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勵志文題目及內容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那麼像這樣勵志大學生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去往北上廣還是回故鄉?
去往北上廣,還是回故鄉?這讓很多年輕人焦慮到不知所措。這是一種抉擇,但我們的教育系統卻似乎從未教授過你該如何去面對生活裡的選項。我們更願意逼迫你準確地開根號和背誦元素週期表,而不是告訴你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生活與未來。實際上,真的進入社會之後,所有人才會發現,之前你學到的那些“知識”基本是失效的,生活裡到處佈滿抉擇的陷阱,遠比試卷上的四個選項難以招架。
最初,年輕人義無反顧地投奔大城市,就如同這世上再沒有其他驛站可供停留;不久,這群人又毅然決然地返回出生地,臉上覆蓋著和他們當年奔赴北上廣時一樣的堅毅表情。總體而言,他們是被外部的聲音鼓動著做出的選擇。如果真的徹底想清楚了,也不會有如此倉皇而焦慮的遷徙。
這群奔突的年輕人一直在為別人的觀點買單。但實際上,在面對這樣抉擇的時刻,我們應該認真、理性地想問幾個問題。第一,我們自己想要什麼,怎樣的生活才是自己覺得滿意的?第二,我們得判斷,這座將來要長期生活的城市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第三,我們需要評估,自己的能力能為這座城市提供什麼——不是奉獻——而是認真評判我們掌握的技能能否保證自己在這裡安身立命。最後,我們要想清楚代價。任何抉擇都有代價。所以,我們必須評估自己能否承擔代價中最沉重的部分。這四個問題,一旦自己想清楚,別人的觀點就再也不會干擾到你。
有的人想要的就是安穩,希望今天的樣子就是生命終點的樣子。但有的人想要的就是“無限的可能性”,那會讓你覺得刺激而充滿希望。這是兩種選擇,就如同愛吃甜還是愛吃辣。本質上,它們不具備高下之別。想清楚,你自己是哪一種。前者更適合小城,後者更適合北上廣。
想清楚自己,那麼我們看看大城和小城能給我們帶來什麼?一線城市的吸引力來自對規則的尊重;以能力而不是資歷、背景去判斷一個人;它更尊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多元化選擇;它有豐富的公共生活和以尊重隱私為前提的人際關係;它每天都充滿變化,你總會見到不同的人和事。那麼小城呢?它內向,安穩,羞澀,人際關係的親疏更傾向於對血緣和地緣的依賴,它不會發生劇烈的改變,一切都安全、可控。如果你性格獨立,喜歡冒險,願意為了某種不確定的未來奮鬥,享受那個過程,擔得住後果享得了喜悅,對“不同”的人與事抱有好奇,那麼北上廣是個非常好的選擇,相反,那麼你需要把自己安放進一座小城。
對於很多人來說,自我評估可能是一件最難的事情。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只在一個真空環境內傳授“術”,而從來沒有讓我們用更巨集大的知識和文化系統檢視過我們自己,也從未教授過該如何判斷“我”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把一切簡單化。首先想想,你最想從事的同時又是可以當作職業的是什麼?然後,對比一下小城和大城哪裡可以為你提供更多和更靠譜的可能性。之後,評估你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應對這份工作?在你的興趣支撐和能力應對的基礎上,在未來可見的時間中能否能為自己贏得增值的空間。如果這份工作選項是長期選擇,那麼你可以看一看,這個系統中做得最好的、最差的以及基本面是什麼樣貌。如果你目前的選擇是過渡性的,那麼你如何抵達你真正想從事的那些工作?這中間的計劃是什麼?如果這座城市有眾多可以滿足你選項的工作,並且可以支撐你向下一個目標進階,那麼你可以放心留在這裡,如果不能,還是離開吧。
好了,說說代價。樂觀的人,總熱愛考慮最好的結果。但做出抉擇尤其是重大抉擇的時候,最應該做的,是看清最差的結局。如果你能承擔這個結局,那麼就去做吧。我們看看北上廣和小城的負面都有什麼?在大城市,或許你不得不居住在逼仄的空間裡,忍受漫長而壓抑的通勤過程,感知令你絕望的貧富差距,你的夢想最終可能會淪為白日夢,成功是個傳說,鬥志無法在短期內變現,現實像溫水煮青蛙般吞沒你。而去往小城,你就必須面對盤根錯節的“關係”;服從“背景”比能力更重要的潛規則;放棄讓別人尊重你隱私的不切實的幻想;公共空間、多元文化和個性在這裡是個笑話。這大致上,就是兩種抉擇的代價,認真想一想,到底哪一種更無法承受。然後,選擇就擺在那兒。
中國人有一種“團體操綜合徵”,人們總是習慣於在同一個時期做出同一種姿勢,來維繫自己脆弱的安全感。流行去大城闖蕩,所有人都一擁而上,“逃離北上廣”的口號一起,同樣一群人又開始回撤。在經歷了大城市拼搏中一點點挫折之後,他們突然間就覺得小城似乎像一個溫婉可人的娃娃親物件一樣,一直默默等待自己的歸期,但自己卻一直負心地流浪在外,樂不思蜀。他們帶著某種愧疚、失落和落葉歸根的莫名悲壯感回到故鄉,然後因為完全無法適應,再次陷入焦慮的死迴圈。那句過氣的句子十分適用於一些在大城和小城之間躊躇的人們。“我們出發得太久,以至於忘記了出發的目的。”你經歷了一點點挫折,就開始把曾經盡力要逃離的一切當做了最溫暖的東西,想要拼命擁抱。其實那不過是暫時逃避殘酷現實和躲避焦慮的應激性反應。
北上廣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好,小城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糟,或者反過來說,同樣成立。看你適合哪裡而已。你是仙人掌就不能泡在水裡,不是嗎?北上廣向你敞開的是機會,並不允諾你一定成功;小城的誘惑來自記憶中的妥帖,並不代表你迴歸之後,就註定坐擁一切。
如果你認真考慮了上面的那幾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那麼,你完全可以去往北上廣試一試。人成長或者說衰老的過程,就是一個可能性不斷減少的過程。你總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在可能性接近於無限的時候去嘗試尚未經歷過的一些東西。有時,你可能會讓自己驚豔,或許,你也能讓自己徹底清醒。我們要明白,我們不是一株植物,我們可以改變,不一定非要種植在一塊泥土裡終其一生。
我們得清楚,任何一個地方,你從遠處觀看它,它都曼妙動人,當你沉浸於它,它總會變得庸常不堪。你做選擇之前,總是因為那些美好,但你要擔得住美好破碎後的真相。小城沒有田園牧歌,也絕不是歲月靜好,那裡也同樣充滿汙濁的人心和轉型期更加不堪的殘跡,你即使回到那裡,未必就能滿足歸隱田園的中二想象;大城也未必就只有奢華冷漠,人心不古,你不會僅僅因為工作於北上廣,就天然閃爍著與眾不同的逼格。
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開始生活,面對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儘量把自己變得強大一點,再強大一點。你能給這座城市創造更多的價值,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東西。你和任何一座城市都互不相欠,它沒有義務天然保證你的舒適。每個人光鮮的背後都各自在承受各自的代價,他們在朋友圈發發笑臉和美食,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心裡沒有悲傷,只是,他們沒有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別讓情緒控制自己
作者:李尚龍
小白是我們團隊主持人,姑娘什麼都很好,就是死軸。經常對著錄音裝置,因為一句話讀不清楚不吃不喝,有時候差點把錄音裝置砸了。
結果呢?
越讀越差,越努力,越失意。越失意,越悲觀,越悲觀,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
大學那年,她參加同學生日party,所有朋友在樓下等她一起去一家特別棒的餐廳吃飯,那餐廳很難預定,過時間就要再等很久。幾個姑娘在樓下跟她打電話讓她快點,可她偏偏一句話就是讀不清楚,她死軸,一句話讀了快二十遍,半小時過去了,樓下姑娘牢騷滿腹的的衝了上去,結果看到她對著錄音機大發雷霆。
要不是姑娘們及時趕上去,錄音機肯定是被砸了的。
那天,朋友生日也沒去那家很棒的餐廳,幾個人在一家小餐館吃的飯,那頓飯對小白來說極其漫長,因為所有人都在指責她浪費時間,耽誤了一個美好的晚上。
而她不停的抱歉。
那天回到宿舍,她坐在錄音裝置旁邊,忽然發現,這句話讀的通順了很多。
她忽然開始後悔,要是自己沒有被情緒左右就好。現在,又吃上了好吃的,又沒有得罪朋友,最重要的是,這句話也讀清楚了。
後來,她在工作中學會了深呼吸,當遇到死軸過不去的時候,就趕緊換個思路再回來,效率果然就高了很多。
人是一個很特殊的動物,因為有喜怒哀樂而變得和其他動物不同。不幸的是,人卻總是會被情緒左右,有時候興頭來了,去你的天王老子,我都可以不管;有時候嗨了,管你明天上不上班,今天咱們喝到盡興。
可是之後呢?
第二天一定頭疼,頭疼後就上不了班了,然後被老闆罵,甚至丟了工作。
這種生活狀態很讓人嚮往,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江湖人士,隨性一點,自由一點,日子確實能舒心愉快很多。
可如果是團隊合作,涉及到工作事業,這樣總被情緒左右的人,到底總是會吃虧,或者把隊友坑了。
換句話說,如果只是一個人,隨心隨性讓人喜歡,可是如果是一個團隊合作,情緒這東西,能少一定要少。
曾經有一個導演跟我說她的一個女性朋友負責她跑路演的一站,那是他們第一次合作,本來以為這姑娘很靠譜,人也很不錯。
不過整個團隊到了影院,才發現沒人接待、展板也沒做好,最重要的是,整個電影院零零散散的就坐了幾個人,宣傳幾乎沒有。
那場活動辦得一塌糊塗,導演回到北京,才知道那個姑娘非常情緒化,這兩天正在和男朋友吵架,一氣之下把手機關機了,誰也不想找。
自然工作也沒有做。的確,這一關機,自己爽了,把整個劇組給晾在那裡了。這個導演後來再也沒和這個姑娘合作過,甚至也很少聯絡。
他說,她實在是太情緒化了。
的確,當你遇到一個超級情緒化,整天被情緒磨不透的隊友,將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去一家五百強公司面試,人家決定要他後,他問了別人一個問題,當沒有得到滿意答覆後,他轉身就走了,沒有籤。
我問他,你問的啥問題。
他說,我問他們老闆結婚沒?他們說,沒。我靠,四十歲還沒結婚,肯定是個工作狂,我可受不了半夜三更給我打個電話叫我起來加班的生活狀態;而且,一個性生活不和睦的老闆,情緒會非常不穩定,上午笑嘻嘻下午就開始罵人,這樣你讓我怎麼和他一起工作?
事實證明,是真的。
那個老闆是出了名的壞脾氣,經常半夜三更因為ppt上的一個標點符號讓員工起來改,員工幾乎都被折磨到半死。
其實假如他能控制住情緒,改一個ppt這種事情根本不用阿麼著急,明顯可以第二天去做,何必非要大半夜把人叫起來去折磨他。所以,可見有一個穩定的情緒的老闆是多麼重要。
尤其是領導,當遇到一件大事,地下的人亂成一鍋粥,領導跟著一起亂,團隊不散才怪。
其實生活也是,這些年,我特別佩服我父親的一點,就是他從來不把工作的事情放到家裡,我在生活裡從沒聽過他抱怨過工作種種,雖然等我長大後才知道他的工作也有過不順心的時候。
大多情況,他回到家就丟掉了工作上所有不順心的事情了,偶爾我能看到他擠出的微笑,在他心裡,工作的煩惱不能帶到家裡。
這點很偉大,因為我知道的就有很多孩子因為父親場球就捱了一頓打,因為母親輸了一場麻將就沒飯吃,而且比比皆是。
孩子時常莫名其妙,總覺得好像是自己做錯了,其實,不過是大人情緒的衍生成找茬,他們被情緒左右,最終把一件事情變成另一件事,負能量放大,受害者變多,最後得不償失。
何必呢。
這些年,我愈發覺得穩定的情緒在生活中是多麼的重要,遇到事情,深吸一口氣,不發怒不抱怨,想解決方案,解決完嘆息,沒解決也不要爆發,畢竟爆發只能造成更多受害者,越親的人,傷的越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狀態是讓人敬佩的。
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然後作出後悔的舉動,他們只控制情緒,變成生活的主宰者。
這些人,是生活的強者。
願我們都這能活成這樣。
:如果沒有人看見我
文/林夏薩摩
南風是我大學時同屆不同系的校友。今年7月的一天,我們約在一家餐廳吃飯。點好菜以後,南風把手機遞了過來,“夏,幫我看看這篇文章,有空幫我改改。”
“怎麼,你也開始走文藝青年路線了,你不唱歌了?”南風是我們那屆“校十佳歌手大賽”的第一名,一曲藏歌驚豔全場。
“歌當然還唱了,這篇文章我是打算投到公司期刊上的。”現在的他,在上海陸家嘴附近一家著名的外資銀行上班。自從老大提拔他當了助理後,他明顯感到自己周邊的氣場都不對了。公司裡流言四起,很多人都在背後議論,這個人並非金融科班出身,畢業也才兩三年光景,憑什麼就坐上了副總裁助理的位置。南風說,“我畢業後,為了適應職場環境,掩去了許多鋒芒。這一次,我想將自己的鋒芒一點點地凝聚回來,用實力證明給他們看,我不光能將助理的工作做得很好,還有許多他們看不見的閃光點和特質,唱歌、鋼琴、運動、寫作等等。”
如果沒有人看見我,那我就站到有人能看見的地方,讓別人看到我的光芒。不僅是南風,其實,我也做過這種事。
那是2013年的夏天,非廣告科班出身的我,憑藉較好的中文功底和英文水平進入上海一家小有名氣的廣告公司擔任文案策劃。剛進公司的前兩個月,我很清閒,大概他們也不知道我這個新人能做什麼事情,不敢委以重任吧。
直到九月份的時候,事情出現轉機,公司拿下了一個著名全球500強品牌的亞洲峰會的案子,與我同期進公司的英語較好的幾個實習生都被抽調到這個案子的專案組支援。峰會前一天晚上,我們才陸續拿到該品牌全球各部門領導的演講PPT,需要在一晚上的時間內把所有的演講PPT進行英漢互譯、整理彙總和調整排版。
在臨時佈置的會務辦公室裡,專案總監問了一句,“你們今天誰把PPT整理出來?”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原本有些嘈雜的酒店客房裡忽然安靜了下來。誰都想要在關鍵時刻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得到領導的賞識,但這畢竟不是練習,是實實在在的專案執行,如果搞砸了,豈不是自毀名聲?
我在大腦裡快速地權衡了利弊,走了一步險棋,攬下了這個既苦又至關重要的活兒。那天晚上,我從六點多開始弄,先從頭到尾過了一遍所有的演講PPT,然後按照會議流程做好了目錄的page,然後一邊翻譯,一邊調整排版。到凌晨兩點多的時候,實在困得不行了,我站起來泡了杯咖啡,就這樣強忍著睡意,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45的時候,終於整理好了主會場的所有演講PPT,中英文加起來一共400多頁。
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蓋世英雄,與眾不同,好像隨時會發光一樣。可是長大以後,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我們的世界卻反而變狹窄了。我們很少再凝視宇宙、星辰和大海,很少再天馬行空地思考稀奇古怪的問題,眼光慢慢聚焦在眼前的悲歡離合和生活的跌宕起伏上,也不再相信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你有沒有停下來思考過,現在的處境真的是不能改變的嗎?也許,你難過失意,但不知道從何做起;也許,你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世界那麼大,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要怎麼樣做才能被看見?
我不知道你現在在這個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在做些什麼,又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可能還是一個學生,坐在教室的最後排,因學習差或不善言辭而總是被忽略;你可能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被各種各樣的情境考驗和人際關係弄得應接不暇;你也可能是一個藝術工作者,因為自己的作品遇不到伯樂而傷神嘆息;又或是一個為愛所困的人,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讓對方看到你的真心……但有一點是相通的,你們都不那麼喜歡自己現在的位置,都想要被人看見。既然如此,不如勇敢地走出來,審視自身的尷尬處境之後找出一個突破點,站到一個可以被人看見的地方,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華證明自己。
我相信,終有一天,你會被看見。終有一天,我們會在各自的平行時空裡發光。很多時候,只要願意努力,只要願意做出一些改變和突破,那麼結局就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