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陽光勵志小故事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那些讓我們心靈為之震撼的。這些故事雖平淡卻感人,內容雖平凡,思想卻深刻。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段讓我們難以忘記的情懷,讓我們用心靈去感知人世間最初的溫暖與光明,去品味康乃馨的芬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2010年7月的一天,唐瀟在網上搜索資料時意外地看到了“世界小姐”的比賽公告。“世界小姐”比賽堪稱世界最頂級的美女PK,比賽的舞臺更是一場時尚的較量。這不正是自己等待已久真正走向“時尚”的最佳機會嗎?
“姐姐們,我要去參加選美,做一個VogueGirl時尚女孩!”唐瀟興奮地對編輯們說。
姑娘們先是驚愕,“你在開玩笑嗎?”看唐瀟真誠的臉,“Justdoit”勇敢地去做,“Pursueyourdream”追尋你的夢紛紛響起。
在沒有告知父母的情況下,帶著編輯們的祝福,唐瀟悄悄地報了名,“無論是否成功,就把這個當成我的又一個畢業實習吧。”這一次唐瀟同樣很用心地做足了功課,不但收集了許多“世界小姐”的資料,更是把比賽所需的時間、流程、注意事項都牢記於心。“我只是來完成自己的夢想,有所進步就是我要的結果。”
抱著一種學習態度的唐瀟,就這樣踏上了自己的時尚之旅,她或許不知道,盼望已久的夢想之門已經為她敞開。然而真正參與比賽後唐瀟才發現,僅僅有好的心態是不夠的。臺步問題便首先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因為不是專業模特,在走秀時的臺步就成了唐瀟的軟肋,為了更好地用臺步來表現自己,唐瀟只能通過多多練習來提高自己對臺步的駕馭力。於是在世姐比賽期間,人們總會發現一個女孩,當同行人在試衣服拍照聊天時,她一個人在過道、電梯裡認真地一遍又一遍走來走去。沒錯,那就是正在練習臺步的唐瀟。
總決賽如期在深圳舉行,看到臺下觀眾爆滿,唐瀟早已緊張得不能說話,此時此刻她離自己的夢想如此之近,伸手可得卻又會隨時跑掉。唐瀟深深吸了口氣:成功也罷,失敗也罷,能走到今天我是如此自豪。
終於到了比賽時刻,唐瀟以2號選手出場。曾經是軟肋的臺步,此時已經被唐瀟駕馭得爐火純青;因為不善於化妝,沒有精雕玉琢的臉,反而突出不施粉黛的淡然。尤其是那場晚禮服秀,唐瀟充分運用在實習中學到的拍攝技巧,沒有濃妝豔抹短髮的唐瀟卻呈現出別樣的驚豔,更是受到了包括評委在內的所有人的認可。那是一種大家才有的氣場,一口流利的外語更是給她頻頻加分,唐瀟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冠軍,並且贏得了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小姐總決賽的殊榮。
有人說,唐瀟那雙笑而不動的眼睛像是宿命,註定了她成為“世界小姐”冠軍,可又有誰知道那雙眼睛裡,更多地包含著她對時尚夢想的執著。兩個月前,唐瀟還是一個剛剛走出大學的普通學生;兩個月後,她走上了中國的時尚巔峰,華麗地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時尚之旅。
都說世上最貴的奢侈品是時尚。而唐瀟卻更想告訴你,世上最貴的奢侈品其實是夢想。正因為有了夢想,才有了唐瀟以後的無數次選擇,才有了唐瀟登上時尚巔峰的機會。
篇二
他是侏儒,僅有100釐米。7歲那年,他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父親就買來一架鋼琴給他彈。他需要別人抱著上鋼琴座,父親又在鋼琴上安裝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來控制踏板,使他的腳容易牽動鋼琴板。
他痴狂地練了5年。
13歲,他第一次演出時,先站在臺前最接近觀眾的地方,站了足有3分鐘。最後他笑問:“都看夠了吧?”滿場都會意地笑了,他才回位,演奏。觀眾大驚,爾後掌聲雷動。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先站3分鐘,他說:“許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人們看夠,才能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見我靈魂的高度。”
在不斷拔高靈魂高度的同時,他還成了演唱家,出了自己的唱片。16歲,他成了美國爵士樂團的“臺柱”,每天練琴的時間超過8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漸漸地,所有人都不再對他的身材好奇了,不少人都是閉目傾聽,讓自己的靈魂仰隨“高魂”。
20歲,他的專輯《樂曲》,使他一夜成為“巨星”,紐約、倫敦、米蘭、東京、巴黎……每到一處,他靈魂的高度,皆令舉城仰視。30歲,他每天練琴的時間超過11個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300場。有人問:“你的靈魂還不夠高嗎?”他說:“身材屬於父母,是有限定的,靈魂屬於自己,永無限定!”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36歲的他,倒下的軀體還是100釐米,在音樂王國,在許多人心裡,他是“不朽的巨人”。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他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篇三
當我們說一個人成長了,通常意義上不是指他的身體長高了,或者年齡長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層面更加成熟了。成長,意味著—個人的思想更加豐富、心靈更加充實、能力不斷增加、經驗日益豐富、意志更加堅強、個性更加圓潤。而停止成長,則意味著一個人停止了對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樹的樹枝不再伸向天空,沒有了觸控藍天的渴望,就算活著,也沒有了夢想和激情。
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時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長。成功是什麼?按照世俗的定義,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取得了財富、名譽和地位時,我們就說這個人成功了。但事實上,這一成功的定義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從本質上講,成功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一個人成長的自然結果。成功不是某種靜態的東西,可以任人平白地“拿來”,因為凡是唾手可得的東西也極有可能隨時失去;成功是一種成長,而成長源自一個人的內心,得到了就是永恆。人們在看待成功時,通常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只看成功本身,而不去探索如何成功的路徑。成功是怎麼來的?是通過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得到的?還是通過權錢交易的陰謀得到的?如果一個人得到的財富、名譽和地位不是通過自身不斷的完善和光明磊落的努力得到的,那他所謂的成功就是令人鄙視的,這種成功也和成長毫無關係。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和成長相連的,是通過不斷努力而取得的,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成功會比較長久。
成長是一個人不斷取得成功的加油站。如果一個人繼承了一筆遺產、中了一份彩票,或者因為考試猜對題目而得到了一次高分,這不叫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為它與成長無關,不可複製,存在極大的偶然性。試想,如果此人想要再繼承一份遺產,再中一次彩票,或者再猜對一次題目,還會那麼容易嗎?但相反,如果一個人勤奮工作、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麼他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長的必然結果,未來更多的成功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複製。所以,持續不斷的成功必然和成長相關。當我們談論一個人成功的故事時,其實就是在談論他不斷成長的過程。並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值得尊敬,除非他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成長過程。
現在的年輕人只追求成功,不追求成長,這是令人悲哀的事情。這就像造一所房子,只追求房子的高度,卻不努力把地基夯實,房子到了一定的高度必定轟然倒塌。大學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好時光,認真讀書、獨立思考、探索真知、廣交摯友,讓美好的青春留下一路成長的軌跡是令人著迷的一件事情。同時,前途的迷茫、失戀的痛苦、人生的徘徊、現實的苦悶都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可惜,現在的很多大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他們選擇用一種淺薄的方式——或打遊戲或上網——來刻意迴避自己成長所必須經歷的努力和痛苦。不過,任何逃避都只能是暫時的,現在的一時逃避通常意味著未來以成倍的努力和痛苦來償還。我見過太多的人,由於在大學時不願意主動成長,不追求知識,不豐富自己的心靈,不思考自己的人生,結果走上社會後變成了毫無用處的人,在社會的邊緣遊蕩,不能融入社會,也不被社會所接納。
只追求成長,不追求成功,讓成功成為成長的必然結果——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確的道路。所謂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其實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耕耘是不斷的成長,收穫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我們只嚮往結果,人生必然拔苗助長,最後枯萎而死。我們都見過飛舞的蝴蝶,在展翅飛翔的一刻,她是如此美麗,但請別忘了,在美麗的背後,她曾經有過毛毛蟲笨拙的爬行、蛹化成蝶的辛勞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