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勵志小故事

  一個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一本好書如一縷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心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18,愛德華·米其林在法國克萊蒙費朗創辦了一家輪胎作坊,因為需求量大,他的輪胎作坊沒幾年就成了一家大公司。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愛德華接觸到的業務也越來越多。後來,他發現造船挺賺錢,於是成立了一家造船廠。他又覺得釀酒業很不錯,又成立了一家釀酒公司。隨著專案的增加,他覺得運輸業這筆錢也應該賺到,就成立了一家鐵路運輸公司……

  愛德華的商業帝國越來越大,就在他慢慢成為克萊蒙費朗最有錢的人時,問題開始出來了。他每天都忙得精疲力盡,可幾年後,包括輪胎公司在內的所有業務都開始虧損。“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還是做不好?”愛德華納悶極了。

  有一天,愛德華因為釀酒公司原材料的問題來到一座葡萄園考察,他看到農戶們把一些青葡萄摘下來倒掉,不無心疼地問:“這些葡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要把它們摘下來扔掉?”

  “如果不摘掉部分葡萄,所有葡萄都只會相互搶奪養分,最終都長不大,不夠甜,而摘掉一部分就能為其它葡萄省下更多養分,這樣不僅產量高,價格也能賣得更好。”農戶們補充道,“如果捨不得摘掉它們,我們反而會損失更多呢。”

  農戶們說著,繼續忙活兒去了。愛德華則反覆咀嚼他們的話,從中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這和我管理公司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我總以為攬下的業務越多就是越成功,其實這是在分散我的精力,結果連一件事也做不好了。”

  那一刻,愛德華做了一個決定,摘掉那些分散自己精力的業務!短短半年,愛德華就先後關閉了除輪胎以外的所有公司,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到現在,他的輪胎業務已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就是被譽為“全球輪胎科技的領導者”——米其林!

  “捨得放棄,才能擁有更多。”愛德華在晚年時這樣教導子孫,“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才能真正創造成就,貪心不足只能讓自己一事無成!”

  篇二

  英格蘭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大衛•貝克漢姆小的時候,想做一名越野跑車隊的選手。貝克漢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援,全家人省吃儉用,給他交清了所有的費用。

  貝克漢姆加入車隊後不久,就迎來了一次機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賽將在四個月後拉開序幕。但是遺憾的是,知道這個訊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的時間。儘管如此,車隊的老闆還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把車隊的名氣打出去。接下來,老闆買了很多禮物,去拜訪大賽的組織者亨特里先生。

  結果,老闆提著禮物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去拜訪,依然是無功而返。

  在車隊的內部會議上,不少選手沮喪地說:“難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與Essex越野跑大賽失之交臂?”

  這時,年少的貝克漢姆自告奮勇地說:“讓我去試試吧,我相信我能拿到這個名額。”老闆望著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嗤之以鼻地說:“憑你?連我去都被無情地拒絕了,你確信你能說服他?”

  貝克漢姆拍拍胸脯說:“我敢立下軍令狀,不過我要是能順利拿到的話,我希望我能代表車隊出戰。”見貝克漢姆如此自信,老闆爽快地答應了他。

  拿著老闆給的地址,貝克漢姆順利找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卻被保姆攔在了門外。“你好,”貝克漢姆客氣地拿出車隊的名片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幾分鐘後,保姆走出來說:“對不起,先生說,你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沒有必要再聯絡了。”貝克漢姆依然微笑著說:“沒關係的,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明天還會來的。”

  第二天晚上,貝克漢姆早早來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前,他選擇在8點的時候準時敲門,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貝克漢姆微笑著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進去彙報了,片刻後,保姆出來說:“孩子,你還是走吧。先生不願意見你。”貝克漢姆信心百倍地說:“我明天還會來的。”

  此後的三個月內,貝克漢姆天天都去,週末的時候,貝克漢姆堅持一天去拜見兩次,儘管他一次都沒見到亨特里先生。

  但貝克漢姆仍然沒有放棄,那個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去了。依然是保姆開的門,保姆說:“孩子,我跟你算過了,加上這次,你已經來過整整一百次了。我們先生正在看球,他應該不會見你。”當知道亨特里還是名鐵桿球迷時,見克漢姆的眼睛頓時一亮,他走到大廳裡說:“亨特里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談車賽,我們談談足球吧。”當聽到亨特里房間裡的電視聲音弱了很多時,貝克漢姆開始大談英格蘭足球現今的局勢和自己的雄心壯志。

  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亨特里走了出來:“你是個對足球有深刻見解的人,對於這麼執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來是一片璀璨。所以,我願意與你談談這次比賽的細節。”接下來,兩個人在書房裡談了兩個小時,談妥了貝克漢姆車隊參加Essex越野跑大賽的所有細節。

  一個月後,Essex越野跑大賽如期進行,憑著出色的表現,貝克漢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賽的冠軍。多年後,貝克漢姆轉戰足球,因為堅持不懈,他的足球事業同樣風生水起,不僅奪得了1999年及2001年世界足球先生亞軍,還曾任英格蘭代表隊隊長,他苦練出來的任意球和長傳技術,也成了賽場上屢戰屢勝的法寶。

  每一次去和球迷見面,都有不少球迷問他成功的祕訣,貝克漢姆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堅持更厲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給你們一句話,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總結:一次挫折是失敗,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篇三

  他出生在保加利亞,十來歲時,已經知道自己身上流淌著土耳其民族的血。

  他問父親,為什麼我們不回自己的祖國?

  父親說,還不到時候。

  13歲時,父親將他送進舉重館。由於道路坑凹難走,父親一路揹著他。到了舉重館,父親說,孩子,等你練好了,爸就帶你回家鄉。

  他第一次接觸舉重器械,在教練的指導下,試舉了幾次,因動作不到位,扭傷了手腕,再抓器械,徹骨地疼。

  回到家裡,他對父親說,爸,我不練了。

  父親問,為什麼?

  他摸著自己的手腕說,太苦了,我受不了。

  父親看看他紅腫的手,找了些鹽水,給他洗著,始終沒說話。

  第二天早上,他還在睡夢中,就被父親拽了起來。他本不想去,但是父親背起他,就往外走。

  到了舉重館,他只好忍痛訓練,練了幾次,就坐在椅子上休息,教練問起,他就說手腕疼,或者剛練過。接連幾天,他都這樣應付著,所以,一臉的輕鬆。

  父親看出苗頭來。之後,父親將他背到舉重館後,就不走了。因為父親的存在,他無法偷懶。

  父親天天來,他發覺了一件事。由於舉重館屬於開放訓練,平時也有不少觀眾,來參觀的人見了父親,都投來歧視的眼神。父親身材矮小,像個侏儒,他遺傳了父親的基因,雖然13歲了,看上去也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不過,他是孩子,不像父親那麼引人注目。

  但是父親穩穩地靠牆坐著,對那些刺人的目光,視而不見。兒子走到父親身邊,低聲說,爸,你感覺到那些目光了嗎?父親“嗯”了一聲,說,你練你的,別管這麼多。

  兒子本想提醒父親,讓他知羞,以後就不來監督了,他便可以得到自由,沒想到,父親看上去一點也不在乎。

  兒子眼珠一轉,想了個主意。

  那天,父親背兒子回家的路上,突然從旁邊蹦出幾個孩子來,他們圍著父親一圈圈地轉著。一個孩子說,瞧你,一個大人,個頭還不如我高,是不是和兒子一樣,現在還在吃奶?一個孩子說,這麼醜陋的父親,還拋頭露面,為什麼不在家裡呆著?一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舉重館的觀眾都是為了看你去的?

  他看到,父親臉上的肌肉顫抖著,渾身哆嗦,差點閉過氣去。回到家裡,父親蹲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母親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有幾個孩子,侮辱爸爸。

  父親突然跳了起來,指著他說,無論外人怎麼侮辱我,我都不難受,可是你……我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出,那幾個孩子是你叫去的,你這樣做才讓我傷心。

  他低下了頭,的確,那幾個孩子是他喊去的,目的是刺激父親,以後不再留在舉重館。

  母親聽後,將他拉到身邊,說,孩子,知道為什麼父母來到保加利亞嗎?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不堪忍受家鄉人的侮辱,你現在還小,等再大上幾歲,就能切身感受到了,父親把你送進舉重館,就是想讓你成為一個巨人,一生中不受到外人的歧視。

  他的心驀地一震。不用再大上幾歲,他突然就感受到了。父親之所以用心培養他,無非想讓他用成就去彌補身體上的缺憾,他現在畢竟還是個孩子,一旦成年後,矮小的他會像父親一樣,難以在人群中立足。

  從此,他努力訓練,不斷增加著抓舉和挺舉的重量,小小的身軀內積蓄著無窮的力量。

  l5歲時,他就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沒有人再輕視這個袖珍孩子,只要他一出場,觀眾便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甚至成為無數家長教育子女的範例,而他的父親,也成為英雄的父親。

  19歲時,他隨父親回到了土耳其。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21歲的他再次打破了抓舉和挺舉的世界紀錄,並輕鬆奪冠。雖然他只有1。47米的身高,卻被稱為舉壇小巨人。

  他就是土耳其舉重運動員奈姆•蘇萊曼諾古。

  奧運會後,身材矮小的奈姆,無論走在街上,還是出現在公眾場合,都會聚焦一雙雙欽佩和崇拜的目光。奈姆品嚐了被人景仰的感覺,也正因此,他更加深愛自己的父親,是父親忍辱負重,用半生的心血,把他背上了人生之顛。

  自卑是成功的絆腳石。一個人,無論先天條件如何不足,只要不看輕自己,不斷地錘鍊自己,就能奮發向上,成為人人崇敬的“巨人”。