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向上的文章_積極勵志的正能量文章

  如果我們能夠時常找一些勵志向上的文章來看看還是很不錯的,那麼勵志向上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向上的文章篇1:不要讓暫時的挫折擊垮

  成功者和失敗者都有自己的“白日夢”。不過,失敗者常常是雖祈望得到名聲和榮譽,卻從不真正為此做任何事情,只好在想入非非中度過一生。成功者則注重實效。當他們決心把自己的希望和抱負變成現實的時候,即使在重重摔倒以後,總是有理由堅強地站起來,他們從來沒有被暫時的挫折擊倒,而是勉勵自己採取行動,向著目標奮勇攀登。

  成功者總是年復一年地致力於某件事,以求得一條最合理的最實際的前進之路。無論面對什麼情況,成功者都顯示出創業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毅力。他們以一種大無畏的開拓精神,穩步前進在嶄新的道路上,在困難面前泰然處之,堅定不移。

  成功者共有的一個重要品質就是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仍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別人可能會說什麼。考察一下一些知名人物的早年生活,就會發現他們中的一些人曾痛苦地遭到老師和同事的阻攔和潑冷水,而反對的焦點卻恰恰是後來他們出類拔萃的方面。人們斷言他絕對辦不成想幹的事,或者說他根本不具備必要的條件。但他們不聽這一套!堅定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幹下去。

  伍迪·艾倫,奧斯卡最佳編劇、最佳製片人、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金像獎獲得者,在大學裡英語竟不及格。

  馬爾科姆·福布斯,世界最大的商業出版物之一———《福布斯》雜誌的主編,卻沒能當上普林斯頓大學校刊編輯。

  利昂·尤利斯,作家、學者、哲學家,卻曾三次沒有通過中學的英文考試。

  利文·尤里曼,兩次被提名為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候選人,當年投考戲劇學院時,卻沒入選,因為主考人認為她沒有表演才能。

  理查德·馬尼博士,神經放射學專家,在醫學院一年級時,神經解剖學不及格。

  滑雪教練員彼得·賽伯特首次透露他將開創一個新的專案時,大家都認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站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一個山頂,賽伯特表述了那個從12歲就伴隨他的夢想,開始向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進行挑戰。賽伯特的夢想———高臺跳雪———現在已經成為現實。

  年輕的伊內蒂·比薩剛從按摩學校畢業後想在加利福尼亞美麗的蒙特雷地區見習接診。當地的按摩機構告知該地按摩師為數眾多,但卻沒有那麼多的病人。於是在4個月中,比薩每天用10個小時挨家挨戶地毛遂自薦,上門服務。他總共敲響了12500扇門,和6500個人洽談並邀請他們到他未來的診所就醫。作為對他的毅力和誠摯的回報,在接診的第一個月,他就醫治了233名病人,並創下了當月收入72000美元的記錄。

  大名鼎鼎的可口可樂公司,開張的第一年,僅售出了400瓶可口可樂。

  NBA超級球星邁克爾·喬丹曾被所在的中學籃球隊除名。

  賽拉·霍茲沃斯10歲時雙目失明,但她卻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運動員。1981年她登上了瑞納雪峰。

  瑞弗·約翰遜,十項全能的冠軍,有一隻腳先天畸形。

  賽烏斯博土的處女作《想想我在桑樹街看到的》被27個出版商拒絕。但他沒有放棄,終於,第28家出版社———文戈出版社看中了該書的潛在市場價值,很快出版並獲得了600萬冊的銷量。

  《心靈雞湯》在海爾斯傳播公司受理出版之前也曾遭33家出版社的拒絕。全紐約主要的出版商都說:“書確實好得很。但沒有人愛讀這麼短的小故事。”然而現在《心靈雞湯》系列在世界範圍內售出了1700萬冊,並被翻譯成20種文字。

  1935年,《紐約先驅論壇報》發表的一篇書評,把喬治·格斯文的經典之作《鮑蓋與貝思》評論為“地道的激情的垃圾”。

  1902年,《亞特蘭蒂克月刊》詩歌版編輯退還了一位28歲詩人的作品,退稿上寫著:“我們的雜誌容不下你如此熱情洋溢的詩篇”,那個28歲的詩人叫羅伯特·普羅斯特。

  當艾利斯·赫利還是一個尚未成名的文學青年時,在4年中他每週都能收到一封退稿信。後來艾利斯幾欲停止寫作《根》這部著作,並自暴自棄。如此9年,他感到自己壯志難酬,於是準備跳海,了此一生。當他站在船尾,看著波浪滔滔,正欲跳海,忽然他聽到所有的先人都在呼喚:“你要做你該做的,因為現在他們都在天國凝視著你,切毋放棄!你能勝任,我們期盼著你!”在以後的幾周裡,《根》的最後部分終於完成了。

  溫斯頓·邱吉爾被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以其文科太差而拒之門外。

  美國著名畫家詹姆斯·惠斯勒曾因化學不及格而被西部軍校開除。

  1905年,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在波恩大學未獲通過。原因是論文離題而且充滿奇思怪想。愛因斯坦感到沮喪,但這未能使他一蹶不振。

  ……

  困難重重,幸而,這些人並沒被挫折、失敗嚇倒,也沒有聽從別人好意但卻消極的勸告。與此相反的是,他們重新考慮那些權威們下的結論,並否定了這些結論,所以,他們是偉人,歷史也記錄下了他們的名字。

  讓我們鼓足信心,勇敢前行。

  勵志向上的文章篇2:感謝那段迷失的路

  一個人太過於自卑,就無法塑造一個強大的自己;一個人如果總是拿人之長比己之短,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一個覺醒的人總會在不斷反思中超越自己。我們最難超越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成為他人,只能成為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將自己迷失在羨慕、模仿他人中,然而也正是這些迷失才使我們重新塑造了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很火的電視劇《醜女無敵》,其中女主角林無敵沒有美麗的容顏,取而代之的是鋼絲頭、大齙牙、鐵牙套、臃腫的身材、邋遢的穿著,這不僅有點影響公司形象,似乎還有點“影響市容”。

  當然,她並沒有醜到慘不忍睹的地步,而在我們身邊,像她這樣的人恐怕並不少。所不同的是,她沒有因自己的短處而自卑,更沒有自暴自棄。如果她稍微動些和其他女士比美的攀比念頭,相信一定會敗得慘不忍睹。

  我們很想知道,她是如何從一個小小職員,坐到一個令身邊人都不敢相信的位置上的?這無疑吸引了很多職場打拼一族的眼球,而且還可能引發了一場關於“職場醜女,緣何能無敵?”的話題大討論。

  出人意料的結果儘管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但一切似乎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似乎不坐到那個位置就不合情合理,不近人情。儘管快速提拔也讓她感到壓力,但我們並不覺得她被工作壓得頭昏眼花,喘不過氣來。

  此時,我們的第一感覺一定是既好奇,又疑惑,甚至還會不停問自己,她到底走了什麼捷徑,用了什麼絕招。下面我們不妨對其進行一個全面剖析,看看到底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看家本領。

  她畢業於某重點大學金融專業,儘管熟諳金融與企業管理,但卻因外形不堪,打扮老土,在職場中屢屢碰壁。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是越挫越勇,在被用人單位拒絕了17次後,最終獲得了工作機會。

  身處美女如雲的廣告公司,她的生存之道,就是揚長避短,以智慧與忠誠贏得老總信任。在公司出現危情時,她總是挺身而出,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麻煩。後來,終於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完成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完美蛻變。

  看完這個故事,再想想現實中的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我們是否會因技不如人而感到自慚形穢,會因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抱怨父母?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將自己放在了一個矮人一頭的位置上,然後獨自黯然神傷。

  與人攀比是人之本性,我們也無法將其從內心完全清除,只是在與人攀比時不能一味否定自己,將自己比得一無是處。而且一旦過分自卑,我們就很容易忽略自己所具有的巨大潛能。我們自認為處處不如人,其實一旦我們真正覺醒,就會發現其實一切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也許我們並不缺乏上進心,也不會虛度光陰、不學無術,只是缺乏自我覺醒。在我們追求夢想的途中,障礙不斷,面對挫折也是常有的事兒,此時我們的態度將決定自己會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面對它們。

  正確的方式是在障礙面前積極反思,而不是讓自己陷入一個消極、自卑的泥潭,叫苦不迭。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自己駐足不前就跟這種錯誤的思維方法有關。一個人如果已經不再看好自己,那麼他將來也只能碌碌無為了。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變得強大,當然強大不一定是擁有多少資金、佔有多少財富,更多的是一種不願讓自己消磨時光,碌碌無為地過一輩子的期望。我們從坎坷中走來,在經歷各種挫折後終於發現,自己真正難以超越的不是外在的種種障礙與限制,而是我們自己的態度、觀念。

  如何才能塑造一個強大的自己呢?首先要確立一個觀念,就是我們無法成為別人,只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總是為自己找出太多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足、水平有限、條件不夠,那麼你就無法激發自己內在的潛能。如果你仍然無法走出自卑的影子,對自己顧慮重重,那麼你就無法將儲藏在自己身體中的潛能釋放出來。

  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而覺得自己誤入了迷途。人生沒有彎路,那些獲得輝煌人生的人也多是從迷途中走出來的。他們不但不會憎恨自己的那些經歷,而且還會對其充滿感激。因為迷失中他們懂得了反思,學會如何正確看待自己。

  他們也曾經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有時甚至放棄了突破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期待。前面是高山,後面是絕路,在無路可走,無處可退時,他們終於爆發了,開始挖掘自己的潛能,以奮力一搏。

  也正是因為這奮力一搏,才使他們看清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原來一切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樣子,是錯誤方式和觀念將自己逼上了一個無路可退、無路可走的境地。覺醒後,他們發現自己原來有如此大的潛能被埋沒了。於是他們的信心之門開啟了,並開始從自己身上獲取能量,對自己深信不疑。

  感謝那段迷失的路吧,經歷了它,我們就會漸漸變得強大起來。當一個人開始向內心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時,他就離真正強大的自己近了。而且也只有走過了那些誤區,我們才會堅信,只有做真實的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得強大。

  勵志向上的文章篇3:獲得好命的能力

  文/宿文婷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覺得自己命不好,吃漢堡都能吃出蒼蠅,喝涼水都塞牙長胖肚子痛。她每天上網到凌晨,然後中午十二點起床,過了幾個月她開始間歇地吐血。她說:你看我命多麼不好。我沒法勸好她,可是我沒法不管她。她單純天真,天賦異稟,不知道對人防備,也從沒壞心。她的靈魂總是緊繃著臉惱怒地瞪著這個世界,卻不知我們和這世界一樣,愛她這真誠的小模樣。

  我的另一個朋友,她說知道自己胖,交了男朋友也吵架,不把她放在心上,終於分手,她說我心知肚明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如果我高挑又苗條,有著那個誰誰誰的天使容貌,我一定不會落到這樣卑微痛苦的境地。可是她是那樣一個容易滿足的可愛女孩兒。當我忙到深夜準備東西的時候,靜靜地陪在我身邊不走開,幫我分擔一些工作後自己又累得上火。即使是再簡陋的工作也總能做得兢兢業業風生水起,上完班買個火燒去自習室準備進修考試。卑微堅強咬著牙含著淚地和生活對抗,硬挺。

  可是我還見過一些女孩兒,上名校,進名企,打扮永遠那麼得當,神采永遠那麼飛揚,生活得總是風姿綽約遊刃有餘的樣子,總有那麼多的崇拜和擁簇。我還認識一些女孩兒,身材高挑勻稱,妝容舒服清新,參加各種“麗人”的比賽,在t臺上展示風采,臺下,總是一片的閃光和讚歎。

  直到我和她們成了室友、朋友,才能看到不會暴露在人前、人人、微博上的那一面。她們挑燈苦讀的夜晚,絞盡腦汁逛遍商店找到最適合的那件衣,五點半起床背掉的那一本又一本單詞書。每週至少三次輪番來的跑步、瑜伽、游泳、舞蹈,成千上萬遍地在大鏡子前踱步、擺位,

  年紀輕輕當上專案經理的她撥開藏起的白頭髮,告訴我,並沒有什麼天生的好命。

  拿到“帆船麗人”、簽約一個又一個平面的她告訴我:生活這場表演,更需要百遍練習,才可能換來一次美麗。

  生活給你一些痛苦,只為了告訴你它想要教給你的事。一遍學不會,你就痛苦一次,總是學不會,你就在同樣的地方反覆摔跤。

  包教包會,學會為止。

  你以為只有你倒黴、不順、挫折、鬱悶,彷彿永遠看不到未來。

  你以為只有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傾訴不完的煩惱,逃不掉的鬱悶,等不來的好運。

  你以為大家都是等著天上掉好運,砸到你,從此你衣食無憂,不用努力就很瘦很白很美,坐等著讓人羨慕。不用付出就有回報。

  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但是真的很少。而且最重要的,你不是。

  你不知道那些所謂好命的女孩兒在哪一個深夜多做了哪一道題所以多會了哪一點知識於是比你多了那麼0.01分,你不知道,好命的女孩兒也不會知道。

  你不知道好命的女孩兒在哪一頓飯比你少吃了哪些東西在哪一個體育場多跑了幾百米所以比你瘦比你美比你精神,你不知道,好命的女孩兒也不會知道。

  可是我猜測,她們都會知道,在年輕的時候,不能懶惰,不能停下,要厚積薄發,要不留遺憾,要拼盡全力。勤能補拙,苦盡甘來。

  都是一樣的人,都會面臨一樣多的問題。人的一生,也不過是解決問題的一生而已。奮力向前奔,一定頭破血流,可能闖出天地,但是不勤奮地拼一下,就只有混吃等死。何來好命,只是自己選擇的路罷了。

  回頭望去,誰不是一路的血跡斑斑?

  只是在每一個演出、考試、比賽的當口,閉上眼睛,想起這一路鮮活記憶,很充實,已盡力,不遺憾,因為活得太用力而記得那麼清晰,不由自主地微笑起來:已經無愧我心,其它盡憑天意。

  因為在這條路上,我們並沒有選擇。無路可退,也無法逃避,只能讓肅殺的風凌冽地撲面而來,凍得鼻青臉腫卻不屈地緩慢前行。

  不是風雨之後總能見彩虹。

  但是咬著嘴脣溫柔又倔強勤奮又無懼的女孩兒總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