民族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和睦相處。

  3、學習與外國小朋友交往的禮儀。

  4、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相鄰國家等簡單地理知識。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有積極探索的興趣,喜歡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四

  一、工作理念:

  工作著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以人為本,尊重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呈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學生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呈現形式,力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課程特點: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標準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絡、互相貫通、整體呈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安排: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 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 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 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 7課時

  複習 2課時

  總計: 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充實自己。同時通過網路、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己,創新自己,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己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學生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新學期剛剛開始,我將腳踏實地,不斷進取創新,爭取更大進步,力爭一步步走向成功。

  五

  教學目標

  1.瞭解自身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身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身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瞭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重點:

  瞭解自身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

  瞭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錄象和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

  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蒐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欣賞《我的家鄉》的錄象。

  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麼?

  3.考慮:課本中的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麼?

  4.交流:自身生活的家鄉在哪裡?自身喜歡家鄉的什麼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啟發談話:你喜歡自身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瞭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遊,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

  2.學生扮導遊介紹並讚美自身的家鄉。

  3.請扮演的小朋友談自身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身的意見。

  4.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裡。

  三.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並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身的感受。

  2.想一想自身居住地周圍,哪裡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3.小組內展示交流,並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貼上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身的作品。

  5.出示第7頁彩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後觀察自身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6.師生共評創作獎。

  四.說一說,唱一唱。

  1.教師首先講一個關於家鄉的故事。

  2.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身收集的關於家鄉的小故事。

  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戲曲,並介紹戲曲的由來。

  4.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扮演給同學們看好嗎?

  5.展示自身收集的關於家鄉照片、文字等資料,並與同學交流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的資料。

  五、總結:

  聽了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舞劇,你有什麼感想?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麼熱愛自身的家鄉,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後,能為自身的家鄉貢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