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要堅守法律底線,做到依法用權,追求權為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高尚境界。法律體現國家意志,是全體公民的底線,更是黨員幹部的底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基層黨員關於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近日,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做合格黨員,要牢牢守住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

  在四個底線中,法律底線是最低層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是每個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我國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法律法規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守住法律底線,首先要知法,繼而懂法,最終做到守法。每個公民都應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紀律底線是初級層次,要求更有自律性。做合格黨員,應當堅持高標準,嚴守紀律底線。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應發揮表率作用,以更高更嚴的要求,帶頭踐行廉潔自律規範。廣大黨員要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使廉潔自律規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線”,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政策底線是中級層次,要求更有大局觀。守好政策底線,黨員幹部要不折不扣地學習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堅定正確的做事方向和原則,堅持政策剛性,堅守政策底線。打造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崇高的政治信仰,提高憂黨護黨的政治自覺,永葆執政為民的政治情懷。道德底線是最高層次,要求有更高自覺性。

  “為政必以德,勿忘所以立”。報告提出將“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道德,是立身之本,為官之要,從政之基。守住道德底線,要加強自身道德建設,克服更深層的價值和信仰危機,從而防止滋生權力的腐敗,機會主義價值觀的流行,職業道德水準的下降,個人信仰的崩塌等等精神危機。

  篇2

  前不久,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中要求黨員幹部:“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

  為什麼一再強調底線?

  所謂底線,是人們對人、事、物所能普遍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黨的以來,多次強調,黨員幹部要堅守底線。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他指出:“幹部廉潔自律的關鍵在於守住底線。只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這一論述,是關於“底線思維”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的具體運用,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現實中,黨員隊伍中存在黨員意識淡薄、理想信念動搖、政治紀律渙散等問題的並非個別。有的黨員不像黨員,不在組織、不起作用,眼裡只盯著功名利祿,結果底線失守、道德淪陷,嚴重損害黨的形象;有的黨員心無敬畏、行無底線,視規矩為“稻草人”,有的甚至否認黨的最基本的原則和立場;有的黨員在貪慾的誘惑下沉淪,逐漸喪失共產黨員的信仰,突破廉潔的底線,一步步陷入囹圄……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劉玉瑛在其所著《與領導幹部談底線》一書中談到,底線是分界線,如果逾越了底線,事物的性質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底線是高壓線,觸碰了高壓線,輕者傷身,重者亡身;底線是生命線,如果不守底線,政治生命肯定要終結,並危及自然生命;底線是前程線,守底線,才能前程無限,否則就要“下線”。

  不難看出,之所以反覆強調黨員幹部要守住底線,是因為黨員幹部能否嚴守底線,不僅是衡量個人道德品質、法紀觀念的“標尺”,更是實現人生安全“不出事”的重要“標誌”和“平安大道”。

  那麼,黨員幹部必須堅守哪些底線?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教授認為,黨員幹部起碼應該堅守住兩條底線,第一條底線是黨紀,第二條底線是法律。他引用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的話:“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申請加入共產黨意味著主動放棄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就必須多盡一份義務。”

  這個觀點不難理解。法律體現國家意志,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底線,同樣是黨員幹部的底線。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體現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黨治黨的尺子,更是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

  此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行動的準則,也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幹部不可違反、不可變通的底線。黨員幹部在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時,應該做到像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指出的那樣:“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名黨員的道德行為都關乎黨的形象和威望。所以,黨員幹部必須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堅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按照的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此看來,做合格黨員,起碼要牢牢守住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但是,黨員幹部必須堅守的底線絕不僅於此,有些底線是以法律、紀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的,有些底線是約定俗成的,需要所有黨員共同堅守。對黨員幹部來說,明底線、守底線是一門修身正德、幹事創業永無止境的必修課。也就是說,做合格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示自己堅守底線,“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

  篇3

  堅持高線才能守住底線,堅定理想信念宗旨才能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中,概括提出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強調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這些十分重要的論述,構成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論”,為新聞輿論工作指明瞭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黨管媒體的原則和制度不能變。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必須增強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做到愛黨、護黨、為黨,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不僅如此,黨管媒體的原則必須得到全面貫徹,一切從事新聞資訊服務、具有媒體屬性和輿論功能的傳播平臺,都要納入依法管理範圍,這是事關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政治安全的大問題。

  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山無脊樑要塌方,人無脊樑會垮掉。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挺起精神脊樑。“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這個“大”,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戰線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文者,貫道之器也。”任何新聞報道都有導向,報什麼、不報什麼、怎麼報,都包含著立場、觀點、態度。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以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為己任,引導人們分清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激發人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要講導向,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也要講導向;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題節目、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自覺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方針。沒有團結穩定,什麼事情也辦不成。一方面,我國社會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極負面的東西是支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才能真實反映我們社會的面貌,反映社會積極向上的本質;另一方面,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對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鍼砭時弊、激濁揚清,才能推動改進工作。

  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擺在首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才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職責使命,廣大新聞工作者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歷史程序中保持政治定力,始終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推動黨和人民事業蓬勃向前。

  看完“”的人

1.黨員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4篇

2.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提綱

3.基層幹部關於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4.黨員關於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5.黨員幹部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6.關於黨員幹部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發言稿

7.堅守紀律底線樹立清風正氣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