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幹部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新修訂的《準則》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為黨員幹部樹立道德的“高線”;新修訂的《條例》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為黨員幹部劃清紀律的“底線”。小編為你分享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全黨在思想上堅定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時,還必須以嚴明的紀律為保障,《條例》為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亮起了“紅燈”、開列了黨內紀律“底線”。

  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的原則,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條例》刪去2003年修訂《條例》中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複的內容,同時通過設定專門條款的方式,實現黨紀處分與國法處理的有效銜接,使黨員在突破法律“底線”前先觸碰到黨紀“底線”。既保證了黨的“先鋒隊”性質,又保護了黨員健康發展。

  尊崇黨章精神與原則,按照黨的建設規律,對黨的紀律進行重新歸類。《條例》突出強化黨章意識,維護黨章權威,增加了黨組織和黨員必須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的規定。把黨內違紀行為整合為6類,即: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堅持問題導向,把以來管黨治黨的經驗轉化為黨規黨紀,凸顯“全面”和“從嚴”。從嚴規範各類違紀行為,把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對反對黨的領導和反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違紀行為作出處分規定,對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以及違反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對不按照有關規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組織請示報告重大問題等作出違紀處理。對權權交易,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失管,搞權色交易和錢色交易等作出違紀處理。對侵害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破壞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行為作出處分規定。對黨組織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洩露、擴散或者竊取涉密資料等作出違紀條款。對生活奢靡行為,違背社會公序良俗行為等違紀進行處理。

  《條例》是管黨治黨的一把戒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基本遵循、不可逾越的“底線”,是帶電的“高壓線”。

  《準則》與《條例》一正一反,提倡什麼和反對什麼一目瞭然。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認真學習《準則》與《條例》,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線”,堅持底線思維,敬畏紀律,守住“底線”。

  篇2

  “這是立規矩的地方。”2013年7月,在西柏坡面對當年毛澤東提議的“六條規矩”時發出感嘆。“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他說。“規矩”是口中的高頻詞,也已經成為當前理解中國政治思路的一個關鍵詞。為什麼要反覆強調規矩意識?

  從上任伊始到而今幾度寒暑,我們總是能聽到對規矩的詮釋、對紀律的嚴明、對反腐倡廉的大力支援。手中有權,自然免不了遇到各種誘惑。要想抵制誘惑,除了依靠自身定力,更要依靠強有力的約束和監督。信任不能代替制約,自律不能取代他律,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一個擁有八千多萬黨員的大黨,沒有底線與良知,沒有規矩與紀律,就註定是一盤散沙,又何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為何反覆強調“規矩意識”?古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因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紀律講規矩的政黨才能得民心。“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該反覆學習深刻領會對規矩的論述,時刻記得“舉頭三尺有綱紀”,深刻領悟黨的希望大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良苦用心。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講規矩和紀律作為一個黨員幹部的基本行為準則。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偶爾不守規矩是小事而忽略了做它的意義和作用。“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小”與“大”是相對而言的,稍有不慎,“小”就會轉化成“大”,當不守規矩養成一種習慣,恐怕不是以後改正那麼簡單的問題,而是走向了犯罪的深淵,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以來,無論是“老虎”的相繼落馬,還是“蒼蠅”的紛紛被拍,都毫無疑問地證明了,“規矩意識”、慎權慎欲,從來都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只有從點滴做起,堅守底線,樹立“規矩意識”才能使守紀律、講規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加強“規矩意識”、大力營造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提倡反腐倡廉、樹立清風正氣的環境,才能持續強化“不敢”的氛圍,固化“知止”的 自覺,對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剷除,“抓早抓小,小事早提醒、小錯早糾正、小案早查處,既能夠防微杜漸,也能治病救人。”真正讓迎面飛來的“蒼蠅”折翼、無處遁形,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黨心民心,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黨員幹部只有堅守底線、樹立“規矩意識”、廉潔自律,才能保持清醒、牢記宗旨、堅定立場、明確方向,才能有為黨為人民工作的資格,才能有施展能力和才華的機會和舞臺,才能有凝聚力和號召力。如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與人民群眾離心離德,最後只能遭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反對和唾棄,成為孤家寡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果不能做到講規矩、守紀律,不能經受住拒腐防變的考驗,就失去了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能力的基礎,就失去了提高執政能力的保證。堅守底線,用“規矩意識”促廉潔政風,要始終保持對黨規黨紀的敬畏之心,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帶頭守紀律講規矩。

  篇3

  3月12日,遊主任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給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黨課,結合我辦的實際查擺了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落實任務打折扣,執行力不強。二是遇到問題怕擔責任,責任意識不強。三是發牢騷講怪話,組織紀律觀念不強。四是對待工作不積極主動,缺乏幹事創業的激情。五是不願分擔別人的工作,大局意識不夠。六是求實精神不足,學習不自覺,思想不解放。我感到遊主任指出的問題,針對性很強,是給我辦個別黨員幹部畫了一個“不嚴不實”的畫像,畫得很像,很深刻,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按照“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就我辦黨員幹部如何講政治、守規矩、樹立清風正氣和大家作個交流,我主要講三個問題:

  一、講一講紀檢工作職責略

  二、當前反腐敗的形勢

  當前反腐敗形勢。總的講以來反腐敗鬥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主要有五個亮點。

  亮點一,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辦案件取得新成效。以來,查處貪官之多,涉及領域之寬,行動密度之大,問責力度之強,都是前所未有的。對腐敗嫌疑人,一經發現,立即查處,絕不留情,這就使貪官受到了震懾,使幹部普遍受到了教育,使廣大群眾受到了鼓舞。

  以來109名落馬老虎名單:省部級72人、軍級以上37人。其中省部級64人、國企相當於省部級8人、軍級以上軍官37人。特別是,堅決查處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在全國影響非常大。打破了“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的歷代規距。20XX年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人是23.2萬,這是多年來沒有的高數字;2013年受處分的是18萬人;之前的10年是12萬到13萬不等。20XX年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涉嫌犯罪者有12000人;2013年移送有9600多人;2011、2010年都是5000多人。那麼,什麼是“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者”呢?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腐敗分子。

  亮點二,落實八項規定,幹部作風有了新的起色。以後,黨中央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中央政治局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這項規定出來以後,深受全黨全國人民的歡迎,同時,各地各單位的領導結合自己的實際作出了改進作風的規定和決定。兩年多來,全國上上下下一直抓作風建設,很有成效。為了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中央決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四風”,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經過一年多的教育實踐活動,成效很大,用習的話說,一些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剎住了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殺住的歪風。

  過去大吃大喝,中紀委發了多少檔案啊?沒管什麼用,這次確實很起作用。據統計,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7606起,102168人受到處理,31338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20XX年1月至12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53085起,處理黨員幹部7174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646人。分別佔到了該政策實施以來所查處案件總數的68.4%;處理人數的70.2%;給予黨政紀處分人數的75.5%。現在,全黨上上下下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以嚴的態度,嚴的措施,狠抓懲治四風問題,緊盯重要時間節點,抓住一件件實事,不斷推進,環環相扣,積小勝為大勝,這是一個基本的作法。通過作風建設,進一步端正了黨員幹部的公私觀、是非觀、利益觀,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亮點三,體制改革,加強了黨內監督。中紀委確立了“以懲治為主”的方針,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中紀委對全國紀檢幹部提出了三項要求:忠誠、乾淨、盡責。忠誠是政治品格,乾淨是做人底線,盡責是職業素質。

  亮點四,巡視監督,鑄就反腐 “利劍”。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中央巡視組完成了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巡視的全覆蓋。2015年重點巡視央企,第一輪26家專項巡視完成,第二輪26家專項26家已完成進駐。在紀律、作風、腐敗、用人方面,發現不少新問題。

  巡視工作,我們已經搞了很多年。剛開始搞巡視的時候,成果很大,搞著搞著,後來,成績不是那麼大了,為什麼呢?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們中國人傳統上有這麼一個觀念,多栽花、少栽刺。咱們巡視組組長一般都是退出一線的正省級幹部,他們帶著一個組到一個省去巡視,人家對他們好吃、好喝、好招待,就覺著,他們對咱們這樣好,咱們說人家,不合適,睜一眼,閉一眼吧。另一個方面,工作指導上的問題。有中央領導同志在看到巡視工作很有成績的時候,就想,既然巡視工作這麼有成效,別隻巡視腐敗了,黨的路線政策問題更重要,巡視一下這方面的問題吧。

  由此,幾年來,很少聽到發現新的腐敗分子線索的情況,這就把腐敗問題擱淺了。王岐山同志履職以後,在全國第一次組織巡視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搞巡視,要收縮戰線,突出主業,用他的話說就是四個著力:一查違紀、違法問題;二查嚴重四風問題;三查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四查用人上有沒有不正之風問題。另外,針對一些巡視組不認真履職的情況,特別講到,巡視組受中央委託,代表全黨意志做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其一,不能失職,就是說該發現的問題, 沒有發現;其二,不能瀆職,就是說發現問題以後,沒有如實彙報。另外,對巡視組提出了五項要求,做到 “ 情況明、數字準、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