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信光明就在遠方

  從小在父親的教導下和各種書籍的影響下,我立下了一個志向。那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

  如今回想起這個志向,總會想到小時候的兩個情景。情景一:我憑一時興趣買了一本介紹多位科學家的書,因為只是一時興起,所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父親拿著書考我,我沒有那麼好的記憶力,當然做不到過目不忘,所以考的結果自然很糟糕。於是我又仔細一遍,然後非常認真地把內容大概背了下來。情景二:小學四年級時,班主任問我們的志向,我憑著在我僅瞭解的有限職業中對科學家的嚮往十分肯定地選了它。現在想想當時那些不著邊際的志向,還真是有些感慨。不過想通之後也便釋然,我大概並不是真的想成為一位科學家,而是想要像科學家一樣能夠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業而奮鬥一生。

  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有時很骨感。家裡雖不能說是沒錢供我上大學的那般困難,但因為家中我與姐姐都在讀書,加之父母工資並不算高,而且,還有爺爺奶奶需要贍養,所以生活不是很富裕

  從小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就養成了不亂花錢的習慣,當然也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在那些離開零食就不行的同學眼裡,我簡直是一個怪胎,不過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知道我和他們不太一樣,他們多家境殷實,又大多隻有一個孩子需要上學,而我家裡並不富裕,家裡又有兩個人在上學。父母賺錢來之不易,而且父母為了讓我們能有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總是對自己很苛刻,能省則省。所以懷著對父母的愧疚之情,我對於金錢向來都是十分謹慎,不敢大手大腳。

  當同學們吃完晚飯後有說有笑地走向校園裡的小超市時,我都會和他們分開,然後直接回到教室學習。當同學們在放短假的時候一起去小飯館吃飯時,我會來到學校的餐廳吃那些習慣的飯菜。當同學們在買一袋又一袋零食吃的時候,我都不會斜視,其實我並不傾向於他們那樣的消費習慣,即使在我有錢的情況下。只是在我的頭腦裡,那樣的習慣不適合我,或者說我覺得自己現在還不能賺錢,現在花的都是父母倖幸苦苦賺來的錢,所以不能隨便亂花。

  有一次,我見到一位同學花了1000多元買了一副耳機,而且還是借錢買上的,忍不住和他說:我們現在都還是“消費者”,怎麼能花著父母的錢買這麼貴的東西呢,等到自己能賺錢了,用自己的錢買不好嗎?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辛辛苦苦攢下的錢,就這樣被你隨便花了出去,你就覺得心裡好受嗎?當時說出的話,後來回頭一想,其實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訓誡,每次自己要買一些較貴的東西之前,都要用這幾句話來提醒自己一遍,確定這樣做對得起父母之後才能買下來。

  除此之外,對父母的愧疚也成了激勵我努力學習的動力,每次成績不理想時我都會反思,先從思想層面反思,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花過的那些錢,更對不起為我賺錢的父母。然後才是戰術方面反思,查詢學習方法的弊端,以及知識的漏洞。於是便能繼續努力,加倍用功,因為我覺得現在的我只有這樣做才能回報父母。

  高中的時候,在班主任的幫助下,我拿到了國家助學金。雖然不是自己賺來的錢,但是可以幫家裡減輕一些負擔,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

  現在高中畢業了,馬上就是一名光榮的大學生了,講述了一些自己的關於理想和現實的故事。想起那個能夠讓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堅持的大學,心中仍是激動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